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尿酮体检查

《临床基础检验学》书籍目录

酮体为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的总称,为人体利用脂肪氧化物产生的中间的代谢产物,正常人产生的酮体很快被利用,在血中含量极微,约为2.0-4.0mg/L其中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各种分加约占20%、78%、2%。尿中酮体(以丙酮计)约为50mg/24h。定性测试为阴性。但在饥饿、各种原因引起的糖代谢发生障碍脂分解增加及糖尿病酸中毒时,因产生酮体速度大于组织利用速度,可出现酮血症,继而发生酮尿(ketonuria,KET)。

[方法学评价]以往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试管或粉剂检查法,现多为简易快速的干化学试带法所取代,此法主要对丙酮及乙酰乙酸起反应,也可用酶法定量或进一步用气相色谱法分析。

[参考值] 定性试验:阴性

[临床意义]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由于糖利用减少,分解脂肪产生酮体增加而引起酮症。未控制或治疗不当的糖尿病出现酸中毒或昏迷时,尿酮体检查极不价值。应与低血糖、心脑疾病乳酸中毒或高血糖高渗透性糖尿病昏迷相区别。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而后者尿酮体一般不增高,但应注意糖尿病酮症者肾功能严重损伤而肾阈值增高时,尿酮体亦可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2)非糖尿病性酮症者:如感染性疾病肺炎伤寒败血症、结核等发热期,严重腹泻呕吐、饥饿、禁食过久、全身麻酸后等均可出现酮尿,此种情况相当常见。妊娠妇女常因妊娠反应,呕吐、进食少,以致体脂降低解代谢明显增多,发生酮体症而致酮尿。

(3)中毒:如氯仿、乙醚麻醉后、磷中毒等。

(4)服用双胍类九糖药:如降糖灵等由于药物有抑制细胞呼吸的作用,可出现血糖已降,但酮尿阳性的现象。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临床基础检验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临床基础检验学》书籍目录
  1. 尿酮体检查《临床基础检验学》
  2. 尿糖检查《临床基础检验学》
  3. 尿酮体试验《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4. 尿糖《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5. 尿细胞成分检查《临床基础检验学》
  6. 尿酸度检查《临床基础检验学》
  7. 尿信号《中医疾病预测》
  8. 尿素酶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500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9. 尿信号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10. 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3000例分析《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1. 尿信号的临床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12. 尿素酶的分子结构《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3. 尿血《千金翼方》
  14. 尿试带试验方法《临床基础检验学》
  15. 尿血《千金翼方》
  16. 尿石症《病理学》
  17. 尿血《老年百病防治》
  18. 尿石《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19. 尿血《中医词典》
  20. 尿失禁《泌尿外科学》
  21. 尿血《中医词典》
  22. 尿失禁《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23. 尿血《冯氏锦囊秘录》
  24. 尿失禁《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5. 尿血《医述》
  26. 尿渗量测定《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7. 尿血《证治准绳·女科》
  28. 尿三杯试验《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9. 尿血《济阴纲目》
  30. 尿乳糜试验《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31. 尿血《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