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殊异篇

《外经微言》书籍目录

风后问于岐伯曰;冬伤于寒与春伤于寒有异乎?岐伯曰;春伤于寒者风也,非寒也。风后曰:风、即寒也,何异乎?岐伯曰:冬日之风则寒,春日之风则温,寒伤深,温伤浅,伤深者入少阳而传里,伤浅者入少阳而出表,故异也。风后曰:传经乎?岐伯曰:伤冬日之风则传,伤春日之风则不传也。风后曰:其不传何也?岐伯曰:伤浅者,伤在皮毛也。皮毛属肺,故肺受之不若伤深者入于营卫也。风后曰:春伤于风;,头痛鼻塞,身亦发热,与冬伤于寒者何无异也?岐伯曰:风入于肺,鼻为之不利,以鼻主肺也。肺既受邪,肺气不宣,失清肃之令,必移邪而入于太阳矣,膀胱畏。邪,坚闭其经,水道失行,水不下泄,火乃炎上,头即痛矣。夫头乃阳之首也,既为邪火所据,则一身之真气皆与邪争,而身乃热矣。风后曰:肺为胃之子,肺受邪,宜胃来援,何以邪入肺而恶热,口渴之症生,岂生肺者转来刑肺乎?岐伯曰:胃为肺之母,见肺子之寒,必以热救之,夫胃之热,心火生之也,胃得心火之生则胃土过旺,然助胃必克肺矣。火能刑金,故因益而反损也。风后曰:呕吐者何也?岐伯曰:此风伤于太阴也。风在地中,土必震动,水泉上溢则呕吐矣,散风而土自安也。风后曰:风邪入太阳,头痛何以有痛不痛之殊也了岐伯曰:肺不移风于太阳,则不痛耳。风后曰:风不入于太阳,头即不痛乎?岐伯曰:肺通于鼻,鼻通于脑,风入于肺,自能引风入脑而作头痛,肺气旺则风入于肺而不上走于脑,故不痛也。风后曰:春伤于风,往来寒热,热结于里何也?岐伯曰:冬寒入于太阳,久则变寒,春风入于太阳,久则变热,寒则动传于脏,热则静结于腑,寒在脏则阴与阳战而发热,热在腑则阳与阴战而发寒,随脏腑之衰旺,分寒热之往来也。风后曰:伤风自汗何也?岐伯曰:伤寒之邪,寒邪也。伤风之邪,风邪也。寒邪入胃,胃恶寒而变热,风邪入胃,胃喜风而变温,温则不大热也,得风以扬之,火必外泄,故汗出矣。风后曰:春伤于风,下血谵语,一似冬伤于寒之病何也?岐伯曰:此热入血室,非狂也。伤于寒者,热自入于血室之中,其热重伤于风者,风祛热入于血室之内,其热轻也。风后曰:谵语而潮热者何也?岐伯曰:其脉必滑者也。风后曰:何也?岐伯曰:风邪入胃,胃中无痰则发大热,而谵语之声高。

胃中有痰则发潮热,而谵语之声低。潮热发谵语,此痰也。滑者,痰之应也。风后曰:春伤于风,发厥、心下悸,何也?岐伯曰:伤于寒者,邪下行,伤于风者,邪上冲也。寒乃阴邪,阴则走下,风乃阳邪,阳则升上。治寒邪先定厥,后定悸,治风邪先定悸,后定厥,不可误也。风后曰:伤于风而发热如见鬼者,非狂乎?岐伯曰:狂乃实邪,此乃虚邪也。实邪从太阳来也,邪炽而难遏;虚邪从少阴来也,邪旺而将衰。实邪火逼心,君而外出,神不守于心也。虚邪火引肝,魂而外游,魄不守于肺也。风后曰:何论之神乎,吾无测师矣。

陈士铎曰:风与寒殊,故论亦殊,人当细观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外经微言》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外经微言》书籍目录
  1. 风寒殊异篇《外经微言》
  2. 风寒湿痹《中医词典》
  3. 风寒束肺《中医名词词典》
  4. 风寒湿《中医词典》
  5. 风寒束肺《中医词典》
  6. 风寒湿《中医名词词典》
  7. 风寒嗽《中医词典》
  8. 风寒身肿《症因脉治》
  9. 风寒头痛《中医词典》
  10. 风寒身肿《中医词典》
  11. 风寒头痛《医宗金鉴》
  12. 风寒乳蛾《中医词典》
  13. 风寒头痛《儿科萃精》
  14. 风寒两伤荣卫证《中医词典》
  15. 风寒头痛《幼科心法要诀》
  16. 风寒咳嗽《幼科心法要诀》
  17. 风寒外感亦可“战汗”《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18. 风寒咳嗽《儿科萃精》
  19. 风寒外束喘《中医词典》
  20. 风寒咳嗽《医宗金鉴》
  21. 风寒邪气热病《内经博议》
  22. 风寒咳嗽《中医词典》
  23. 风寒胁痛《中医词典》
  24. 风寒俱中《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25. 风寒泻《中医词典》
  26. 风寒痉《中医词典》
  27. 风寒眩晕《中医词典》
  28. 风寒解《伤寒说意》
  29. 风寒眩晕《症因脉治》
  30. 风寒互证《活幼心书》
  31. 风寒腰痛《中医词典》

《外经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