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二跷篇
司马问曰:奇经八脉中有阴跷阳跷之脉,可得闻乎?岐伯曰:《内经》言之矣。司马曰:《内经》言之,治病未验或有未全欤。岐伯曰:《内经》约言之,实未全也。阴跷脉足少阴肾经之别脉也,起于然骨之照海穴,出内踝上,又直上之,循阴股以入于阴,上循胸里,入于缺盆,上出入迎之前,入于目下鸠,属于目眦之睛明穴,合足太阳膀胱之阳跷而上行,此阴跷之脉也。阳跷脉足太阳膀胱之别脉也,亦起于然骨之下申脉穴,出外踝下,循仆参,郄于附阳,与足少阳会于居髎,又与手阳明会于肩髃及巨骨,又与手太阳阳维会于臑俞,与手足阳明会于地仓及巨髎,与任脉足阳明会于承泣,合足少阴肾经之阴跷下行,此阳跷之脉也。然而跷脉之起止,阳始于膀胱而止于肾,阴始于肾而止于膀胱,此男子同然也,若女子微有异。男之阴跷起于然骨,女之阴跷起于阴股;男之阳跷起于申脉,女之阳跷起于仆参。知同而治同,知异而疗异,则阳跷之病不至阴缓阳急,阴跷之病不至阳缓阴急,何不验乎。司马公曰:今而后,阴阳二跷之脉昭然矣。
陈士铎曰:二跷之脉,分诸男女。《内经》微别,人宜知之,不可草草看过。

- 阴阳二跷篇《外经微言》
- 阴阳二气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 阴阳二蹻脉《丹医秘授古脉法》
- 阴阳二气疽《外科心法要诀》
- 阴阳二十五人《黄帝内经·灵枢》
- 阴阳二气疽《医宗金鉴》
- 阴阳二十五人《灵枢悬解》
- 阴阳二气疽《中医词典》
- 阴阳二十五人《中医词典》
- 阴阳毒《中医名词词典》
- 阴阳二十五人《类经》
- 阴阳颠倒篇《外经微言》
- 阴阳二十五人《内经评文》
- 阴阳的离合机制《思考中医》
- 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针灸甲乙经》
- 阴阳的关系《思考中医》
- 阴阳二维脉《丹医秘授古脉法》
- 阴阳的工作机制《思考中医》
- 阴阳二痫《证治准绳·幼科》
- 阴阳大造丸《毓麟验方》
- 阴阳二痫《幼科释谜》
- 阴阳大要调神论《中藏经》
- 阴阳发病《类经》
- 阴阳大论《针灸甲乙经》
- 阴阳否格论《中藏经》
- 阴阳大论《黄帝内经太素》
- 阴阳附解《研经言》
- 阴阳刺《中医词典》
- 阴阳刚柔对冲化为六气《松峰说疫》
- 阴阳常变论《吴医汇讲》
- 阴阳乖戾《中医名词词典》
《外经微言》
- 概述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