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频电流的特点

《理疗学》书籍目录

1.无电解作用 中频电流是一种正弦交流电。由于是交流电,作用时无正负极之分。亦不产生电解作用,所以使用时操作简单,电极一般(铅板和一层绒布)。

2.降低组织阻,增加作用深度 机体组织相当于一个小电容器,对交流电显示的容抗,可用XC=1/2πfc表示,从式中可知,f越高则XC越小。因此,中频电流可以克服机体组织电阻,而达到较大的作用深度。

3.对机体组织有兴奋作用 中频电流单一周期不能引起一次兴奋,由于哺乳动物运动神经每次兴奋后有一个绝对不应期,持续时间约1ms左右,因此为使每个刺激都能引起一次兴奋,频率不能大于1KHz,为此将1000Hz以下的频率定为低频电流。而中频电流频率在1KHz~100KHz之间,已不能每次刺激都引起一次兴奋,需综合多个刺激的连续作用才能引起一次兴奋,这即所谓中频电刺激的综合效应。

4.中频电对神经肌肉刺激的特点 中频电流对皮肤感觉神经刺激引起的是一种舒适的振动感(大强度时者有不适的束缚感),这种刺激不会引起痛纤维的兴奋。因此中频电流作用时可以使用较大的电流强度来引起深部肌肉强烈地收缩,但不致引起电极下的烧灼刺痛感。目前认为,低频感应电流只能兴奋正常的神经肌肉,而中频交流电(尤其频率为6000Hz者)仍有可能兴奋变性的神经肌肉。有人提出6000~8000Hz的中频电流作用时,肌肉收缩阈与痛阈有明显的分离现象,即在此频率内,使肌肉发生强烈收缩而不引起疼痛。

5.由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的生理学特点 幅度恒定的中频电流虽有上述优点,但它由于幅度无变化易为人体所适应,目前临床上已用低频(0~150Hz)电流调制中频电流,使中频电流的幅度随低频电流的频率发生变化(图4.1.1)。因此,这种电流兼有低、中频电流的特点,且由于其波形、波幅、频率、调幅度的不断变化,人体不易适应。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这类电流有干扰电流和调制中频电流,经过整流的脉冲中频电又可进行药物离子导入治疗。

等幅中频电流与由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

图4.1.1 等幅中频电流与由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

由于调制电流的频率不同而有不同的生理效应。

对运动神经和肌肉

1~10Hz 可引起肌肉单收缩

25~50Hz可引起肌肉强直收缩

100Hz   可引起肌肉收缩减弱或消失

对感觉神经

50Hz震颤感明显

100Hz  止痛

对血管

1~20Hz 提高血管张力

50~100Hz  扩张血管

对植物神经

4~10Hz  兴奋交感神经

20~40Hz 兴奋迷走神经

100~150Hz 抑制交感神经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理疗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理疗学》书籍目录
  1. 中频电流的特点《理疗学》
  2. 中篇读法《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3. 中品《中医词典》
  4. 中痞《中医词典》
  5. 中平《中医词典》
  6. 中脾积《证治准绳·幼科》
  7. 中七情《医述》
  8. 中脾积《中医词典》
  9. 中期妊娠引产《妇产科学》
  10. 中砒霜毒《奇方类编》
  11. 中期引产《中医词典》
  12. 中砒毒已久不能吐者《奇效简便良方》
  13. 中鬾《中医词典》
  14. 中砒毒秘方《华佗神方》
  15. 中气《中医名词词典》
  16. 中砒毒《奇效简便良方》
  17. 中气《四圣心源》
  18. 中砒毒《外科证治全书》
  19. 中气《中医词典》
  20. 中砒毒《外科正宗》
  21. 中气《医述》
  22. 中牛马肉毒《外科证治全书》
  23. 中气《证治准绳·类方》
  24. 中鸟雀毒《外科证治全书》
  25. 中气《证治准绳·杂病》
  26. 中年人心理保健《医学心理学》
  27. 中气《医碥》
  28. 中年人的心理卫生《医学心理学》
  29. 中气《医碥》
  30. 中年人的生活就变迁与适应《医学心理学》
  31. 中气《明医指掌》

《理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