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案(疟后辨寒热)
吾友黄云裳之女,十三岁,秋杪患疟,医以柴葛羌防治而愈之,已进饮食,后复发热渴饮,微汗津。津医误认复感,仍用表散,热愈炽,渴愈甚。邀余,诊脉得右关独数。余曰:此食滞耳,非外感也。原治疟时,辛散过用,燥伤胃滓,胃液不充,因食纳而化迟渐生积热,以至壅压营卫,而不能相和。胃为阳土,故独发热。儿辈病初愈,即频进饮食,每多此症。倘仍苦寒以伤胄,辛散以却津,斯变幻立殆矣。治法宜选甘凉以养胃生津,胃津充则谷食自化,营卫自和,而肌热自解。质人参白虎法加减丽参五分同煎,麦冬(连心)、鲜嫩竹叶剪碎各二钱,生扁豆不打三钱,知母、石膏各一钱,甘草三分,石膏研末,白糖沙拌炒,后下,煎服。一剂渴热稍退,三剂全愈。云裳曰;吾今始知伤食亦有寒热也。余曰:更不止此。云裳曰:君能为我备述乎?余曰:试为君略举之风寒伤于表,营卫不能运行于外而寒热生;暑湿秽浊与燥气口鼻吸入,阻其气机,营卫不能转旋而寒热亦生;食滞阻气之升降,实火扰气之流行,营卫因失其循行之度而寒热亦生;又况阴虚生内热,阴盛生内寒,阳盛生外热,阳虚生外寒,重阴则热(阴盛隔阳),重阳则寒(阳盛隔阴);而阳维为病更苦寒热,有不关于营卫之和与不和,而急当讲究,夫育阴以和阳者耶。云裳曰:然则阴虚寒热与外感寒热究何以辨别而治之?余曰:以有汗无汗为别。有汗属营卫不和,因营卫不充;循行失度,故或发热,或寒热叶氏论治谓若用桂枝汤当重用白芍以敛阴和营。无汗属肝肾,奇经以至阴,深远难隔越诸经以达于阳分而泄其汗也,叶氏论治谓当用芳香轻清之品以宣通八脉,滋阴益血之药,以调养奇经,倘参入当归桂枝汤法治(即桂枝汤加当归),亦须去白芍,芍酸不走络也云。裳曰:君时云症不疑似分药味彼此妥诚然。

- 又案(疟后辨寒热)《评琴书屋医略》
- 又∶五运图解《类经图翼》
- 又案(胃病误治肝)《评琴书屋医略》
- 酉足少阴肾经《神应经》
- 又补泄辨《幼科推拿秘书》
- 酉、足少阴肾经《针灸大成》
- 又察脉六法《轩岐救正论》
- 有子无子女尽七七男尽八八《类经》
- 又次郎脾肾阳虚伏寒凝冱重用温补而瘳《程杏轩医案》
- 有子《中医词典》
- 又次年体虚患感治验《一得集》
- 有症状人群的监测《预防医学》
- 又打死方《救伤秘旨》
- 有孕妇家预知修合《女科秘旨》
- 又当归散行经《儒门事亲》
- 有余有五不足有五《类经》
- 又地骨皮《奇效简便良方》
- 有余泻之《痰火点雪》
- 又对眼药法《奇方类编》
- 有氧氧化和糖酵解的相互调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又对眼药方《奇方类编》
- 有氧氧化过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又方《金匮悬解》
- 有些血清酶升高《病理生理学》
- 又方《金匮悬解》
- 有些血清酶降低《病理生理学》
- 又方《重订囊秘喉书》
- 有效性和安全性《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又方《重订囊秘喉书》
- 有效期药品的管理《医院药学》
- 又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评琴书屋医略》
- 《评琴书屋医略》提要
- 自叙
- 凡例
- 序
- 附诗并各题赠
- 卷一
- 卷二
- 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