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赤白
(赤属血、白属气、主治燥湿为先。)
带、漏、俱是胃中痰积流下,渗入膀胱。宜升。无人知此。肥人多是湿痰。
瘦人带病少,如有带者,是热也。
甚者,上必用吐,以提其气;下用二陈汤加苍术、白术,仍用丸子(一本作瓦龙子)。
又云∶赤白带皆属于热,出于大肠小肠之分。
一方∶黄荆子炒焦为末,米饮汤下,治白带;亦治心痛。
罗先生治法∶或十枣汤、或神 丸、或玉烛散、皆可用,不可峻攻。实者可用此法,虚则不宜。
气虚者,以参术陈皮间与之。
湿甚者,用固肠丸。
相火动者,于诸药中少加炒柏。
滞者,加葵花。性燥者,加黄连。
寒月少入姜附。临机应变,必须断浓味。
上为末,粥为丸。每服三四十丸。
痰气带下者∶
妇人上有头风、鼻涕,下有白带。
南星 苍术 黄柏(炒焦) 滑石 半夏 川芎 辛夷 牡蛎粉(炒) 茯苓
白带并痛风∶

- 带下赤白《金匮钩玄》
- 带下赤白《丹溪治法心要》
- 带下赤候《中医词典》
- 带下部《本草易读》
- 带下赤候《诸病源候论》
- 带下病《中医妇科学》
- 带下出于风冷停宿《女科经纶》
- 带下白候《诸病源候论》
- 带下方《女科指掌》
- 带下案《丁甘仁医案》
- 带下黑候《中医词典》
- 带下(杂病)《金匮悬解》
- 带下黑候《诸病源候论》
- 带下《灸法秘传》
- 带下候《诸病源候论》
- 带下《邯郸遗稿》
- 带下黄候《中医词典》
- 带下《女科指掌》
- 带下黄候《诸病源候论》
- 带下《女科撮要》
- 带下解《素灵微蕴》
- 带下《笔花医镜》
- 带下论《女科折衷纂要》
- 带下《沈氏女科辑要》
- 带下论治《类证治裁》
- 带下《中医妇科学》
- 带下脉案《类证治裁》
- 带下《邵兰荪医案》
- 带下脉候《类证治裁》
- 带下《扁鹊心书》
- 带下门《丹台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