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
小儿出痘若疼痛,皆因毒火未发清,疏散清解是妙方,葛根四物汤极应。
【注】经曰∶诸痛为实,又曰∶热盛则痛。皆缘痘毒之火未能尽解,故不时作痛也。痘初出痛者,因毒未发透也,升麻葛根汤主之。痘出稠密而作痛者,毒盛血热也,加味四物汤主之。若收靥时痛甚闷乱者,不治。
当归 赤芍 荆芥穗 防风 红花 丹皮 牛蒡子(炒) 连翘(去心) 川芎 生地黄
水煎服。

- 痛《痘疹心法要诀》
- 痛《叶天士医案精华》
- 痛《外科选要》
- 痛《外科心法要诀》
- 痛痹《圣济总录》
- 痛《本草求真》
- 痛痹《中医词典》
- 痛《证治准绳·疡医》
- 痛痹《凌临灵方》
- 痛《证治准绳·幼科》
- 痛痹《续名医类案》
- 痛《证治准绳·幼科》
- 痛痹《续名医类案》
- 痛《续名医类案》
- 痛痹《证治准绳·类方》
- 痛《医宗金鉴》
- 痛痹《证治准绳·杂病》
- 痛《止园医话》
- 痛痹《金匮翼》
- 筩(走斥)(tǒng-shuò)《中医词典》
- 痛痹(即痛风)《医学纲目》
- 筒灸《中医词典》
- 痛不移处《医林改错》
- 筒箭毒碱、氯化筒箭毒碱、氯化琥珀胆碱中毒《医院药学》
- 痛毒肿硬无头《奇效简便良方》
- 筒箭毒碱《药理学》
- 痛风《临床营养学》
- 筒桂《本经逢原》
- 痛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筒骨煎《妇人大全良方》
- 痛风《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痘疹心法要诀》
- 作者:吴谦等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42年
- 卷一
- 痘原
- 出痘形证
- 痘出五脏形证
- 痘主部位
- 痘形顺逆
- 痘色顺逆
- 痘证老嫩
- 痘证疏密
- 辨形神声气饮食之虚实
- 辨气血虚实证
- 辨表证虚实
- 辨里证虚实
- 辨阳热证
- 辨阴寒证
- 辨虚实寒热误治
- 禀赋顺逆险
- 天时顺逆险
- 人事顺逆险
- 发热顺证
- 发热险证
- 发热逆证
- 发热证治
- 见点顺证
- 见点险证
- 见点逆证
- 见点证治
- 起胀顺证
- 起胀险证
- 起胀逆证
- 起胀证治
- 灌浆顺证
- 灌浆险证
- 灌浆逆证
- 灌浆证治
- 收靥顺证
- 收靥险证
- 收靥逆证
- 收靥证治
- 结痂落痂顺证
- 结痂落痂险证
- 结痂落痂逆证
- 结痂落痂证治
- 卷二痘形并证治门
- 面部吉凶论
- 蒙头
- 抱鬓
- 蒙
- 锁眼
- 抱鼻
- 锁口
- 锁唇
- 托腮
- 锁项
- 披肩
- 聚背
- 攒胸
- 断桥
- 缠腰
- 囊腹
- 鳞坐
- 囊球
- 抱膝
- 无根
- 蛇皮
- 蚕种
- 燕窝
- 鼠迹
- 叠钱
- 环珠
- 浮萍
- 蟹爪
- HT沙
- 血泡
- 水泡
- 肉肿疮不肿
- 干枯
- 铺红
- 根窠无晕
- 皮薄浆嫩
- 空壳无浆
- 痘顶塌陷
- 灰陷、白陷
- 紫陷、黑陷
- 板黄
- 倒靥
- 痘疔
- 挑痘疔法
- 卷三痘中杂证(上)
- 卷四痘中杂证(下)
- 卷四男妇年长出痘门
- 卷四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