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泻第二十七
治痢泻初起 即以细茶、生姜各三钱,水二钟,煎至八分服之。重者各五钱煎服即止。不愈再服。
治热痢不止 用蛤蟆衣草叶捣汁一盏,入蜜半盏,煎温,分二服。或用蛤蟆衣草子,炒香熟为末。米饮调下。
治肠滑久痢 以石榴劈破 簇烧令烟尽,急取出,不令作白灰,用碗盖地上一宿,为末。以酸石榴一片,水一钟,煎汤服二钱。亦治泄泻。
治白痢腹痛 用杂草烧镬锈五钱,为末。热酒调食前服。
治血痢 用盐梅去核,研一枚,合茶汤加醋服之。
又方 罂粟花未开时,外有两片青叶包之,花开即落地,收取阴干。患赤白痢垂死者,研为细末。米饮调下一钱,神效。
治噤口痢 汤饮米谷不下者 用莲子(去壳留红皮及心)为细末,用井花水调下。每服二钱或三钱,日进二服见效。
又方 累试累验,用黄连三钱,人参一钱五分,水一钟半,煎至七分,温服,药入口即苏。
又方名芎粟散 用川芎、罂粟(去蒂)各一两,共为细末,每服八分,空心蜜汤调下。
又方 用莲肉去皮炒,为末,每服一钱,空心米饮调下。
治休息痢及疳泻 用鸡子一枚,打破,用黄蜡一块,如指大,熔化以鸡子拌和炒熟,空心食之。
治暴泻不止、小便不通 用车前子炒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其根叶亦可捣汁服。
治水泻 用 猪肚一枚,净洗,去脂膜,入大蒜在内,自晨至晚,以肚蒜糜烂为度,杵成膏子,入平胃散同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或米汤空心服。
又方 用生姜一块,去皮,破作两片,刮去姜心,纳白矾塞满,以纸包,火中煨,令干熟取出,以盏合地下一宿,出火气。却以百沸汤半钟,冷水半钟相和,谓之阴阳水,将姜细嚼,此水送下。
又方 以大蒜捣烂,贴脐下并脚心,立止。
又方 用槐花一合,炒熟为末,米饮下。

- 痢泻《急救良方》
- 痢无止法《友渔斋医话》
- 痢因湿热及受积停《医学传心录》
- 痢圣散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痢与滞下辩《医旨绪余》
- 痢圣散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痢证《医法圆通》
- 痢如膏血候《诸病源候论》
- 痢证总括《医宗金鉴》
- 痢如膏候《诸病源候论》
- 痢证总括《妇科心法要诀》
- 痢门《医方考》
- 痢症《评琴书屋医略》
- 痢门《张氏医通》
- 痢症《医理真传》
- 痢脉案《类证治裁》
- 痢症《麻科活人全书》
- 痢论《史载之方》
- 痢症《医学从众录》
- 痢论《妇科秘书》
- 痢症《医学三字经》
- 痢论《胎产心法》
- 痢症方《医学三字经》
- 痢例《慎柔五书》
- 痢症论治《类证治裁》
- 痢解《儿科萃精》
- 痢症脉候《类证治裁》
- 痢兼肿候《诸病源候论》
- 痢症脉论《三指禅》
- 痢兼肿《圣济总录》
- 痢滞论《胎产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