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
痘疮未愈痢随生,湿热伤中证非轻,白属伤气四君剂,红属伤血四物灵。
【注】凡痘疮未愈而患痢疾者,乃湿热郁于肠胃,致伤气血而然也,痘必滞黯无色。治当清热除湿,调理气血为主。白痢属气,加味四君子汤主之;赤痢属血,加味四物汤主之;赤白相兼者,合而用之。
加味四君子汤
茯苓 白术(土炒) 人参 陈皮 木香(煨) 甘草(炙) 黄连(姜炙) 黄芩
水煎服。
【方歌】加味四君妙如神,茯苓白术共人参,陈皮木香炙甘草,姜炒川连配黄芩。
加味四物汤
川芎 当归 生地 黄芩(酒炒) 川连(酒炒) 木香 白芍(炒)
水煎服。

- 痢疾《痘疹心法要诀》
- 痢疾《时方妙用》
- 痢疾《痘疹心法要诀》
- 痢疾《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痢疾《慈幼便览》
- 痢疾《经验丹方汇编》
- 痢疾《慈幼便览》
- 痢疾《扁鹊心书》
- 痢疾《女科折衷纂要》
- 痢疾《扁鹊心书》
- 痢疾《女科折衷纂要》
- 痢疾《厘正按摩要术》
- 痢疾《盘珠集胎产症治》
- 痢疾《中医内科学》
- 痢疾《评注产科心法》
- 痢疾《幼科折衷》
- 痢疾《针灸学》
- 痢疾《幼科发挥》
- 痢疾《灸法秘传》
- 痢疾《专治麻痧初编》
- 痢疾(二)《医学衷中参西录》
- 痢疾《奇效简便良方》
- 痢疾(一)《医学衷中参西录》
- 痢疾《友渔斋医话》
- 痢疾案《丁甘仁医案》
- 痢疾《幼科释谜》
- 痢疾便方《奇方类编》
- 痢疾《医宗己任编》
- 痢疾不治症《寿世保元》
- 痢疾《脉症治方》
- 痢疾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痘疹心法要诀》
- 作者:吴谦等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42年
- 卷一
- 痘原
- 出痘形证
- 痘出五脏形证
- 痘主部位
- 痘形顺逆
- 痘色顺逆
- 痘证老嫩
- 痘证疏密
- 辨形神声气饮食之虚实
- 辨气血虚实证
- 辨表证虚实
- 辨里证虚实
- 辨阳热证
- 辨阴寒证
- 辨虚实寒热误治
- 禀赋顺逆险
- 天时顺逆险
- 人事顺逆险
- 发热顺证
- 发热险证
- 发热逆证
- 发热证治
- 见点顺证
- 见点险证
- 见点逆证
- 见点证治
- 起胀顺证
- 起胀险证
- 起胀逆证
- 起胀证治
- 灌浆顺证
- 灌浆险证
- 灌浆逆证
- 灌浆证治
- 收靥顺证
- 收靥险证
- 收靥逆证
- 收靥证治
- 结痂落痂顺证
- 结痂落痂险证
- 结痂落痂逆证
- 结痂落痂证治
- 卷二痘形并证治门
- 面部吉凶论
- 蒙头
- 抱鬓
- 蒙
- 锁眼
- 抱鼻
- 锁口
- 锁唇
- 托腮
- 锁项
- 披肩
- 聚背
- 攒胸
- 断桥
- 缠腰
- 囊腹
- 鳞坐
- 囊球
- 抱膝
- 无根
- 蛇皮
- 蚕种
- 燕窝
- 鼠迹
- 叠钱
- 环珠
- 浮萍
- 蟹爪
- HT沙
- 血泡
- 水泡
- 肉肿疮不肿
- 干枯
- 铺红
- 根窠无晕
- 皮薄浆嫩
- 空壳无浆
- 痘顶塌陷
- 灰陷、白陷
- 紫陷、黑陷
- 板黄
- 倒靥
- 痘疔
- 挑痘疔法
- 卷三痘中杂证(上)
- 卷四痘中杂证(下)
- 卷四男妇年长出痘门
- 卷四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