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健忘

《万病回春》书籍目录

健忘者,为事有始无终,言发不知首尾,此是病名也,非比生成愚顽也。精神短少者,多至于痰。有因心气不足,恍惚多忘事者;有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忘事者,用醒脾汤加减;若痰迷心窍忘事者,用瓜蒌枳实汤加减治之(方见痰饮)。

健忘者,思虑伤心脾也。又云健忘者,陡然而忘其事也。

归脾汤 治脾经失血,少寐,发热盗汗;或思虑伤脾,不能摄血,以致妄行或健忘怔忡、惊悸不寐;或心脾伤痛、嗜卧少食;或忧思伤脾、血虚发热;或肢体作痛、大便不调;或经候不准、晡热内热;或瘰 流注,不能消散溃敛。

人参 白术 黄 (炒) 白茯苓(去皮) 龙眼肉 当归 远志甘草泡去心) 酸枣仁(炒,各一钱) 木香 甘草(炙,各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本方加柴胡山栀,名加味归脾汤

状元丸 专补心生血,宁神定志,清火化痰。台阁勤政,劳心灯窗,读书辛苦,并健忘怔忡不寐及不善记而多忘者,服之,能日诵千言,胸藏万卷,神效。

人参(二钱) 白茯神(去皮木) 当归(酒洗) 酸枣仁(炒,各三钱) 麦门冬(去心) 远志(去心) 龙眼生地黄(酒洗) 玄参 朱砂 石菖蒲(去毛,一寸九节者佳,各三钱) 柏子仁(去油,二钱)

上为细末, 猪心血为丸,如绿豆大,金箔为衣。每服二、三十丸,糯米汤送下。

天王补心丹 宁心保神,益血固精,壮力强志,令人不忘。除怔忡,定惊悸,清三焦,化痰涎,祛烦热,疗咽干,养育精神。

人参(五钱) 五味子 当归(酒洗)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 柏子仁枣仁(炒)玄参茯神(去皮) 丹参 桔梗(去芦) 远志(去心)各五钱 黄连(去毛,酒炒,二两)生地黄(酒洗,四两) 石菖蒲(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临卧时服,灯心竹叶煎汤送下。

一方 有熟地黄百部牛膝杜仲、茯神、甘草各等分,金箔为衣,炼蜜为丸,如弹子大。临卧服一丸,细嚼,灯心、红枣煎汤送下。无麦冬黄连、生地黄

孔子大圣枕中方

龟甲(即龟板自败者佳) 龙骨( ) 远志(去心) 石菖蒲(去毛)。

上四味等分为末。酒调方寸匕,日三服。令人聪明。

人若多忘事,用远志、石菖蒲,每日煎汤服,心通万卷书。

癫狂健忘,怔忡失志及恍惚惊怖,人心神不守舍、多言不定,一切真气虚损,用紫河车入补药内服之,大能安心养血宁神。

一健忘、惊悸、怔忡不寐,用六味丸加远志、石菖蒲、人参、白茯神、当归、酸枣仁(炒),同为丸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万病回春》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万病回春》书籍目录
  1. 健忘《万病回春》
  2. 健忘《古今医鉴》
  3. 健忘《证治汇补》
  4. 健忘《医碥》
  5. 健忘《明医指掌》
  6. 健忘《医碥》
  7. 健忘《卫生易简方》
  8. 健忘《寿世保元》
  9. 健忘《丹溪心法》
  10. 健忘《证治准绳·杂病》
  11. 健忘《医学心悟》
  12. 健忘《证治准绳·类方》
  13. 健忘《血证论》
  14. 健忘《张氏医通》
  15. 健忘《丹溪治法心要》
  16. 健忘《杂病广要》
  17. 健忘《金匮钩玄》
  18. 健忘《医述》
  19. 健忘《药症忌宜》
  20. 健忘《医学纲目》
  21. 健忘《灸法秘传》
  22. 健忘《推求师意》
  23. 健忘·怔忡·惊悸《顾松园医镜》
  24. 健忘《杂病治例》
  25. 健忘部《本草易读》
  26. 健忘《中医词典》
  27. 健忘丹《仁术便览》
  28. 健忘《千金翼方》
  29. 健忘论治《类证治裁》
  30. 健忘《医法圆通》
  31. 健忘门《张氏医通》

《万病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