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伤寒证(一)

《余无言医案》书籍目录

时当夏令,妇人恶寒高热头痛项强,体疼骨疼,周身无汗、脉浮而紧。微有恶心气急,此真六月伤寒也。询其致病之源,系在电影场中,为冷气所逼。以麻黄汤葛根、霍香主之。

友人杨达奎君,其夫人秦碧筠,年41岁。于1942年6月下旬,忽患伤寒。余诊之,症状如上。心窃异之,因其非劳动阶级,何由致此。既询其致病之由。秦即详告云:“沪上风行一时之观世音影片,在沪光大戏院开映。闻其情节至佳,因于昨日晚场往观。时天气颇热,乃着云纱短衣而往。入场则冷气开放,凉爽如秋,意至适也。迨一小时后,身觉微凉,继则较甚。但以情节苦楚,为之心酸堕泪,欲罢观而不能也。直至终场以后,更觉寒矣。归时路远,又未步行,乘车而返。夜深途中人少,车快如飞,于是恶寒更甚矣。抵家即覆被而卧,始则恶寒不热,至四小时后,则寒热并作矣。再进则头痛项强,身痛骨痛,周身无汗,而亢热矣。若初微觉凉时,早出影场,必不至有此病也。

余既得其病情,且确为伤寒的证。不能因在夏令,而概不用麻黄也。昔贤谓有此证即用此药,亦何惧哉。乃处以麻黄汤葛根藿香,令其照法煎服,不必顾虑。时其夫杨君已回原籍,无人掌握服药事。其邻人有稍知药性者,谓”六月不可服麻黄,即便服之,亦只能三分之一,不可孟浪也,”秦从其商。服后微汗,但旋又复热而无汗,次日再延余诊。余颇讶之,再三质询,乃以实告。余当谢以不敏,令其再延他医。

他医治之,仍然无效。至第三日,挽张士瀛复来延余,并为深致歉意。且云:“先做与杨君为好友,请勿计其妻不信任也。”余从之往。见其症状虽末变。而较有烦躁意。因将原方去霍香,加生石膏五钱。秦服之,一剂而汗出、热退、神安。后为之清理余邪,微和其大便,即告痊可。

中秋将至,杨君由原籍回沪。备悉其事,特向余致谢意曰:“若不再服麻黄,辗转更换多医,设有不测,咎将谁归耶?无怪先生之不肯复诊也。”余笑颔之。

麻黄汤葛根藿香

生麻黄三钱 川桂枝三钱 杏仁四钱 炙甘草二钱 粉葛根四钱 广藿香三钱(按第二方,去藿香,加生石膏五钱。)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余无言医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余无言医案》书籍目录
  1. 夏令伤寒证(一)《余无言医案》
  2. 夏令伤寒证(二)《余无言医案》
  3. 夏脉《中医词典》
  4. 夏莲茶《茶饮保健》
  5. 夏脉如钩《中医词典》
  6. 夏枯草丸《明目至宝》
  7. 夏蜜茶《茶饮保健》
  8. 夏枯草汤《仁术便览》
  9. 夏蒲茶《茶饮保健》
  10. 夏枯草膏《冯氏锦囊秘录》
  11. 夏气《中医词典》
  12. 夏枯草茶《茶饮保健》
  13. 夏芩茶《茶饮保健》
  14. 夏枯草(益母夏枯)《滇南本草》
  15. 夏秋霍乱《中医词典》
  16. 夏枯草(白花夏枯)《滇南本草》
  17. 夏秋吐泻《小儿药证直诀》
  18. 夏枯草《本草图经》
  19. 夏秋治里《证治准绳·幼科》
  20. 夏枯草《本草乘雅半偈》
  21. 夏热《医述》
  22. 夏枯草《药性切用》
  23. 夏热《临证指南医案》
  24. 夏枯草《外科全生集》
  25. 夏热病论《温热暑疫全书》
  26. 夏枯草《本草撮要》
  27. 夏热集补证治并方《温热暑疫全书》
  28. 夏枯草《本草害利》
  29. 夏日《中医词典》
  30. 夏枯草《本草择要纲目》
  31. 夏日斑秘方《华佗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