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紫辨寒热歌
身安定见红黄色,红艳多从寒里得。淡红隐隐本虚寒,莫待深红化为热。(神气泰宁,荣卫静谧,定见太平景象。盖黄为中和之气,红为衣冠文物之色,红黄隐隐,景物熙熙,焉有不安之理!寒邪初入皮毛,经络乍滞,所以纹见红鲜,由血滞也,无论内寒外寒,初病久病,一见此纹,总皆寒证。
凡人中气怯弱,荣卫不充,纹色必淡,淡而兼红,虚寒之应。至谓深红化热,其理安在?红本寒因,岂能化热?由其寒闭皮毛,腠理不通。盖人身五内之气,时与皮毛之气相通贯,无一息之暂停。今寒闭汗孔,内出之气无所泄,郁于皮毛之间,渐积渐浓而化为热矣。此内出之气为热,非外受之寒能变热也。)
关纹见紫热之征,青色为风古所称。伤食紫青痰气逆,三关青黑祸难胜。(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热壅经络,阻其阴荣之道,所以纹紫。紫为热炽,千古定评也。少阳甲木,其色本青,肝胆受邪,纹见青色,此伤风候也,但可以风热称之,不可称惊风以误世,夫青者木之色,《内经》有在天为风,在地为木之言,所以风木同气,肝受风邪纹必见青,此理最明最显。而幼科偏不言青为风,偏言青为惊。
据幼科所论,惊出于心,然青非心之色,何以青为惊乎?此等牵强之说,最为谬误。予有惊风辟妄,详列二卷。
紫而兼青,食伤之候。盖食饮有形之物,阻抑中焦,壅遏脾气,不能宣布,故风木乘其困而侮之,所以痰气上逆也。疏通壅滞,令其流利可也。倘抑郁既久,脾气愈不运,荣卫愈见涩,则风痰实热,固结中焦,所以青而兼黑,此抑郁之至也,急宜攻下,庶有生机,误认惊风,百无一救。)

- 红紫辨寒热歌《幼幼集成》
- 红紫辨寒热歌《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红紫辨寒热歌《推拿抉微》
- 红肿涩烂沿眼《中医词典》
- 宏纲陈氏补泻针法《金针秘传》
- 红中焦黑舌《中医词典》
- 荭(音红)草《证类本草》
- 红中干舌《中医词典》
- 荭草《本草纲目》
- 红中淡黑舌《中医词典》
- 荭草《千金翼方》
- 红症初起治法《理虚元鉴》
- 荭草《本草经集注》
- 红疹《凌临灵方》
- 荭草《新修本草》
- 红障《中医词典》
- 荭草《名医别录》
- 红战舌《中医词典》
- 荭草《本草图经》
- 红枣益脾糕《食物疗法》
- 虹膜睫状体挫伤《眼科学》
- 红枣丸《外科全生集》
- 虹膜睫状体炎《百病自测》
- 红枣散《重订囊秘喉书》
- 虹膜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红枣《本草害利》
- 洪《脉确》
- 红枣《得配本草》
- 洪《痰火点雪》
- 红枣《老年食养食疗》
- 洪《三指禅》
《幼幼集成》
- 裘序
- 梁序
- 小引
- 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肿满证治
- 胀满证治
- 黄胆证治
- 腹痛证治
- 癖积症治
- 虫痛证治
- 诸汗证治
- 疝气证治
- 啼哭证治
- 夜啼证治
- 二便证治
- 小便不利证治
- 大便证治
- 头项囟证治
- 目病证治
- 耳病证治
- 鼻病证治
- 口疮证治
- 舌病证治
- 齿牙证治
- 咽喉证治
- 龟胸龟背证治
- 鹤膝证治
- 五软五硬证治
- 丹毒证治
- 水痘露丹
- 破伤风证
- 疹证治
- 诸疮证治
- 瘰证治
- 杨梅疮证治
- 卷五万氏痘麻
- 卷六万氏痘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