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暑症

《评琴书屋医略》书籍目录

未夏至为病温,已夏至为病暑,发热而心烦为暑热的症,前人有伤暑、中暑之分,因有阴暑阳暑之辨。伤阴暑者,其脉虚,症见发热恶寒,手足微厥,腠理开则洒洒然寒,闭则蒸蒸热闷,治有三物十物香薷饮清暑益气汤等法。中阳暑者,其脉洪大或洪而弱,症见大发热烦渴,自汗面垢,体倦气息喘促,日晡病减,治有六一散白虎汤人参竹叶麦冬等法(阳暑大忌香薷温散,叶氏亦有小用而佐以黄连者)。至若种种传变,前贤各有精义可参,兹不重悉。秋后更有暑热伏气之病,《临症指南》邵新甫引述颇详,当参考之。兹拟方仅为阳暑症,轻者立法商治(若阴暑症当用前所列阴暑三方加减主治,拟方不合,用若汗频泄者为暑伤元气,当用清暑益气汤加减治之,倘已成暑疟下,疟症论之已悉,可参考)。

滑石四钱  绵茵陈一钱半  青蒿梗三钱 甘草梢八分  细木通一钱半  北杏仁 加鲜莲叶三钱  鲜丝瓜叶三钱,并剪碎,同煎。

气分有实热酌加石膏知母栀子芩连。心热烦渴加麦冬莲子心或鲜竹心、鲜芦根(去木通茵陈,若烦渴甚用西瓜汁、淡水梨汁代茶,亦佳)。如舌绛赤,暑已入心营,加犀角、麦冬、生地银花连翘元参,少佐菖蒲三四分(去杏仁青蒿、木通、茵陈),其鲜嫩竹叶西瓜翠衣、冬瓜皮绿豆皮,暑热皆堪酌用。如无汗,即阳暑亦不妨少佐香薷六七分,叶氏谓香薷佐丝瓜叶能祛暑中之风。暑风外袭,肺胃气阻,即阳暑,亦有无汗者,凡暑日发热兼咳嗽者,名暑风,不须风药过散,即本方少佐香薷或参入桑白、杷叶、桔梗薄荷梗便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评琴书屋医略》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评琴书屋医略》书籍目录
  1. 暑症《评琴书屋医略》
  2. 暑证总括《幼科心法要诀》
  3. 暑症《证治汇补》
  4. 暑证总括《医宗金鉴》
  5. 暑症《时方妙用》
  6. 暑证诗《医学实在易》
  7. 暑症《医学三字经》
  8. 暑证门《幼科指南》
  9. 暑症(痧症)《文堂集验方》
  10. 暑证(中同合参)《伤寒指掌》
  11. 暑症方《医学三字经》
  12. 暑证《慈幼便览》
  13. 暑症论治《类证治裁》
  14. 暑证《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15. 暑症脉候《类证治裁》
  16. 暑证《医学实在易》
  17. 暑症门(十一则)《辨证录》
  18. 暑证《医学摘粹》
  19. 暑症诸病《药症忌宜》
  20. 暑证《医学摘粹》
  21. 暑中《中医词典》
  22. 暑证《明医指掌》
  23. 暑中二阳《温热暑疫全书》
  24. 暑证《古今名医汇粹》
  25. 《本草纲目》
  26. 暑证《幼幼集成》
  27. 《吴普本草》
  28. 暑证《景岳全书》
  29. 《本草从新》
  30. 暑瘵《温热暑疫全书》
  31. 《本草分经》

《评琴书屋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