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愈后呃逆
退休干部王某,祖籍山东,形躯魁梧,性格爽朗。中年得高血压病,逐渐发展为高血压性心脏病。血压常在190~210/120~130mmHg之间。严重时舒张压可高达140mmHg。二十年间屡现高血压危象,必经医院抢救始能脱险。久而久之,渐渐形成冠心病。年至五十上下,继发心力衰竭,每年须住院数次,始可苟延残喘。平素人参不离于口,一年内须服用生晒参500g 以上。至三年前来余处服用中药。当时见症:自感头晕头痛,时作时止,心悸慌乱,胸闷气促,甚则略见喘息,全身乏力,精神萎顿,动辄汗出,夜梦频仍。腰脊酸软,胃纳不馨,但二便正常。脉大按之软,舌淡白无血色,略胖,苔薄净。据脉证而论,此证为气血亏损,心肾不交。头脑常痛而不甚,且时作时止者,是虚晕虚痛,气血失充,清阳不展之象也。全身乏力,动辄汗出,是气虚卫阳不固,以致津液外泄。精神萎顿,腰脊酸软,为先天受损,肾将惫矣。心悸慌乱,胸闷气促,乃血不养心,兼有心气不足之疾。
心肾两脏为水火之脏,在生理情况下,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二达于心,则水火既济而循环不息。今则两脏俱损,水升无力,火降不及,则火水未济,而成天地痞塞之象。恰如《周易》火下水上,卦成既济,水下火上则成未济之意相类。是以心火郁于上而胸闷心悸,肾水乏于下而腰脊酸软也。参酌脉象舌色,皆无:二致。治之之法,当两调气血,兼益心肾而交媾水火。药用:
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神、甘草、熟地、淮牛膝、杞子、麦门冬、五味子、当归、枣仁、姜枣之属,服数剂即见效验,诸证明显好转。
续服数十剂后,症状缓解,停药不服。越年余,自觉一向安好,时已孟冬,一日夜间忽发呃逆。呃声频繁,昼夜不辍。因交通不便,至第三日下午始来余处就诊,诊得两手脉大而稍软。依然是元气不充体质,稍感寒邪则膈膜痉挛,致呃逆连声而作。拟旋覆代赭汤合丁香柿蒂汤,益气温中,降逆止呃。方为:
旋覆花9g 代赭石30g 党参24g 甘草3g 姜半夏9g 柿蒂9g 丁香3g 生姜二片 大枣七枚
上方服三帖未知,其妻来告症情依然。余推敲此症诊断无误,用药恰当,当是患者元气素弱,尚不足以运药势、制病邪,应继续服药。于是宗原方,去丁香恐其太热,柿蒂用15g,又三帖,呃逆即除,隔年相见,知未复发。

- 心衰愈后呃逆《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心术《古今医彻》
- 心衰愈后呃逆《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心手少阴之脉《经络考》
- 心水《中医词典》
- 心手少阴经病证《中医词典》
- 心说《医学实在易》
- 心手少阴经病证《脉经》
- 心说《医学三字经》
-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心脏病学》
- 心死脏《中医词典》
- 心室内传导阻滞《心脏病学》
- 心忪《中医词典》
- 心室肌收缩的速度《急诊医学》
- 心损《中医词典》
- 心室功能的调节《急诊医学》
- 心所生病《幼科发挥》
- 心室肥厚与构形重建《药理学》
- 心跳《医学集成》
- 心室肥厚及心房肥大《物理诊断学》
- 心跳心慌《中医词典》
- 心室的收缩功能《急诊医学》
- 心跳心忙《医林改错》
- 心室颤动《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心跳骤停《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 心室壁张力《急诊医学》
- 心跳骤停《病理生理学》
- 心实证《中医词典》
- 心跳骤停院外复苏技术《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心实热证《中医词典》
- 心痛《评琴书屋医略》
《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内容提要
- 序一
- 序二
- 自序
- 述作类
- 内科类
- 感症小议
- 外感风热误药致变
- 秋感温燥凉解宜
- 温病岐视
- 瘀血头痛兼阴虚遗泄
- 瘀血发热二例
- 惊恐重症赖补养
- 赭石立治脑震荡
- 镇肝熄风法治愈脑挫伤
- 镇肝涤痰疗癫狂
- 中风偏枯治法刍议
- 口眼㖞斜仗“圣愈”
- 历节风痛误药辨治
- 甲亢效方当归六黄汤
- 小柴胡汤愈肺痨
- 虚劳咳嗽拯阴蠲
- 五味子治咳宜忌谈
- “百合”妙蠲“老慢支”
- 培土生金愈久嗽
- 平衡五脏治久咳
- 饮邪咳喘青龙祛
- 二十年痰喘两月解
- 小议“截喘”说治喘
- 小儿肺炎奇验案
- 心房纤颤
- 心衰愈后呃逆
- 胃痛慎用辛香温燥
- 益气健脾愈胃疡
- 橘皮竹茹消胃炎
- 饮食疗法胃疡平
- 扶土抑木除脘痛
- 饮证说约
- 肝炎杂说
- 顽固腹痛温肝治
- 肠痈验方酒煎红藤饮
- 痛泻要方治痛泻
- 便秘良药决明子
- 填精益肾疗骨疾
- 诈病经治记
- 肿瘤类
- 外科类
- 妇科类
- 皮肤科类
- 五官科类
- 方药类
- 针灸推拿气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