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消化系统脱落细胞检查
胃肠道脱落细胞检查(gastrointestinal cytology)的范围包括食管、胃与大肠(肠和直肠)。因小肠位居消化道中段,其脱落细胞检查至今仍无好的方法。
食管癌(esophagus carcinoma)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以华北地区发病率高。近年来由于食管拉网技术的改进,特别是纤维内镜的广泛应用,发现早期食管癌、贲门癌的准确率95%。方法简便,费用低,安全并发症少,可用于大面积普查,为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奠定了基础。
胃肠癌亦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不少地区的恶性肿瘤死亡统计中,胃肠癌居第一或第二位。好发年龄为40岁以上。由于纤维胃镜、纤维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胃肠癌的早期诊断率。现重点简介食管癌脱落的细胞检查。
一、食管正常脱落细胞形态
1.鳞状上皮细胞:来自食管、口腔、咽喉等外。涂片中表层细胞为主,中层细胞少见,无底层细胞。其形态与其它部位所见鳞状细胞相似,但表层细胞略小,核与胞质比例翻腾大。
2.柱状上皮细胞:主一来自贲门。混有痰液时,可见到纤毛柱状细胞。
3.其它非上皮成分μ:有时可痰液中吞噬细胞,各种动、植物细胞,真菌和细菌等。
二、食管良性病变脱落的细胞形态
1.食管炎症:食管炎症时,涂片内除见表层与中层鳞状细胞外,可出现基底层细胞。细胞体积较小,核相对较大,呈圆形或卵圆形。成团脱落的底层细胞形态,大小较为一致。涂片背景可见多量中性粒细胞、浆细胞、及组织细胞等炎症细胞。
2.食管鳞状上皮核异质:食管单纯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在涂片中其形态无异常。在某些因素的长期刺激和作用下,食管鳞状上皮细胞出现增生及核异质改变。此时在涂片中人仅有单纯增生上皮细胞,而且同时出现核异质细胞。
(1)轻度核异质细胞:涂片中中层和表层鳞状细胞数目增多,细胞核比正常同层细胞核大半倍致一脱,核形轻度不规则和染色质略增多,但分布均匀,核膜薄,核与胞质比例仍正常。核异质细胞可成群或散在分布。在全片中有15-20%的核异质细胞时才能诊断为轻度核异质。主见于炎症性增生。
(2)重度核异质细胞:涂片内中层和表层细胞核增大,比正常同层细胞胞核大1倍以上,基底层细胞增多。胞核染色增多,深染,核边略增厚,但核与胞质比例仍在正常范围。涂片中发现重度核异质细胞时,应仔细查找癌细胞,以排除早期癌的可能。(表21-3),或者重复食管检查并随访。
表21-3 食管鳞状细胞变化的鉴别
细胞变化 | 核大小不等 | 核增大 | 染色质增多细颗粒状 | 染色质增多粗颗粒状 | 核与胞质比例明显增大 |
正常 | - | - | - | - | - |
轻度核异质 | + | + | + | - | - |
重度核异质 | + | + | + | + | - |
癌细胞 | + | + | + | + | + |
贲门粘膜腺上皮细胞核异质:涂片中偶见腺上皮细胞,有时可见细胞核略大,染色质增多,染色加深,核仁略大,但核与胞质比例正常。呈轻度核异质表现。
三、食管癌的脱落细胞形态
约半数以上食管癌发生于食管中1/3段;其次为下1/3段;上1/3段少见。组织学上,95%以上是鳞状细胞癌;腺癌占2-3%;未分化癌罕见。而位于胃贲门部的癌则以腺癌居多数,其次为未分化癌,鳞状细胞癌罕见。
1.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状主要组织直源食管粘膜鳞状细胞。分为高分化和低分化两种类型,细胞形态与其它部位相同。
2.腺癌:主要发生在胃贲门部,分为高分化与低分化两类型,与其它部位所见类型相同。
3.未分化癌:在食管和贲门部均属罕见。
4.类型不明:涂片内所见癌细胞无典型鳞癌、腺癌或未分化癌特征时,均列入此类。这尖癌细胞实际上是上述各型癌细胞的极不典型形态。
5.早期食管癌的脱落细胞特点
(1)癌细胞数量少,多为单个散在。
(2)涂片中可见重度核异质细胞,背景的炎症细胞少,红细胞罕见。
(3)癌细胞形态根据其分化程度,可为高分化型、低分化型或未分化型。

- 消化系统脱落细胞检查《临床基础检验学》
- 消化系统生物学《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消化系统药理实验中的选择与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 消化系统解剖学《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消化系统症状《预防医学》
-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要点《消化病学》
- 消化腺《组织学与胚胎学》
-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方法的进展《消化病学》
- 消化腺的分泌功能《生理学》
-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实验动物科学》
- 消化性溃疡《临床营养学》
- 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方法《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消化性溃疡《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研究方向《消化病学》
- 消化性溃疡《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
- 消化性溃疡《老年百病防治》
- 消化系统的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
- 消化性溃疡《自我调养巧治病》
- 消化系统X线《放射诊断学》
- 消化性溃疡《消化病学》
- 消化系统《妇产科学》
- 消化性溃疡(溃疡病)《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消化系统《儿科学》
- 消化性溃疡辨证论治108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消化系统《人体解剖学》
- 消化性溃疡病《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消化系表现《减肥新法与技巧》
- 消化性溃疡的内科治疗《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消化吸收与五脏调节《中医基础理论》
-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临床基础检验学》
- 绪言
- 第一篇 血液学检查
- 第一章 一般性操作技术
- 第二章 血液一般检查
- 第一节 红细胞检查
- 第二节 白细胞检查
- 第三节 仪器法血细胞检查
- 第三章 血栓与止血的一般检查
- 第一节 止血与凝血机制
- 第二节 血栓与止血的常用筛选试验
- 第四章 血型与输血
- 第二篇 尿液检查
- 第五章 尿液理学检查
- 第六章 尿液化学检查
- 第七章 尿沉渣检查
- 第八章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
- 第九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
- 第三篇 排泄物和分泌物检查
- 第十章 粪便检查
- 第十一章 精液和前列腺液检查
- 第十二章 阴道分泌物检查
- 第十三章 痰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
- 第十四章 其他体液检查
- 第四篇 体腔液检查
- 第十五章 脑脊液检查
- 第十六章 浆膜腔穿刺液及关节腔穿刺液检查
- 第十七章 胃液和十二指肠液检查
- 第十八章 羊水检查
- 第五篇 脱落细胞检查
- 第十九章 脱落细胞检查基本知识
- 第一节 正常脱落细胞形态
- 第二节 炎症增生的脱落细胞
- 第三节 肿瘤脱落细胞的形态特征
- 第二十章 脱落细胞检查技术
- 第一节 标本采集和涂片制作方法
- 第二节 涂片的观察与诊断
- 第二十一章 各系统脱落细胞检查
- 第二十二章 细针吸取细胞学
- 第六篇 实验室质量保证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