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血
不可纯用寒凉药,必于寒凉药中用辛味并温,如酒浸炒凉药、酒煮黄连之类。
凡用血药,不可单行单止。
有风邪下陷,宜升提之。盖风伤肝、肝生血故也。有湿伤血,宜行湿消热可也。
内经谓身热即死,寒则生。此亦是大概言之,必兼证详之则可。今岂无身热生寒而死者。
脉沉小流连或微者,易治。
脉浮大洪数者,难愈。宜滑不宜弦。
仲景治痢,可温者五法,可清者十法。或解表,或利小便,或待其自已,区分易治难治极密。但与泻同,立法不分。学人当辨之。
大孔痛,一曰温之,一曰清之。
久病、身冷、自汗、脉沉小者,宜温。
暴病、身热、脉浮洪者,宜清。
有可吐者、有可下者、有可汗者。
初得时,原气未虚,必推荡之,此通用之法。稍久气虚,则不可。
先水泄,后脓血,此脾传肾,贼邪难愈。
先脓血,后水泄,此肾传脾,微邪易愈。
如豆汁者,湿也。盖脾胃为水谷之海,无物不受,常兼四脏。故如五色之相杂,当先通利,此迎而夺之之义。如虚者,亦宜审之。
因热而作,不可用巴豆等药。如伤冷物者,或可用,亦宜谨之。
又有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却宜明运气之胜,复以治之。

- 下血《金匮钩玄》
- 下血《针灸素难要旨》
- 下血《盘珠集胎产症治》
- 下血《扁鹊心书》
- 下血(方十一首)##《备急千金要方》
- 下血《丹溪治法心要》
- 下血不止《奇方类编》
- 下血《丹溪手镜》
- 下血赤小豆当归散《奇方类编》
- 下血《伤寒大白》
- 下血久不止用断红丸诗《医学实在易》
- 下血《仁术便览》
- 下血门《张氏医通》
- 下血《丹溪心法》
- 下血十三《金匮悬解》
- 下血《卫生易简方》
- 下血十四《金匮悬解》
- 下血《本草求真》
- 下血危笃《奇效简便良方》
- 下血《古今医案按》
- 下血之非《正体类要》
- 下血《证治准绳·杂病》
- 下血之非《证治准绳·疡医》
- 下血《证治准绳·类方》
- 下牙床《中医词典》
- 下血《续名医类案》
- 下牙床骨《中医词典》
- 下血《续名医类案》
- 下腰《中医词典》
- 下血《医学纲目》
- 下腰部《理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