三、大便

《百病自测》书籍目录

大便是经肛门排出的由人体消化过的食物残渣,健康人每日或隔日大便一次,排便通畅,成形不燥,内无脓血粘液和未消化食物等。观察大便色质的异常变化,主要可以了解脾胃肠的病变,因此,大便就象一面“镜子”可以反映人体消化道各个脏器的功能状况,同时为诊断疾病提供了有力证据。

1.望大便的颜色

健康人大便为棕黄色。大便的颜色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

①白色便。如胆道阻塞时,粪便呈灰白色。

②血便。日常大便出血,人们往往想到是痔疮,或肛裂,而忽略了大肠癌的可能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逐步趋向高脂肪、低纤维素,从而使大肠癌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并趋向年轻化。因此,大便出血首先要警惕癌肿的可能,这对中老年尤为重要。为了便于大家自我判断疾病,简单分析一下血便特点,帮助大家鉴别:

黑便或大便内有红色血液均为消化道出血所致,但月经期的妇女,排便后有时亦可见血液;口服某些中草药、活性炭、铁剂等,大便也可呈暗褐色或黑色;食用过多的肉类、猪肝、动物血,大便可变暗褐色;口服酚酞制剂,大便有时也呈鲜红色。肛裂便血、血量少、鲜红,血见于粪便表面、便纸上或便时滴出,可伴有肛门剧痛的便血,特点是无疼痛,血色鲜红,便时出现,出血常为间歇性。便秘,粪便干硬、大便次数增多。饮酒及食刺激性食物等是痔出血的诱因,病人有痔块脱出、疼痛、瘙痒等表现。直肠息肉,也是便后出血的主要症状,出鲜血,量不多,血常染在粪便之外。早期直肠癌并无症状,但有少量出血,肉眼不易察觉,癌肿表面破溃后,便时肉眼可见鲜血。晚期便血较多,粪便常混有脓液或粘液,有特殊的腥臭味,伴有便条变细,同时可出现轻度腹泻里急后重体重减轻贫血等症状。细菌性痢疾,便血量少,伴有脓血样或粘液脓血样便,血为鲜红。阿米巴痢疾,大便呈暗红酱色、粘液较多,下腹有压痛。

由此看来,便血都是病理性的,而且不同的血便与某些疾病有一定的特殊联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注意观察大便的色泽,及其伴随的症状,及时看医生,及时治疗。

2.望大便的性状

大便清稀,可见消化不良或肠滴虫所致的腹泻,如同时有粘液、脓血则应考虑急性肠炎。

大便带脓血、粘液,则以细菌性或阿米巴性痢疾为多见;大便呈血水或洗肉水样,可能为嗜盐杆菌感染或急性坏死性肠炎等;大便呈米泔水样,常见于霍乱或副霍乱;大便内含有大量脂肪及泡沫,多气而臭为胰腺疾病或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若大便呈糊状,一般为功能性腹泻所引起。

3.大便的次数

正常粪便量的多少和食物有关,进食肉类及蛋白质者量较少,素食者量较多,健康人每日有1~2次通畅的大便,成条形状,松软适中,有臭味。如果超过正常次数,就是异常表现。

①腹泻。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或杂有脓血、粘液者,常可伴有腹痛和里急后重等症状。腹泻常见于急慢性肠炎、急慢性痢疾、某些食物中毒、急性传染病、肠变态反应性疾病,也可见于某些胃肠激素分泌增加,内分泌代谢障碍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此外,饮食不当,着凉等引起的消化不良,均可产生暂时性的腹泻。

根据腹泻与腹痛的关系可以进行自我鉴别,初步了解腹泻的病因。其方法是:腹泻伴有腹部肿块,多见于结肠癌和增殖型肠结核等;腹泻伴随里急后重,一般来说病变在乙状结肠下段或直肠,如细菌性痢疾、直肠癌等;腹泻伴随发热,多见于肠道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等;如果起病急、病程短,腹泻次数多,一般为急性腹泻;病程较长,腹泻次数较少,多为慢性腹泻;腹泻伴随脐周围绞痛,多为嗜盐杆菌食物中毒;左下腹疼痛,多为细菌性痢疾;右下腹疼痛,多为阿米巴痢疾和肠结核;中上腹部疼痛,多为肠胃炎;腹泻后绞痛不缓解者,多为痢疾;腹泻后腹痛能缓解者,多为肠炎、肠结核;如果腹泻伴随呕吐、腹痛,常见于食物中毒或肠变态反应性疾病等。

②便秘。正常成人每1~2天就应该大便一次,如果2~3天以上仍不大便,粪便干燥,坚硬,不易解出,称为便秘。

便秘分功能性便秘和病理性便秘。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便秘以功能性居多。

功能性便秘又称习惯性便秘,常见的原因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食品中缺少水分及粗纤维;生活无规律,缺少一定的活动量,肠蠕动减弱,致使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过多吸收,造成粪便干结、坚硬和排便不畅;某些药物如吗啡、阿托品、普鲁本辛等,均可引起驰缓性便秘。痉挛性结肠性便秘,一般是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以致横结肠、降结肠部位产生痉挛而引起便秘。梗阻性结肠性便秘,是由于肠内或肠外的机械性肠梗阻,使肠内容物运行障碍所致。

肠内梗阻常见于结肠癌、增殖型肠结核、不完全性肠套叠肠扭转及结肠狭窄和其他原因所致的肠道梗阻。肠外压迫性梗阻常见于手术后的粘连、结核性腹膜炎(粘连型)、妊娠等。

便秘伴随症状可见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者,多考虑为肠结核、结肠过敏、结肠肿瘤等。如果使秘伴消瘦、贫血、粪便偏小呈带状,表现带血丝或鲜血便者,多考虑结肠癌成直肠癌等。如果便秘伴有偏食,活动过少或无定时排便习惯者,应考虑习惯性便秘。如果便秘伴有腹痛、腹胀、呕吐或腹部肿块,多考虑肠梗阻。

在日常生活中,诊断便秘并不难,但确定其便秘的原因则比较复杂。常用的方法是,首先要分清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可从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检查。从改变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着手,试一段时间如有效果,可以基本确定为功能性便秘。

器质性便秘,可以结合自己的年龄、性别考虑。是否有过腹泻,肠本身是否有过疾病,腹部是否有肿块等,可依此初步诊断为器质性便秘。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百病自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百病自测》书籍目录
  1. 大便《百病自测》
  2. 大痹《中医词典》
  3. 大便《中医词典》
  4. 大保元汤《冯氏锦囊秘录》
  5. 大便《医述》
  6. 大宝论《类经图翼》
  7. 大便《医学见能》
  8. 大包《针灸学》
  9. 大便《温疫论》
  10. 大包《中医词典》
  11. 大便闭《医学集成》
  12. 大包《针灸大成》
  13. 大便闭《产鉴》
  14. 大半夏汤方《医宗金鉴》
  15. 大便闭《寿世保元》
  16. 大半夏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7. 大便闭《万病回春》
  18. 大半夏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9. 大便闭《广瘟疫论》
  20. 大半夏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1. 大便闭结《竹林女科证治》
  22. 大半夏汤《妇人大全良方》
  23. 大便闭结《脉症治方》
  24. 大半夏汤《冯氏锦囊秘录》
  25. 大便闭结门九则《辨证录》
  26. 大半夏汤《冯氏锦囊秘录》
  27. 大便闭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28. 大半夏汤《备急千金要方》
  29. 大便辨病《常见病自测》
  30. 大半夏汤《备急千金要方》
  31. 大便不禁《圣济总录》

《百病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