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疬方治述略

《余无言医案》书籍目录

《灵枢·寒热》篇云:“黄帝问于岐伯曰: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黄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鼠瘘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外科证治全生集》谓:“小者为瘰,大者为疬,生于项间,初起一小核,在皮里膜外,不觉疼痛,皮色不异,渐大如桃李,旁增不一。诸书辨其名类,曰:形软遇怒则肿甚者,名马刀瘰疬;一包而生数十枚者,名莲子疬;绕项而生者,名蛇盘疬;其形大小不一,连接数枚者,名子母疬;如黄豆结荚一般者,名锁项疬;形小多痒者,名风疬;生项间延至胸腋者,名瓜藤疬;一枚上叠三五枚者,名重台瘰疬;生如鼠形,名鼠疬,又名鼠疮,累累如串,俗名老鼠串。要皆虚损、气结痰凝而成。

主治方药:

1.紫玉簪

取紫玉簪花,连根、茎、花、叶(不开花时,取根、茎、叶亦可),不论多少,勿洗去根上泥,置石臼中,以石杵杵之(不经铜铁器),使烂如泥,入布袋中绞汁;其渣入臼,量加陈醋再捣,再予绞汁,其渣再加醋捣绞如前。将一、二、三次捣绞之汁,同入一砂锅中,慢火熬如流膏状,待冷封固。用时取毛笔蘸搽患部,日二三次。不论已破、未破,均可外搽,毫无痛苦。轻者二三星期即愈,重者不过一月而愈。此为余屡试屡效的经验方

2.消串丹

白芍一两 白术一两 柴胡二钱  蒲公英三钱  茯苓五钱  陈皮一钱 附子一片 甘草一钱 天花粉三钱 紫背天葵五钱

上水煎服,八剂痰块渐消,又十剂尽化,又一月全愈。

愈后服六君子汤。此方妙在蒲公英天葵为消串神品,然非佐以芍药,则肝木不平;非助以苓、术,则脾胃不健,又何能攻痰破结者。惟有攻有补,又得附子之力引各药直捣中坚,所以能消风痰于旦夕耳。

3.转败丹

人参当归各二两 白术一两 柴胡二钱 白芍金银花各三钱 半夏五钱 生甘草三钱

水煎服,四剂,痰块在胸者尽消;又四剂,颈上溃烂者亦愈。将方减半,再服十剂,疮口尽平,不再发也。此方补多于消,而开郁寓其中,化痰存于内。

4.子龙丸

甘遂、制大戟白芥子(炒)各等分

上药共研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分,淡姜汤送下,日三次。忌与甘草同服。

5.小金丹

白胶香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各一两五钱,俱为细末

乳香没药(各去油) 当归身(俱研末)各七钱半 麝香三钱 墨炭一钱二分

上各研细末,混匀,用糯米一两二钱 同上药末糊厚,千锤打融,为丸如芡实大。每料约250粒,每服一丸,陈酒送下,醉盖取汗。如流注将溃及溃久者,以10丸,做五日服完(一日二丸)。

6.犀黄丸

犀黄三分 麝香一钱半 乳香没药(均去油)各一两

上药共研极细末,用黄米饭一两,捣烂为丸(忌火烘、晒干),陈酒三钱 送下。患生上部,临卧服下,空心服。

7.内消验方

土贝母白芷各五钱

共为细末,糖霜调陈酒,下三钱。重者三服愈。

8.消疬方

元参(蒸) 川贝母(去心,蒸) 牡蛎(火煅,醋淬)各四两

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三钱,温开水送服,日二次。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余无言医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余无言医案》书籍目录
  1. 瘰疬方治述略《余无言医案》
  2. 瘰疬《中医外科学》
  3. 瘰疬风《中医词典》
  4. 瘰疬《中医词典》
  5. 瘰疬根原《四圣心源》
  6. 瘰历未溃敷贴《医宗金鉴》
  7. 瘰疬漏《中医词典》
  8. 瘰历溃后方《医宗金鉴》
  9. 瘰瘤部《本草易读》
  10. 瘰历《医宗金鉴》
  11. 瘰论《青囊秘诀》
  12. 瘰历《中医名词词典》
  13. 瘰论《外科正宗》
  14. 瘰烂法《疯门全书》
  15. 瘰论《外科集验方》
  16. 瘰溃烂秘方《华佗神方》
  17. 瘰马刀《医学纲目》
  18. 瘰久不瘥《圣济总录》
  19. 瘰马刀《证治准绳·疡医》
  20. 瘰结核瘿瘤马刀论治《类证治裁》
  21. 瘰马刀证《明医指掌》
  22. 瘰结核方四首《外台秘要》
  23. 瘰门(二则)《辨证录》
  24. 瘰结核《圣济总录》
  25. 瘰门(附汤火 金疮)《丹台玉案》
  26. 瘰候(幼幼汇集 下)《古今医统大全》
  27. 瘰门主方《疡医大全》
  28. 瘰候《诸病源候论》
  29. 瘰门主论《疡医大全》
  30. 瘰候《诸病源候论》
  31. 瘰秘方《华佗神方》

《余无言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