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热病夹食重证

《余无言医案》书籍目录

夏令温热,旬余不解。大热无汗,烦躁不安,谵狂互见,唇焦齿垢,舌苔焦黄带黑,而有芒刺。大渴欲饮,便秘溺赤,身有疹痦,大如绿豆。连进白虎增液承气,并令睡卧湿地,恣食西瓜。狂虽止而谵语仍作,便虽通而积滞不下,询知食鸭肉成疾。以白虎合增液承气汤苏子主之,终加犀角而清之,其病始愈。

粤人陈某,年23岁,在新闸桥北顺昌押典行中为学徒。于1940年6月间,患温热病,诸医不效,延已旬余。门人郭文忠为其同乡,介余往诊。

余见其大热无汗,烦躁不安,谵语频作,唇焦齿垢,舌苔黄腻带黑,而有芒刺,大渴引饮,无时或休,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身发有痦疹,大如绿豆,与寻常之痦疹绝不相同。余乃以白虎汤增液承气汤投之。石膏用至四两,硝、黄各用四钱,并令恣啖西瓜。然大便虽解黄水,而积滞不下。

次日石膏加至五两,硝、黄各加至五钱,仍然如故。心计大肠之津液枯矣,正气惫矣。乃先为之注射灭菌葡萄糖1000毫升,然后仍进前药。并将石膏加至六两,硝、黄各加至六钱,而仍然解下稀水而已。再仿黄龙汤法,加党参三钱,并令卧于湿地,仍然无效。不独无效,且增狂妄,竟欲夺窗而走。乃于方中复加紫雪丹四分,石菖蒲三钱,连进两剂。狂虽止而谵语仍作,便时通而滞绝不下。

余为计穷,曾嘱郭生致意病家,另延明哲。而病家以余认症的确,用药有胆有识,设再委之于时医,则必死无疑。力请续诊,虽有不测,决无异言。余见其小便赤黑如鸡血,虽将方笺置诸案上,而搁笔不能为一药。因前举诸方诸法,温热病之治法尽矣。踌躇半日,忽忆刘辉庭之子,方中加苏子霜而愈。乃细询未病之前,曾食何荤腥。据店中同事云,“曾食鸭肉颇多。”余细思鸡、鸭是一类家禽,刘子食鸡肉成疾,治之有效。陈姓食鸭肉成疾,亦必有效也。乃以前方加苏子霜、莱菔子霜各五钱,促令与服。是夜即得积滞大下。其量颇多,如果酱、如鱼冻,成团成块,陆续下行。腹部稍软,舌苔渐退。

四日中连进四贴,积滞去其大半,而小便赤污如故,烦渴不减。计先后所服石膏有四五斤之多,硝、黄各有五六两之多,大西瓜约食廿余只,而病仍如此不易清澈,诚出人意料之外。乃将前方分量略减,并加暹犀角六分,连进两帖,滞乃全去,小溲始清,渐思薄粥。接服调理之剂,又周日而安。

白虎合增液承气汤

生石膏六两 肥知母四钱 炙甘草三钱 鲜生地五钱 鲜铁皮斛三钱 锦纹军 元明粉各六钱 炒枳实瓜蒌各四钱 炒粳米一两(

按:此亦第三诊用量最重之方,服之无效,转增狂妄。后加紫雪丹四分,石菖蒲三钱,狂妄虽止,而滞绝不下。)

白虎合增液承气汤加苏子霜方

生石膏四两 肥知母四钱 炙甘草二钱 鲜生地四钱 鲜铁皮斛三钱 锦纹军 元明粉各五钱 炒枳实 紫苏子霜 莱菔子霜各四钱 炒粳米一两(

按:此方服后,即积滞大下。然仍烦渴溺赤,内热不清。后将此方稍减分量,加暹犀角六分,连服两帖,热始渐清。)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余无言医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余无言医案》书籍目录
  1. 热病夹食重证《余无言医案》
  2. 热病哕候《诸病源候论》
  3. 热病解肌发汗候《诸病源候论》
  4. 热病候《诸病源候论》
  5. 热病灸刺法论《普济方·针灸》
  6. 热病候《诸病源候论》
  7. 热病决《黄帝内经太素》
  8. 热病后沉滞候《诸病源候论》
  9. 热病口疮成《松峰说疫》
  10. 热病防损胎《评注产科心法》
  11. 热病口疮候《诸病源候论》
  12. 热病方四道《温热暑疫全书》
  13. 热病口干候《诸病源候论》
  14. 热病方论《温热暑疫全书》
  15. 热病劳复候《诸病源候论》
  16. 热病烦候《诸病源候论》
  17. 热病类《察病指南》
  18. 热病发癍疹证《余无言医案》
  19. 热病六日候《诸病源候论》
  20. 热病二日候《诸病源候论》
  21. 热病脉损日死证《脉经》
  22. 热病毒攻眼候《诸病源候论》
  23. 热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
  24. 热病毒攻手足候《诸病源候论》
  25. 热病衄候《诸病源候论》
  26. 热病大便不通候《诸病源候论》
  27. 热病呕候《诸病源候论》
  28. 热病疮候《诸病源候论》
  29. 热病七日候《诸病源候论》
  30. 热病辨脉《温病正宗》
  31. 热病气《华佗神方》

《余无言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