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吼
专主于痰,宜用吐法,亦有虚而不可吐者。治吼必使薄滋味,不可纯用凉药,必兼发散。哮吼者,肺窍中有痰气也。
五虎二陈汤 治哮吼喘急痰盛。
麻黄 杏仁(各一钱) 石膏(二钱) 陈皮(一钱) 半夏(一钱,姜汁炒) 茯苓(去皮,二钱)人参(八分) 细茶(一撮) 沉香 木香(各五分,另水磨入)
定喘汤 治哮吼喘急。
麻黄(三钱) 杏仁(去皮尖,一钱半) 片芩(去朽) 半夏(姜制) 桑白皮(蜜炙) 苏子(水洗,去土)款冬花蕊(各二钱) 甘草(一钱) 白果(二十一个,去壳,切碎炒黄)
上锉一剂,水煎服。
紫金丹 凡遇天气欲作雨便发 喘,甚至坐卧不得,饮食不进,此乃肺窍中积有冷痰,乘天阴寒气从背、口、鼻而入,则肺胀作声。此病有苦至终身者,亦有子母相传者。每发即服,不过七八次,觉痰腥臭,吐出白色,是绝其根也。
白砒(一钱,生用) 枯矾(三钱,另研) 淡豆豉(出江西者一两,水润其皮,蒸研如泥,旋加二味末合匀)
上捻作丸,如绿豆大,但觉举发,用冷茶送下七丸。甚者九丸,以不喘为愈,再不必多增丸数,慎之慎之!小儿服一二丸殊效。
白大半夏(一两,生用) 白砒(三钱) 白矾(三钱) 雄黄(通明,三钱) 巴豆仁(去油,三钱)
上将白矾熔化入砒末在矾内,焙干取出擂烂,再炒成砂,同前药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大人服十丸,小儿三五丸,咳嗽茶下;吼气桑白皮汤送下。

- 哮吼《万病回春》
- 哮吼《古今医鉴》
- 哮吼《奇效简便良方》
- 哮吼《寿世保元》
- 哮脉案《类证治裁》
- 哮吼《中医词典》
- 哮证《中医词典》
- 哮喘证治《幼幼集成》
- 哮证《医学摘粹》
- 哮喘原由症治《幼科释谜》
- 哮证《医学摘粹》
- 哮喘丸《外科传薪集》
- 哮证《回春录》
- 哮喘痰嗽《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哮症《中医名词词典》
- 哮喘神效丸《外科传薪集》
- 哮症《医学实在易》
- 哮喘秘方《华佗神方》
- 哮症《医学从众录》
- 哮喘门《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哮症《时方妙用》
- 哮喘门《医方考》
- 哮症论治《类证治裁》
- 哮喘简便方《幼幼集成》
- 哮症脉乱无妨论《三指禅》
- 哮喘《针灸学》
- 哮症诗《医学实在易》
- 哮喘《叶天士医案精华》
- 笑《中医词典》
- 哮喘《中医儿科学》
- 笑不止《儒门事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