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伤寒知变篇

《外经微言》书籍目录

雷公问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何以头项痛,腰脊强也?岐伯曰:巨阳者,足太阳也。其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寒邪必先入于足太阳之经,邪入足太阳,则太阳之经脉不通,为寒邪所据,故头项痛,腰脊强也。雷公曰:二日阳明受之,宜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矣。而头项痛,腰脊强又何故欤?岐伯曰:此巨阳之余邪未散也。雷公曰:太阳之邪未散宜不入阳明矣。岐伯曰:二日则阳明受之矣。因邪留恋太阳,未全入阳明,故头项尚痛,腰脊尚强,非二日阳明之邪全不受也。雷公曰:三日少阳受之,宜胸胁痛、耳聋矣。邪宜出阳明矣。既不入少阳,而头项、腰脊之痛与强,仍未除者又何故欤?岐伯曰:此邪不欲传少阳,转回于太阳也。雷公曰:邪传少阳矣,宜传入于三阴之经,何以三日之后,太阳之症仍未除也?岐伯曰:阳经善变,且太阳之邪与各经之邪不同。各经之邪循经而入。太阳之邪出入自如,有入有不尽入也。惟不尽入,故虽六七日而其症未除耳。甚至七日之后,犹然头项痛、腰脊强,此太阳之邪乃原留之邪,非从厥阴复出,传之足太阳也。雷公曰:四日太阴受之,腹满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口干舌燥。六日厥阴受之,烦满囊缩。亦有不尽验者何也?岐伯曰:阴经不变,不变而变者,邪过盛也。雷公曰:然则三阳三阴之经皆善变也。变则不可以日数拘矣。岐伯曰:日数者盲其常也。公问者言其变也。变而不失其常则变则可生,否则死矣。雷公曰:两感于寒者变乎?岐伯曰:两感者,越经之传也,非变也。

陈士铎曰;伤寒之文,世人不知,读此论人能悟否,无奈治伤寒者不能悟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外经微言》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外经微言》书籍目录
  1. 伤寒知变篇《外经微言》
  2. 伤寒之源《此事难知》
  3. 伤寒治法补遗《冯氏锦囊秘录》
  4. 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医学传心录》
  5. 伤寒治例《景岳全书》
  6. 伤寒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7. 伤寒治例三十七条《医效秘传》
  8. 伤寒证诗《医学实在易》
  9. 伤寒治要《类证治裁》
  10. 伤寒证候(一首集次见伤寒百证歌)《医经国小》
  11. 伤寒中风方九首《外台秘要》
  12. 伤寒证方歌括《医学摘粹》
  13. 伤寒中风秘方《华佗神方》
  14. 伤寒正受伤寒夹惊第五十一问《婴童百问》
  15. 伤寒中寒秘方《华佗神方》
  16. 伤寒正名论《市隐庐医学杂着》
  17. 伤寒中热里热诗《医学实在易》
  18. 伤寒正名《伤寒寻源》
  19. 伤寒重病多是下焦伏寒《伤寒补例》
  20. 伤寒瘴疟分南北辨《瘴疟指南》
  21. 伤寒诸方《寿世保元》
  22. 伤寒谵语秘方《华佗神方》
  23. 伤寒诸证所属(伤寒补遗)《古今医统大全》
  24. 伤寒谵语《扁鹊心书》
  25. 伤寒诸症《奇效简便良方》
  26. 伤寒谵语《圣济总录》
  27. 伤寒主治四字论《医学心悟》
  28. 伤寒杂治《备急千金要方》
  29. 伤寒注论《温病条辨》
  30. 伤寒杂论《医学读书记》
  31. 伤寒自汗《冯氏锦囊秘录》

《外经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