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证水疝
何××,男,6个月。成都某局职工之子。
【诊治】1960年8月。患儿连日来,哭啼不休,饮食大减,面青黄,体消瘦,父母不知何故。某日突然发现小儿阴囊肿胀,如鸡子大,似水晶重坠,少腹按之有水声,急来求诊。此为寒湿凝聚,经脉不通,气滞于下,水湿浸渍于阴囊。法宜化气行水,温肾散寒,以五苓散加味主之。
处方
猪苓6克 茯苓6克 泽泻6克 白术6克 桂枝6克 上肉桂3克
上方服一剂,肿胀消,疼痛止。
【按语】疝病之名,始于《内经》。但与今日西医所谓之疝气,涵义不尽相同。后世医家对疝病的命名更加繁多,但对其发病尤侧重于厥阴肝经,故有“诸疝皆归肝经”之说,治法多以温肝疏木为主。本例小儿水疝,主要为寒湿凝滞阴器,膀胱气化失常,气之所积,久而不散,水液停聚,致阴囊肿痛。故投以五苓散,以除水蓄之疝颇效。不仅小儿或男子水疝可用,妇女类似之病变亦可移用。如一青年妇女,小腹凉麻,下阴重坠,阵阵抽引疼痛。范老从手足太阳同时入手,以五苓散加重二桂于利水之中,大宣阳气,药服两剂亦愈。

- 太阳证水疝《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太阳证柔痉《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太阳证哮喘《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太阳证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太阳证眩晕(美尼尔氏综合症)《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太阳证历节病(风湿性关节炎)《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太阳之复《史载之方》
- 太阳证刚痉(临产麻疹)《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太阳治方要义《思考中医》
- 太阳证风湿《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太阳中风《中医名词词典》
- 太阳证发热(长期低热)《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太阳中风《中医词典》
- 太阳证《此事难知》
- 太阳中风 十五章《伤寒悬解》
- 太阳证《伤寒总病论》
- 太阳中风感于寒湿发《针灸甲乙经》
- 太阳正伤寒《轩岐救正论》
- 太阳中风桂枝汤证《伤寒说意》
- 太阳运气义《思考中医》
- 太阳中风桂枝证一 太阳五《伤寒悬解》
- 太阳与阳明合病麻黄汤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 太阳中风一 太阳四《伤寒悬解》
- 太阳与阳明合病《中医名词词典》
- 太阳中篇《伤寒恒论》
- 太阳与少阳合病《中医名词词典》
- 太阳中篇 计三十五方《伤寒恒论》
- 太阳瘀血证《伤寒九十论》
- 太阳中篇正误《医宗金鉴》
- 太阳用药图《医法圆通》
- 太阳中证《伤寒九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