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诸方
消漏丸 治湿热盛成痔漏。
熟地 玉竹 百合 山药 贝母 阿胶 白芍 北沙参 沙苑子 引梨肉 热甚加麦冬枇杷膏(冲服)
益阴煎 治龟背症。
熟地 巴戟天 破故纸 淡苁蓉 杜仲 杞子 菟丝子 山萸 覆盆子 引葡萄肉 鹿角霜
土茯苓 银花 灵仙 川柏 知母 白菊花 芦荟 胡黄连 羌活 独活 龙胆草 槐花 引陈酒
三白汤 治湿温。
当归 黄芩 栀子 木通 龙胆草 泽泻 柴胡 生地 车前子 生甘草
羚羊角散 治鼻痔。
养阴润燥汤 治似痹非痹。
钩藤 制首乌 阿胶 白菊花 当归 丹皮 生地 白芍 沙苑子 元武板 女贞子 丝瓜络
清肝化痰丸 治瘰 。
生地 丹皮 海藻 贝母 柴胡 昆布 海带 夏枯草 僵蚕 当归 连翘 栀子
牛桔汤 治鹅口疮。
六味加肉桂汤 治虚火牙疳。
消坚散 治痞块。
归尾 桃仁 浓仆 三棱 莪术 乳香 没药 玄胡索 地栗粉 水红子 蜣螂 建曲
推行散 治腿足湿热。
茵陈 苦参(炒) 木通 川柏(炒) 当归 防己 丹皮 独活 车前子
药粉 治注痰溃后不敛。
将药晒脆,加炒熟粳米数升,和药磨末。每早加洋糖调食。
生麦益阴煎 治虚火致口舌牙根破烂。
生地炭 麦冬炭 北沙参 元参炭 元武板 人中黄 熟石膏 黑料豆
清肺饮 治鼻渊。
生地 生石膏 麦冬 知母 栀子 黄芩 苍耳子 丹皮 川芍 引猪胆汁
苍术 川柏(炒) 防己 苡仁 独活 赤苓 防风 萆 草 车前子
苦参 当归 白蒺藜 熟地 羌活 独活 灵仙 大胡麻 制首乌 蝉衣 火麻仁 天麻 紫浮萍 黑芝麻研末,白蜜为丸。
苦参(炒) 海南子 当归 茵陈 独活 木通 防己 川柏(炒) 苏叶 苍术 知母 木瓜
熟地 阿胶 白芍 川柏(炒) 当归 丹皮 茵陈 鹿衔草 元武板 女贞子
补肾汤 治腰痛成龟背症。
当归 熟地 菟丝子 杜仲 破故纸 巴戟天 山萸 杞子 山药 淡苁蓉 淮牛膝 葡萄肉
平肝散 治上格。
当归 佩兰 郁金 桔梗 香附 玫瑰化 白芍 木香 陈皮 柴胡 枇杷叶(炙)
犀角地黄汤 治牙根出血不止。
生地 丹皮 犀角 白芍 麦冬
决明消翳散 治目生翳。
荆芥 蝉衣 桑叶 蕤仁 木贼草 石决明 谷精草 白菊花 青葙子
羚羊角 夜明砂 草决明 木贼草 桑皮 木通 丹皮 赤芍 归尾
益气固阴汤 治小儿头软块。
党参 玉竹 白术 熟地 川续断 沙苑子 杞子 黄 (炙) 当归 白芍
葱白丸 治肝气筋梗。
归尾 枳壳 浓朴 青木香 三棱 苏梗 玄胡索 香附 青皮 沉香
清疳散 治下疳。
青黛(三钱) 扫盆(二钱) 川柏末(五钱) 地沥青(八钱) 麻油(一两)
炖温,和匀入药末,搅匀搽之。
益气汤 治肛门下坠。
当归 党参 白术 陈皮 柴胡 黄 (炙) 升麻 甘草(炙) 红枣
熏洗痔疮脱肛方
石决明 羚羊角 丹皮 白菊花 白前 杏仁 苏子 桑叶 象贝 枇杷叶
通阳汤 治寒湿鼓胀。
金水八物汤 治喉哑因伤气。

- 应用诸方《医门补要》
- 应用诸方《伤科大成》
- 应用注意事项《药理学》
- 应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时的注意事项《预防医学》
- 应章弟三阴疟《孙文垣医案》
- 应用于受体的研究《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应指《中医词典》
- 应用药性《麻科活人全书》
- 应钟《中医词典》
- 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预防医学》
- 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外科学总论》
- 应用同位素标记cRNA探针电镜原位杂交技术于染色体制片《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硬睑痴睛《中医词典》
- 应用特异单引物法标记DNA探针《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硬睑硬睛《中医词典》
- 应用生物素标记DNA探针电镜原位杂交技术《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硬睑硬睛《银海精微》
- 应用某些诊断或治疗手段《预防医学》
- 硬膜下脓肿《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应用良方《焦氏喉科枕秘》
- 硬脑膜外脓肿《耳鼻咽喉外科学》
- 应用和评价《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硬皮病《皮肤性病学》
- 应用地高辛标记rRNA探针的电镜原位杂交技术《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硬皮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应用ISHH技术对染色体制片、基因分配(Chromosomalassignment of genes)的研究《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硬皮病《自我调养巧治病》
- 应用《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硬皮病或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应响歌《达摩洗髓易筋经》
- 硬皮病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医门补要》
- 作者:赵濂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自序一
- 自序二
- 卷上
- 外症用刀针法
- 火针不可轻用
- 治筋缩法
- 治足筋缩法
- 浮皮兜脓须剪开
- 升药所忌
- 背部湿痰块
- 痔漏
- 疮
- 鸡胸症
- 龟背症
- 虚人有病易昏愦
- 病挟气郁宜审
- 治少壮妇女病要法
- 治孕妇病法
- 时疫捷法(先看两肩有红点)
- 产后治法大略
- 温病舌验
- 诊妇人宜先问
- 病退缓进饮食
- 杨梅疮发源
- 湿温辨
- 老人病治法
- 诊外感起初法
- 耳痔
- 鼻痔
- 虚火鼻衄
- 虾蟆瘟
- 痹症
- 似痹非痹
- 阴斑阳斑宜辨
- 寒湿肿腿
- 解颅
- 瘰
- 拔脓管式说
- 鹅口疮
- 虚火牙疳
- 痞块治分虚实
- 腿胫湿热
- 发物忌食
- 病后口疮
- 妇人腹痛宜辨
- 注痰块
- 似注痰非注痰
- 大麻风认法
- 大麻风针法
- 久旱疫
- 久雨疫
- 喉痧论
- 疗疮食荤味散黄
- 伏毒梅疮
- 梅毒乳痈
- 梅毒疮
- 野杨梅
- 下疳
- 霍乱时邪宜辨
- 用降药条宜审
- 不可用三品一条枪害人
- HT皮疮
- 治外吹乳法
- 冬温辨
- 夏日伤风辨
- 先审病患禀性用药
- 痧痘后与病后宜戒口味
- 小儿叠发风疹
- 烂皮野痘
- 虚火牙衄
- 毒药不可入口腹
- 审病用药不拘日期
- 炼白降丹法
- 看外症内陷法
- 结喉疽
- 瘌痢头
- 病中大便下黑血
- 戏药
- 经络滞痛似痹
- 针后劳动病转重
- 骨槽痈
- 疥疮结毒成
- 破皮疮
- 辛香气味宜避
- 治疤孔法
- 铁针入肉
- 骨伤断
- 鸦啖疮
- 经水倒行
- 囊痈自烂卵落可治
- 肢肉伤治不可迟
- 咯血圆点不治
- 抓碰成恶疮
- 气虚成瘤
- 病时病后要省劳节欲
- 病中转病
- 砒霜切不可用入药
- 人忽反常
- 卷中
- 鼻渊
- 下疳宜食淡味
- 肺热极便烂臭
- 脓气味如臭蛋
- 肾气游风
- 赤白游风
- 狗咬毒易走散
- 辨痧疹腹痛
- 头面颈项外症不可针灸
- 粗筋多处忌针
- 外症忌食燕窝
- 湿香港脚(又名肾脏风)
- 干香港脚
- 外疡腐肉脱时凶象
- 腰痛日久成龟背痰
- 吸洋烟人病难复元
- 胁肋生核
- 痔疮
- 孕妇病须保胎
- 血瘀格食
- 上格
- 粪毒致病
- 湿水归肾囊
- 眼肿难睁
- 取牙宜慎
- 多骨症
- 疔症复肿
- 疯犬咬
- 不敬鬼神致病
- 眼疾食荤生翳
- 胃绝舌鉴
- 肌肉如铁
- 足底僵疔
- 时感忌贴温窜膏药
- 乳不浮肿
- 温病反常
- 龟头皮裹
- 痈疽肿硬如石
- 溃痈
- 痈疽正气虚
- 食疸
- 交节令发旧病
- 病似痨怯
- 肾绝死病
- 虚晕
- 赤游丹
- 小孩头颅浮软非痈
- 脾虚身面淡黄
- 烂皮毒痈
- 皮肤串痛
- 肋疽
- 小儿溃疽哭则淌血
- 肝郁筋梗
- 黑壳刺下疳
- 甘疽内溃
- 内膜穿破
- 乳心坚肿
- 虚人劳动痿症
- 病死牛肉有毒
- 肛脱不收
- 病中忌食诸豆
- 孕妇水肿
- 婴儿舌连下唇
- 肛门皮包
- 病久目瞎背跎足跛手软
- 肝痈
- 肝火冲肺作咳
- 阴湿鼓胀
- 水泡风
- 虚人劳力伤气音哑
- 伤食症
- 痈疽溃串过大难敛
- 肾囊用刀针法
- 真黄病
- 舌苔验
- 痔漏挂线法
- 禁食宜辨
- 骨槽风不治症
- 踝骨疽坏症
- 手臂痈疽治法
- 炼升药法
- 降药不痛配法
- 用刀针宜审
- 针灸饮酒忌症
- 合药说
- 验肺痈法
- 流注初起治法
- 痈疽验脓法
- 溃脓难敛处
- 颈断治法
- 盘舌痈
- 肛痈辨
- 恶阻似病,只顺胎即平
- 辨痿症
- 时邪四季辨
- 梅毒喉疳
- 痈疽逆象
- 疯犬毒述
- 乳心疽
- 铁钩入肛门
- 虚人外症当补
- 小孩不可食孕妇乳
- 大小便结胀及肾囊肿亮
- 用药宜审分两为先
- 龟背症治法
- 痈疽溃后能收功不能收功法
- 肛门内生虫奇痒
- 湿邪困脾
- 不先辨症乱用药引
- 眼中生翳舐法
- 止血涌射法
- 救人被跌压法
- 肾囊痈烂落卵子可治
- 应用诸方
- 补遗方
- 卷下
- 附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