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红外线疗法

《理疗学》书籍目录

一、红外线的物理性质

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称为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线。所有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

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微米,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1.5~400微米,多被表层皮肤吸收,穿透组织深度小于2毫米。

二、红外线的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

(一)人体对红外线的反射和吸收 红外线照射体表后,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皮肤吸收。皮肤对红外线的反射程度与色素沉着的状况有关,用波长0.9微米的红外线照射时,无色素沉着的皮肤反射其能量约60%;而有色素沉着的皮肤反射其能量约40%。长波红外线(波长1.5微米以上)照射时,绝大部分被反射和为浅层皮肤组织吸收,穿透皮肤的深度仅达0.05~2毫米,因而只能作用到皮肤的表层组织;短波红外线(波长1.5微米以内)以及红色光的近红外线部分透入组织最深,穿透深度可达10毫米,能直接作用到皮肤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及其他皮下组织(表8.2.1)。

(二)红外线红斑 足够强度的红外线照射皮肤时,可出现红外线红斑,停止照射不久红斑即消失。大剂量红外线多次照射皮肤时,可产生褐色大理石样的色素沉着,这与热作用加强了血管壁基底细胞层中黑色素细胞的色素形成有关。

(三)红外线的治疗作用 红外线治疗作用的基础是温热效应。在红外线照射下,组织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物质代谢增强,组织细胞活力及再生能力提高。红外线治疗慢性炎症时,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细胞的吞噬功能,消除肿胀,促进炎症消散。红外线可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镇痛、解除横纹肌和平滑肌痉挛以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作用。在治疗慢性感染性伤口和慢性溃疡时,改善组织营养,消除肉芽水肿,促进肉芽生长,加快伤口愈合。红外线照射有减少烧伤创面渗出的作用。红外线还经常用于治疗扭挫伤,促进组织肿张和血肿消散以及减轻术后粘连,促进瘢痕软化,减轻瘢痕挛缩等。

表8.2.1 皮肤对红外线的透过率

波长(微米)透过率(%)
2.0
1.5
1.2
1.0
0.8
0.7
0.6
0.57
0.54
16
39
40
40
40
37
37
32
16

(四)红外线对眼的作用 由于眼球含有较多的液体,对红外线吸收较强,因而一定强度的红外线直接照射眼睛时可引起白内障。白内障的产生与短波红外线的作用有关;波长大于1.5微米的红外线不引起白内障。

(五)光浴对机体的作用 光浴的作用因素是红外线、可见光线和热空气。光浴时,可使较大面积,甚至全身出汗,从而减轻肾脏的负担,并可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光浴作用可使血红蛋白、红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增加,轻度核左移;加强免疫力。局部浴可改善神经和肌肉的血液供应和营养,因而可促进其功能恢复正常。全身光浴可明显地影响体内的代谢过程,增加全身热调节的负担;对植物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影响。

三、设备与治疗方法

(一)红外线光源

1. 红外线辐射器 将电阻丝缠在瓷棒上,通电后电阻丝产热,使罩在电阻丝外的碳棒温度升高(一般不超过500℃),发射长波红外线为主。

红外线辐射器有立地式和手提式两种。立地式红外线辐射器的功率可达600~100瓦或更大。

近年我国一些地区制成远红外辐射器供医用,例如有用高硅氧为元件,制成远红外辐射器。

2. 白炽灯 在医疗中广泛应用各种不同功率的白炽灯泡做为红外线光源。灯泡内的钨丝通电后温度可达2000~2500℃。

白炽灯用于光疗时有以下几种形式:

立地式白炽灯:用功率为250~1000W的白炽灯泡,在反射罩间装一金属网,以为防护。立地式白炽灯,通常称为太阳灯。

手提式白炽灯:用较小功率(多为200W以下)的白炽灯泡,安在一个小的反射罩内,反射罩固定在小的支架上。

3. 光浴装置 可分局部或全身照射用二种。根据光浴箱的大小不同,在箱内安装40~60W的灯泡6~30个不等。光浴箱呈半圆形,箱内固定灯泡的部位可加小的金属反射罩。全身光浴箱应附温度计,以便观察箱内温度,随时调节。

(二)红外线治疗的操作方法

1. 患者取适当体位,裸露照射部位。

2. 检查照射部位对温热感是否正常。

3.将灯移至照射部位的上方或侧方,距离一般如下:

功率500W以上,灯距应在50~60cm以上;功率250~300W,灯距在30~40cm;功率200W以下,灯距在20cm左右。

4.应用局部或全身光浴时,光浴箱的两端需用布单遮盖。通电后3~5分钟,应询问患者的温热感是否适宜;光浴箱内的温度应保持在40~50℃。

5. 每次照射15~30分钟,每日1~2次,15~20次为一疗程。

6.治疗结束时,将照射部位的汗液擦干,患者应在室内休息10~15分钟后方可外出。

[附]注意事项

(1)治疗时患者不得移动体位,以防止烫伤

(2)照射过程中如有感觉过热、心慌头晕等反应时,需立即告知工作人员。

(3)照射部位接近眼或光线可射及眼时,应用纱布遮盖双眼。

(4)患部有温热感觉障碍或照射新鲜的瘢痕部位、植皮部位时,应用小剂量,并密切观察局部反应,以免发生灼伤。

(5)血循障碍部位,较明显的毛细血管或血管扩张部位一般不用红外线照射。

(三)照射方式的选择和照射剂量

1. 不同照射方式的选择 红外线照射主要用于局部治疗,在个别情况下,如小儿全身紫外线照射时也可配合应用红外线做全身照射。局部照射如需热作用较深,则优先选用白炽灯(即太阳灯)。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可用局部光浴;治疗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可用全身光浴。

2. 照射剂量 决定红外线治疗剂量的大小,主要根据病变的特点、部位、患者年龄及机体的功能状态等。红外线照射时患者有舒适的温热感,皮肤可出现淡红色均匀的红斑,如出现大理石状的红斑则为过热表现。皮温以不超过45℃为准,否则可致烫伤。

四、主要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神经根炎,神经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痉挛性麻痹、弛缓性麻痹,周围神经外伤,软组织外伤,慢性伤口,冻伤,烧伤创面,褥疮慢性淋巴结炎,慢性静脉炎,注射后硬结,术后粘连,瘢痕挛缩,产后缺乳,乳头裂,外阴炎慢性盆腔炎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溃疡等。

(二)禁忌证 有出血倾向高热,活动性肺结核,重度动脉硬化,闭塞性脉管炎等。

[附]处方举例

(1)红外线照射双膝关节

灯距40cm,30分钟,每日一次,7次。

适应证: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2)红外线照射右侧胸廓(下半部)

灯距50cm,20分钟,每日一次,8次。

适应证:右侧干性胸膜炎

(3) 太阳灯照射腰骶部

灯距40cm,20~30分钟,每日一次,6次。

适应证:腰骶神经根炎

(4)全身光浴

箱内温度40~45℃,20~30分钟,每日一次,8次。

适应证: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5)左小腿局部光浴

20~30分钟,每日一次,8次。

适应证:左侧腓总神经外伤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理疗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理疗学》书籍目录
  1. 红外线疗法《理疗学》
  2. 红臀《中医词典》
  3. 红外线穴位照射法《中医词典》
  4. 红铜片《外科传薪集》
  5. 红丸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6. 红餂(tiǎn舔)舌《中医词典》
  7. 红丸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8. 红藤《中药学》
  9. 红丸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0. 红糖《本草易读》
  11. 红丸子《医方考》
  12. 红丝绕目《疫疹一得》
  13. 红丸子《医方考》
  14. 红丝瘤《外科心法要诀》
  15. 红丸子《仁术便览》
  16. 红丝瘤《医宗金鉴》
  17. 红丸子《瘴疟指南》
  18. 红丝瘤《古今医统大全》
  19. 红痿舌《中医词典》
  20. 红丝疔门主论《疡医大全》
  21. 红细胞《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2. 红丝疔门主方《疡医大全》
  23. 红细胞《组织学与胚胎学》
  24. 红丝疔《外科全生集》
  25. 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症《百病自测》
  26. 红丝疔《奇效简便良方》
  27. 红细胞比积测定和红细胞平均指数的计算《临床基础检验学》
  28. 红丝疔《中医词典》
  29. 红细胞沉降率《临床基础检验学》
  30. 红丝疔《中医名词词典》
  31. 红细胞的机械性破坏《默克家庭诊疗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