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又次郎脾肾阳虚伏寒凝冱重用温补而瘳

《程杏轩医案》书籍目录

玉翁次郎,形貌丰腴,向无疾病,丁亥季秋望后,陡作寒热,延予次儿光墀延医。药投温解,其热即退。嗣后单寒不热,肢麻指凉,口吐冷涎,脐腹隐痛,便溏畏食。知系伏寒凝冱,方换姜附六君附子。初用八分,增至一钱,未见松动。邀予商酌,切脉迟细无力,望色面白舌润。予曰∶此正仲圣所谓无热恶寒,发于阴也。前方不谬,尚恐病重药轻,附子加用二钱,更加吴萸、肉桂砂仁川椒。次日复诊,病状仿佛,思火为土母,阳虚生寒,温理脾阳不应,非补火生土不可。王冰所谓益火之原,以消阴翳也。仿生生子壮原汤加吴茱萸葫芦巴肉果巴戟天附子增至三钱,以为必效矣。诘朝脉证依然,玉翁问故。予曰无他,药力未到耳。盖市中种附力薄,况经制透,其味更淡,可增四钱,再加鹿茸、枸兔峻补真阳。

自可春回 谷。根据法服之。证仍如旧。翁侄召成兄私询予曰∶舍弟之病,先生审属阴寒,第用如许热药,毫不见功,理殊不解。且附子大毒,今已服过数两,久而增加,可无患否?予曰∶其他勿论,时下秋燥,此等纯阳之药,若不对证,一匕亦不能堪,况其多乎。夫攻病之药皆有毒,无毒之品不能攻病。凡伤寒中阴等证,非附子不能驱阴回阳,有病则病受之,何有余性,遗留作毒,即使有毒而生,不胜于无毒而死乎。仍守原方,附子加至五钱,维时旁议沸腾,幸玉翁信而不疑。予告之曰∶此证确属沉寒痼冷,然煎剂温药止矣。再得硫黄丸佐之,庶有裨益。于是煎丸并进,渐见好机,热药稍减,参入熟地河车杜仲。予与墀儿日为诊视,两阅月始得全愈。共计服过附子一斤,硫黄丸二两,干姜六两,鹿茸一架,党参三斤,高丽人参共十余两,其他肉桂、吴萸、川椒等,不可胜计。予生平治阴证用温药,未有若斯之多,而效验亦无如此之迟也。

安波按∶病家相信,医家放胆,所以为医一道,非易事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程杏轩医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程杏轩医案》书籍目录
  1. 又次郎脾肾阳虚伏寒凝冱重用温补而瘳《程杏轩医案》
  2. 又察脉六法《轩岐救正论》
  3. 又次年体虚患感治验《一得集》
  4. 又补泄辨《幼科推拿秘书》
  5. 又打死方《救伤秘旨》
  6. 又案(胃病误治肝)《评琴书屋医略》
  7. 又当归散行经《儒门事亲》
  8. 又案(疟后辨寒热)《评琴书屋医略》
  9. 又地骨皮《奇效简便良方》
  10. 又∶五运图解《类经图翼》
  11. 又对眼药法《奇方类编》
  12. 酉足少阴肾经《神应经》
  13. 又对眼药方《奇方类编》
  14. 酉、足少阴肾经《针灸大成》
  15. 又方《金匮悬解》
  16. 有子无子女尽七七男尽八八《类经》
  17. 又方《金匮悬解》
  18. 有子《中医词典》
  19. 又方《重订囊秘喉书》
  20. 有症状人群的监测《预防医学》
  21. 又方《重订囊秘喉书》
  22. 有孕妇家预知修合《女科秘旨》
  23. 又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4. 有余有五不足有五《类经》
  25. 又方《目经大成》
  26. 有余泻之《痰火点雪》
  27. 又方《目经大成》
  28. 有氧氧化和糖酵解的相互调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9. 又方《目经大成》
  30. 有氧氧化过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31. 又方《目经大成》

《程杏轩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