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泄泻从湿治有多法

《金匮钩玄》书籍目录

泄泻者,水泻所为也。由湿本土,土乃脾胃之气也。得此证者,或因于内伤,或感于外邪,皆能动乎脾湿

脾病则升举之气下陷,湿变注并出大肠之道,以胃与大肠同乎阳明一经也。云湿可成泄,垂教治湿大意而言。

后世方论泥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凡泄泻之药,多用淡渗之剂利之。下久不止,不分所得之因,遽以为寒,而用紧涩热药兜之。夫泄有五飧。泄者,水谷不化而完出,湿兼风也;溏泄者,所下汁积粘垢,湿兼热也; 泄者,所下澄澈清冷,小便清白,湿兼寒也;濡泄者,体重软弱,泄下多水,湿自甚也;滑泄者,久下不能禁固,湿胜气脱也。若此有寒热虚实之不同,举治不可执一而言。谨书数法于后∶夫泄有宜汗解者。经言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又云∶久风为飧泄,若保命集云,用苍术麻黄防风之属是也。有宜下而保安者。

若长沙言,下痢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下利已瘥至其时复发者,此为下未尽更下之安,悉用大承气汤加减之剂。有宜化而得安者。格致余论,夏月患泄,百方不效,视之,久病而神亦瘁,小便少而赤,脉滑而颇弦,格闷食减。因悟此久积所为,积湿成痰留于肺中,宜大肠之不固也。清其源则流自清。以茱萸等作汤,温服一碗许,探喉中,一吐痰半升,如利减半,次早晨饮,吐半升而利止。有以补养而愈者,若脾胃论,言脉弦、气弱、自汗,四肢发热,大便泄泻,从黄 建中汤。有宜调和脾湿而得止者,若洁古言曰∶四肢懒倦,小便不利,大便走泄,沉困,饮食减少,以白术芍药茯苓,加减治之。有宜升举而安者,若试效方言∶胃中湿脾弱,不能营运,食下则为泄,助甲胆风胜以克之。以升阳之药羌活独活升麻防风炙甘草之属。有宜燥湿而后除者,若脾胃论言∶上湿有余,脉缓,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从平胃散。有宜寒凉而愈者,若长沙言∶协热自利者,黄芩汤主之。举其湿热之相宜者,若长沙言,下利脉迟紧痛未欲止当温之;下利心痛急当救里;下利清白水液澄澈,可与理中四逆汤辈。究其利小便之相宜者,河间言湿胜则濡泄。小便不利者,可与五苓散益元散分导之。以其收敛之相宜者,东垣言∶寒滑气泄不固,制诃子散涩之。以上诸法,各有所主,宜独利小便而湿动也。岂独病因寒,必待龙骨、石脂紧重燥毒之属涩之。治者又当审择其说,一途取利,约而不博可乎。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金匮钩玄》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金匮钩玄》书籍目录
  1. 泄泻从湿治有多法《金匮钩玄》
  2. 泄泻辩《医旨绪余》
  3. 泄泻方《医学三字经》
  4. 泄泻案《丁甘仁医案》
  5. 泄泻腹痛反复发作10余年《名师垂教》
  6. 泄泻5个月《名师垂教》
  7. 泄泻及完谷不化并遗屎论《胎产心法》
  8. 泄泻、滞下《沈氏女科辑要》
  9. 泄泻及完谷不化并遗屎论《妇科秘书》
  10. 泄泻(余见吐泻)《针灸资生经》
  11. 泄泻兼发灼《医学衷中参西录》
  12. 泄泻《灸法秘传》
  13. 泄泻简便方《幼幼集成》
  14. 泄泻《女科证治准绳》
  15. 泄泻九法论《叶选医衡》
  16. 泄泻《女科证治准绳》
  17. 泄泻类《察病指南》
  18. 泄泻《女科证治准绳》
  19. 泄泻论《症因脉治》
  20. 泄泻《药症忌宜》
  21. 泄泻论《胎产心法》
  22. 泄泻《评注产科心法》
  23. 泄泻论《古今医彻》
  24. 泄泻《盘珠集胎产症治》
  25. 泄泻论《妇科秘书》
  26. 泄泻《金匮钩玄》
  27. 泄泻论《女科折衷纂要》
  28. 泄泻《女科折衷纂要》
  29. 泄泻论宿食《婴童类萃》
  30. 泄泻《女科折衷纂要》
  31. 泄泻论治《类证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