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滞下辩论

《金匮钩玄》书籍目录

滞下之病,尝见世方以赤白而分寒热,妄用兜涩燥剂止之。或言积滞,而用巴KT 丸药攻之;或指湿热,而与淡渗之剂利之;一偏之误,可不明辩乎。谨按原病式所论,赤白同于一理,反复陈喻,但不熟察耳。果肠胃积滞不行,法当辛苦寒凉药,推陈致新,荡涤而去,不宜巴KT 毒热下之。否则郁结转甚,而病变危者有之矣。若泻痢不分两证,混言湿热,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夫泄者,水谷湿之象。滞下者,垢瘀之物同于湿热而成。治分两岐,而药亦异。若淡渗之剂,功能散利水道,浊流得快,使泄自止。此有无之形,岂可与滞下混同论治而用导滞行积可乎。其下痢出于大肠,传送之道,了不干于肾气。所下有形之物,或如鱼脑、或下如豆汁、或便白脓、或下纯血、或赤或白、或赤白相杂、若此者,岂可与泻混同论治而用淡渗利之可乎。尝原其本,皆由肠胃日受饮食之积,余不尽行,留滞于内,湿蒸热瘀,郁结日深,伏而不作;时逢炎暑,不行相火司令,又调摄失宜,复感酷热之毒;至秋阳(气)始收,火气下降,蒸发蓄积,而滞下之证作矣以其积滞之滞行,故名之曰滞下。其湿热瘀积干于血分则赤;干于气分则白;赤白兼下,气血俱受邪矣。久而不愈,气血不运,脾积不磨,陈积脱滑下凝,犹若鱼脑矣。甚则肠胃空虚,关司失守,浊液并流,色非一类,错杂混下注出,状如豆汁矣。若脾气下陷,虚坐努责,便出色如白脓矣。其热伤血深,湿毒相瘀,粘结紫色,则紫黑矣。其污浊积而欲出,气滞而不与之出,所以下迫窘痛,后重里急,至圊而不能便,总行频并亦少,乍起乍止而不安,此皆大肠经有所壅遏窒碍,气液不得宣通故也。众言难处,何法则可求之?长沙论云∶利之可下者,悉用大黄之剂。可温者,悉用姜附之类。何尝以巴KT 热毒下之,紧涩重药兜之。又观河间立言∶后重则宜下、腹痛则宜和、身重则宜温、脉弦则去风、脓血粘稠以重药竭之,身冷自汗以重药温之,风邪内束宜汗之,溏为痢当温之,在表者汗之,在里者下之,在上者涌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热者内疏之,小便涩者分利之。

用药轻重之别,又加详载。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治实治虚之要论。而丹溪又谓大虚大寒者,其治验备载《局方发挥》。观此治法,岂可胶柱而调瑟。又有胃弱而闭不食,此名禁口痢,病七方未有详论者。

以《内经》大法推之,内格呕逆火起炎上之象。究乎此,则胃虚木火乘之,是土败木贼也,见此多成危候。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金匮钩玄》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金匮钩玄》书籍目录
  1. 滞下辩论《金匮钩玄》
  2. 滞下(俗名痢疾,又曰积。红色属热,属血,白色属寒、属气。)《吴鞠通医案》
  3. 滞下门《古今医统大全》
  4. 滞下《女科证治准绳》
  5. 滞下门《古今名医汇粹》
  6. 滞下《女科证治准绳》
  7. 滞下三因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8. 滞下《证治准绳·杂病》
  9. 滞下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0. 滞下《证治准绳·女科》
  11. 滞血发热《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12. 滞下《证治准绳·女科》
  13. 滞颐《中医名词词典》
  14. 滞下《证治准绳·类方》
  15. 滞颐《中医词典》
  16. 滞下《杂病广要》
  17. 滞颐《医学纲目》
  18. 滞下《医学纲目》
  19. 滞颐《幼幼新书》
  20. 滞下《中医词典》
  21. 滞颐《医述》
  22. 滞痰《傅青主男科》
  23. 滞颐《证治准绳·幼科》
  24. 滞热丹毒《外科心法要诀》
  25. 滞颐《寿世保元》
  26. 滞热丹毒《医宗金鉴》
  27. 滞颐《保婴撮要》
  28. 滞热丹毒《中医词典》
  29. 滞颐《幼科折衷》
  30. 滞气《中医词典》
  31. 滞颐《保幼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