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序

《幼幼集成》书籍目录

医之为言,意也。神存采心之间,心可得解,口不可得言。然则方剂之着无益乎?而非也。观乎《灵枢》、《素问》,肇自轩皇,嗣是而医家者流着书立说,不一其人,家相祖述,代有师承,于吕稽旧闻、谛诊视,救其偏败而济乎夭死,厥功伟焉!则不事方书,乃神于医者之深造自得,而非可以概天下也。故医者济人之术,而方书之作,则以得诸心者传诸世,以济人于无穷也,独是书凭臆见,既虞师心之滞于偏,书守成规,又嫌胶柱而不知变。盖观一言之误,贻害非轻,而叹方书之难言也。虽然,为方书难,为方书而及幼科则尤难。何则?呱呱襁褓,啼笑无端,疾痛 痒,不能自白;其脏腑未定,则药物不能多受;其筋骨尚脆,则针砭尤非易施;误用刀圭,便伤生理。此炼师陈君飞霞三折肱于斯道,有《幼幼集成》之作也。君少慕冲举,学道罗浮,龙虎功能,洞然有得于性命之际,乃瓢笠云游,借医药以济世。

谓世之医小儿者,因前人以伤寒病症,称为惊风,讹谬相沿,无论外感内伤,遇发热者,率以惊风为名而妄用其法,致扎伤者多,心甚悯焉!乃取在昔幼科诸书,参互考订,按之临证之所心得,判其合离,析其同异,以搐字易惊字,概曰搐,将急惊、慢惊、慢脾三则,易为误搐、类搐、非搐,分门别类,详其审切之诀,附以经验之方,自胎孕乳哺及痘麻疮疡诸证,胥辨晰而条贯焉。将受梓,征叙于余。余循览之下,叹其宅心之良浓,而殚精之不辞其瘁也。

君已疾,多奇效,有他医治之垂绝,君则曰可生,服其药,无不活。遇窭人疗之不受谢,有急需补剂者,或更以参术相资;意所不合,虽贵富人招之不可致。盖天真疏放,不随俗俯仰,故游情方外而有急病让夷之思也。是编也,本长生之妙道,作保赤之灵丹。其斯为明六度而除四魔,以自利利他乎;其斯为父天地而母神明,悯幼稚之颠连,而弘煦妪于吾胞乎!后之业幼科者,习于斯而有得,将千载榛芜,一朝尽辟,以治婴孩,自足以辨析毫芒,随机用巧而利赖靡涯矣。余既重君之行高而志浓,又信此书之足以行世而行远;而揆诸我夫子怀少之志,暨天子恤幼之仁,均有合焉。爰浣笔以叙其端。

礼部进士文林郎候选县尹龙泉梁玉撰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幼幼集成》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幼幼集成》书籍目录
  1. 梁序《幼幼集成》
  2. 梁新《中医词典》
  3. 梁学孟《中医词典》
  4. 梁希曾《中医词典》
  5. 梁玉瑜《中医词典》
  6. 梁仕成《中医词典》
  7. 梁周泰《中医词典》
  8. 梁上尘《药性切用》
  9. 椋(音良)子木《证类本草》
  10. 梁上尘《本草撮要》
  11. 椋子木《千金翼方》
  12. 梁上尘《本草分经》
  13. 椋子木《新修本草》
  14. 梁上尘《本草便读》
  15. 粮罂中水《证类本草》
  16. 梁上尘《本草从新》
  17. 《本草纲目》
  18. 梁上尘《证类本草》
  19. 《本草从新》
  20. 梁上尘《医学入门》
  21. 《本草分经》
  22. 梁上尘《冯氏锦囊秘录》
  23. 《本草撮要》
  24. 梁上尘《本草蒙筌》
  25. 《本草乘雅半偈》
  26. 梁上尘《新修本草》
  27. 粱米《医学入门》
  28. 梁上尘《千金翼方》
  29. 粱米淡粥《饮膳正要》
  30. 梁上尘《雷公炮炙论》
  31. 两臂肩膊痛《傅青主男科》

《幼幼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