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胀证治

《痘疹心法要诀》书籍目录

痘当起胀渐尖圆,红润根松体浓坚,平凹嫩白为虚证,赤紫板塌是毒残。更有风寒滞热郁,毒不透达起发难,察痘形色分所属,合证虚实寒热参。

【注】痘出齐之后,当渐渐根据次起胀,其形顶尖肥圆,其色红活滋润,根脚松绽,体浓皮坚皆起胀,顺痘也。平者,谓平扁不胀。凹者,谓顶陷不起。嫩者,谓皮薄娇嫩,白者谓色白不红,此皆为气血虚弱。赤者,深红而艳。紫者,深赤而黯。板者,板硬不绽。

塌者,平塌不起。此皆毒热伤残,更有风寒外束,滞热内郁,使毒不得透出而起发也。医者,当察痘之形色,分其所属,合其病证,虚实寒热,参详施治,庶无差谬矣。

保元化毒汤

平凹灰白皮嫩亮,倦怠气乏不渴烦,保元化毒参 草,芎归植甲芷香蚕。

【注】痘不如期起胀,若平扁顶凹,其色灰白,皮薄嫩亮,更现倦怠气乏,不渴不烦等虚证者,此气血虚弱,不能起发其毒也。宜用保元化毒汤主之。

保元化毒汤

人参 黄 (蜜炙) 甘草(炙) 当归山楂 穿山甲(炒) 白芷 木香 僵蚕(炒研) 川芎

引加煨姜,水煎服。

必胜汤 归宗汤

艳红紫黯不起胀,板硬平塌不绽松,证见阳热一切证,急服必胜或归宗。

【注】痘当起胀之时,若色艳红紫,黯而不起胀,板硬平塌,而不绽松,更见阳热烦躁,便闭闷乱等证者,此毒火锢滞,气血不能领载其毒也。急用必胜汤,或归宗汤,庶或逆中求生也。

必胜汤(方见见点证治)

归宗汤(方见发热证治)

苏解散

外因风寒痘不起,浅淡黯滞不润红,发热恶寒无汗表,苏解散发自然松。

【注】痘当起胀之时,偶为风寒外袭,闭塞痘毒,不能起胀者,其色则浅淡、黯滞、不润,其证则现发热、恶寒、无汗,宜用苏解散透发其毒,自然松而起矣。

苏解散(方见见点证治)

宽中快 汤

伤食滞热郁不起,恶食腹热便臭粘,快 透毒加陈木,减葛蒡穗桔前蝉。

【注】起胀之时,过于饮食,滞热内郁,痘不起胀。其现证懒食恶食,肚皮发热,大便臭粘,宜用宽中快 汤主之。其方即宽中透毒饮加入陈皮木香,减去葛根牛蒡子荆芥穗桔梗前胡蝉蜕

宽中快 汤

青皮(醋炒) 陈皮 枳壳(炒) 南山楂 麦芽(炒) 木香 黄连(生) 连翘(去心)浓朴(炒) 甘草(生)

引用生姜灯心。水煎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痘疹心法要诀》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痘疹心法要诀》书籍目录
  1. 起胀证治《痘疹心法要诀》
  2. 起胀证治《医宗金鉴》
  3. 起胀证治歌括《冯氏锦囊秘录》
  4. 起胀险证《痘疹心法要诀》
  5. 起胀治法《寿世保元》
  6. 起胀险证《医宗金鉴》
  7. 起胀诸论《冯氏锦囊秘录》
  8. 起胀顺证《痘疹心法要诀》
  9. 起蒸中央汤《中藏经》
  10. 起胀顺证《医宗金鉴》
  11. 起主客定位指掌歌《医宗金鉴》
  12. 起胀时备用诸药《冯氏锦囊秘录》
  13. 起主客定位指掌歌《运气要诀》
  14. 起胀三日诀《慈幼新书》
  15. 起卒死《中藏经》
  16. 起胀三日诀《丹台玉案》
  17. 起左汤《仁术便览》
  18. 起胀三朝证治例《古今医鉴》
  19. 起坐生花《中医词典》
  20. 起胀三朝顺逆险《冯氏锦囊秘录》
  21. 《中医名词词典》
  22. 起胀三朝生死诀《疡医大全》
  23. 《中医词典》
  24. 起胀三朝决生死例《古今医鉴》
  25. 《食鉴本草》
  26. 起胀三朝方药例《古今医鉴》
  27.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28. 起胀逆证《痘疹心法要诀》
  29. 《寿世传真》
  30. 起胀逆证《医宗金鉴》
  31. 《幼幼新书》

《痘疹心法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