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一、观手色

《百病自测》书籍目录

皮肤的颜色是与皮肤的营养状态、皮下组织、血管等情况密切相关,手与手掌部皮肤颜色也能反应皮肤、皮下组织以及皮下血流情况的状态,所以观手色有其一定的医学意义。

正常人的手部颜色是鲜艳的,手掌部呈淡红色或粉红色,润泽光亮,富有弹性,色调均匀。人手的颜色也有规律性的变化,如年青时,手掌颜色鲜艳,血运丰盈,随着年龄的增长,其颜色、色泽度逐渐在增浓,直至老年人,其手掌部颜色就变得不怎么新鲜和富有光泽,有时变得粗糙,这是皮肤自然衰老的结果,与疾病无关。不同人群,不同种族和不同劳动者,其手部颜色也有某些微妙的变化。一旦失去了常色和润泽度,便认为可能有疾病发生。现就经常观察到的几种颜色介绍如下:

1.黄色

手掌部呈淡黄色,而且富有光泽是我国人的常态颜色。所说的黄色是较常态黄色增重而言。黄色的出现说明人的皮下血管所含血量减少,或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外在表现。如发现手掌皮肤色黄,可能有某些慢性疾病存在,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营养不良等;如手掌部颜色呈浅黄色,但皮肤变得硬韧,没有弹性、光滑而干燥,应多注意先天性显性染色体异常,应再看儿童外生殖器发育有无异常,如男孩有无睾丸发育过小、阴茎过短等情况,并寻问家族中有无类似情况,并建议到医院作染色体检查;手掌部皮肤呈土黄色,或者确切说是灰土黄色,没有光泽,同时也可看到其面部、身体其他部分皮肤也呈土黄色,灰暗而失去光泽,说明在人体内有胆汁排流障碍情况存在,如慢性胆道、胆管狭窄,胆囊、胆总管癌瘤、胰头癌等,胆汁排出受阻,胆汁长期淤积于体内,浸渍皮肤而致土黄色;或者某些内脏肿瘤的晚期,长期慢性中毒者,手掌也可呈土黄色;金黄色,掌色鲜黄而有艳丽,多见早期肝病患者,如急性黄疸性传染性肝炎药物中毒肝损害等,所以当发现手掌呈金黄色时,应及时就医,及时确诊。

2.红色

手掌部变红,说明掌部皮下血管血运充盈,血流增速的结果,掌色超过了常人的淡红色和粉红色,则预示着疾病的存在与发展。如掌色过红或艳红,预示有高血压高血压危象脑出血的倾向,尤其是既往有高血压症状,又发现手掌变红,或有手掌热灼感,可能是脑出血的先兆,应及时处理,以防不测;如果掌部原先是红色,现又转变成暗紫色,说明原来手掌部皮下血管血流旺盛,比较充盈,但受到心脏方面的障碍,又出现血流减慢,血管内血氧饱和度降低而呈暗紫色,这是一种危险的征兆,预示或已经发生了心脏疾病,病情危重,此时应尽早抢救治疗,千万不可以乱搬动病人,以防猝死

3.白色

此色表示手部血运差、皮下血流不充盈,或血色素过低。

手掌和指部皮肤的不同部位呈白色或苍白色,也表示有不同的疾病群体。如手掌部皮肤色浅,变为白色,常见于贫血、血液系统疾病、慢性出血性疾病、营养不良性疾病等;手掌部皮色再变白,可能为肺部疾病或体内感染性疾病存在;食指苍白提示有肝胆系疾病;中指苍白提示心血管疾病;无名指苍白提示肾与生殖器功能障碍;小指苍白提示消化道功能障碍等。

4.紫色

手掌部呈暗红或间有紫色斑点,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青紫色是掌部瘀血征候,说明这个部位血运障碍,常见于重症感染、心力衰竭休克等危重病人。

5.绿色

手掌部皮肤呈绿色,多见于贫血和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慢性腹泻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青绿色表示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炎等。

6.黑色

黑色表示肾脏疾患,如慢性肾炎尿毒症等病。

总之,观看人手部皮肤的颜色变化,也可以了解疾病。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百病自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百病自测》书籍目录
  1. 观手色《百病自测》
  2. 观手辨病《百病自测》
  3. 观手纹《百病自测》
  4. 观升鬓不斑法《痰火点雪》
  5. 观手形态《百病自测》
  6. 观神色《中医词典》
  7. 观形《医学入门》
  8. 观神色《中医名词词典》
  9. 观形察色《医学入门》
  10. 观舌诊病《百病自测》
  11. 观形察色法《针灸大成》
  12. 观舌形《百病自测》
  13. 观形察色法《保幼新编》
  14. 观舌态《百病自测》
  15. 观形察色审病歌《幼科推拿秘书》
  16. 观舌苔《百病自测》
  17. 观形察色总论《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18. 观舌色《百病自测》
  19. 观形气《古今医统大全》
  20. 观人形性脉法《察病指南》
  21. 观形气《活幼心书》
  22. 观皮辨病《百病自测》
  23. 观形态变化《百病自测》
  24. 观面探病《百病自测》
  25. 观形象以辨寿夭论《幼科概论》
  26. 观面部形色五脏秘旨《幼科推拿秘书》
  27. 观音救苦丹《奇方类编》
  28. 观面部五脏形色歌《古今医鉴》
  29. 观音救苦丹《外科全生集》
  30. 观面部五脏形歌《幼科发挥》
  31. 观音露(治一切肿毒极效)《急救广生集》

《百病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