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黑痣变癌

《百病自测》书籍目录

中年人长痣人皆有之,有的是先天胎生时就有的,有的是中年后期随着皮肤的退化性改变而新生的。人体上的痣又是颜色多样,形态结构、位置各异的,其颜色有黑色的、蓝色的、白色的;其形状有斑块状、状、巨大块的;按组织结构可分为血管痣皮脂腺痣、结缔组织痣。痣的位置也各不相同,发生在表皮与真皮交界处的痣叫交界痣;生长在真皮下方的叫皮内痣;发生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和真皮下都有的叫混合痣。其中最常见的是呈黑颜色的交界痣。这种痣初起时,表面光滑、无毛呈淡色或深棕色,为扁平或隆起性斑点、斑块,中年人一般对这种痣并不介意。但交界黑痣有25%~30%发生恶变——恶性黑色素瘤,属于癌症一类。这种黑痣在中老年期最易发生恶性变,所以中年人必须高度重视自己身上的黑痣变化情况。一般认为从黑痣发展转化为癌瘤并不是朝夕突然变化的,约需几个月到数年时间的慢性过程,而且黑痣恶变时也有许多征兆。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颜色变深。在痣的某个局部颜色变深,由浅棕色转为棕色或棕黑色,并在痣周围出现放射状或星状色素斑点,表明黑痣有增重。

②痣块增大。如交界黑痣发生恶变时,由于瘤细胞过度增殖,致使瘤块明显增大、变硬,隆起明显。因此身上长黑痣的人,应把痣的大小、形状作个记载,经一定间隔时间再复查一下,看有否增大,以及判断其增大的速度。有时虽大小变化不大,而增长的速度很快,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瘙痒疼痛。恶变后的黑痣浸润性也增强,使痣周围皮肤红晕,出现瘙痒、隐痛等症状,因搔抓使痣周皮肤增厚、色素沉着。

④破溃出血。痣恶变后明显增大、隆起,高出于皮肤表面,顶端变硬、变脆,尤其位于手掌、足底、腰部、臀部、阴囊、口唇等部分位易受到摩擦,或因瘙痒而抓破、流血,或从痣体处有液体流出,这时自己不应盲目处理,以免癌瘤扩散,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⑤黑痣本身虽无明显变化,但局部淋巴结肿大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百病自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百病自测》书籍目录
  1. 黑痣变癌《百病自测》
  2. 黑痣《外科心法要诀》
  3. 黑痣候《诸病源候论》
  4. 黑痣《医宗金鉴》
  5. 黑珠《中医词典》
  6. 黑痣《中医词典》
  7. 黑珠翳《中医词典》
  8. 黑芝《本草乘雅半偈》
  9. 黑子《中医词典》
  10. 黑芝《证类本草》
  11. 黑子《外科正宗》
  12. 黑芝《新修本草》
  13. 黑子儿《饮膳正要》
  14. 黑芝《本草经集注》
  15. 黑子儿烧饼《饮膳正要》
  16. 黑芝《千金翼方》
  17. 黑子障目秘方《华佗神方》
  18. 黑圆翳《中医词典》
  19. 黑子痣《外科大成》
  20. 黑鱼《食物疗法》
  21. 黑嘴白鸭《雷公炮制药性解》
  22. 黑翳如珠外障《秘传眼科龙木论》
  23. 《中医词典》
  24. 黑翳如珠歌《医宗金鉴》
  25. 恒法《时方妙用》
  26. 黑翳如珠歌《眼科心法要诀》
  27. 恒山《神农本草经》
  28. 黑翳如珠《明目至宝》
  29. 恒山《千金翼方》
  30. 黑翳如珠《银海精微》
  31. 恒山《本草经集注》

《百病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