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包络配腑篇

《外经微言》书籍目录

天老问于岐伯曰:天有六气,化生地之五行,地有五行,化生人之五脏。有五脏之阴,即宜有五腑之阳矣,何以脏止五,腑有七也?岐伯曰:心包络,腑也,性属阴,故与脏气相同,所以分配六腑也。天老曰:心包络既分配腑矣,是心包络即脏也,何不名脏而必别之为腑耶?岐伯曰:心包络,非脏也。天老曰:非脏列于脏中,毋乃不可乎?岐伯曰:脏称五不称六,是不以脏予包络也。腑称六,不称七,是不以腑名包络也,天老曰:心包络,非脏非腑何以与三焦相合乎?岐伯曰:包络与三焦为表里,二经皆有名无形,五脏有形与形相合,包络无形,故与无形相合也。天老曰:三焦为孤脏,既名为脏,岂合于包络乎?岐伯曰:三焦虽亦称脏,然孤而寡合,仍是腑非脏也,舍包络之气,实无可依,天然配合,非勉强附会也。天老曰:善。雷公曰: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此天合也。三焦与心包络相合,恐非天合矣。岐伯曰:包络非脏而与三焦合者,包络里三焦表也。雷公曰:三焦腑也,何分表里乎?岐伯曰:三焦之气,本与肾亲,亲肾不合肾者,以肾有水气也。故不合肾而合于包络耳。雷公曰:包络之火气出于肾,三焦取火于肾,不胜取火于包络乎。岐伯曰:膀胱与肾为表里,则肾之火气必亲膀胱而疏三焦矣。包络得肾之火气,自成其腑,代心宣化,虽腑犹脏也。包络无他腑之附,得三焦之依而更亲,是以三焦乐为表,包络亦自安于里,孤者不孤,自合者永合也。雷公曰:善。应龙问曰:包络腑也,三焦亦自成腑,何以为包络之使乎?岐伯曰:包络即膻中也,为心膜鬲,近于心宫,遮护君主,其位最亲,其权最重,故三焦奉令不敢后也。应龙曰:包络代心宣化,宜各脏腑皆奉令矣,何独使三焦乎了岐伯曰:各腑皆有表里,故不听包络之使,惟三焦无脏为表里,故包络可以使之。应龙曰:三焦何乐为包络使乎?岐伯曰:包络代心出治,腑与脏同,三焦听使于包络,犹听使于心,故包络为里,三焦为表,岂勉强附会哉。应龙曰:善。

陈士铎曰:包络之合三焦,非无因之合也。包络之使三焦,因其合而使;之也,然合者,仍合于心耳,非包络之司为合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外经微言》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外经微言》书籍目录
  1. 包络配腑篇《外经微言》
  2. 包络火篇《外经微言》
  3. 包络主三焦客《针灸大成》
  4. 包络《中医词典》
  5. 包玛沙《中医词典》
  6. 包茎与包皮过长《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7. 包埋《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8. 包煎《中医词典》
  9. 包埋后染色《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0. 包煎《中医名词词典》
  11. 包埋前染色《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2. 包继可先生令眷孕而发疟《孙文垣医案》
  13. 包皮疾病《泌尿外科学》
  14. 包会《中医词典》
  15. 包识生《中医词典》
  16. 包涵体性结膜炎《眼科学》
  17. 包式斋治效《仿寓意草》
  18. 包涵体性结膜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9. 包永泰《中医词典》
  20. 包虫病《消化病学》
  21. 包扎和后送《口腔科学》
  22. 包虫病《病理学》
  23. 包珍珠《中医词典》
  24. 《中医词典》
  25. 孢子虫《人体寄生虫学》
  26. 傍针刺《中医词典》
  27. 孢子丝菌病《皮肤性病学》
  28. 傍针刺《中医名词词典》
  29. 孢子丝菌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0. 傍刺《中医词典》
  31. 孢子丝菌病《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外经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