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离子导入常用药物表
表2.2.2 直流电离子导入常用药物表
导入药物 | 极性 | 药物名称 | 浓度(%) | 主要作用 | 主要适应证 |
钙 | + | 氯化钙 | 3~5 | 保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反应性,降低细胞膜通透性,消炎收敛 | 神经炎,神经根炎,局限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神经官能症,功能性子宫出血,过敏性结肠炎 |
镁 | + | 硫酸镁 | 3~5 | 降低平滑肌痉挛,舒张血管降低血压,利胆 | 高血压病,冠心病,肝炎,胆囊炎 |
锌 | + | 硫酸锌 | 0.25~2 | 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收敛杀菌,改善组织营养,促进肉芽生长 | 溃疡病,慢性胃炎,创面,过敏性鼻炎 |
钾 | + | 氯化钾 | 3~5 | 提高神经、肌肉组织兴奋性 | 周围神经炎,周期性麻痹 |
碘 | ― | 碘化钾 | 1~5 | 软化疤痕,松解粘连,促进慢性炎症吸收 | 疤痕增生,术后粘连,神经根炎,蛛网膜炎,角膜浊浑,视网膜炎 |
溴 | - | 溴化钾 | 3~5 | 增强大脑层的抑制过程 | 高血压病,神经官能症,失眠,脑外伤后遗症,溃疡病 |
氯 | - | 氯化钠 | 3~5 | 软化疤痕,促进慢性炎症吸收 | 疤痕增生,慢性炎症,退行性骨关节病 |
铜 | + | 硫酸铜 | 0.5~2 | 抑制浅霉菌,抑制病毒 | 疱疹性结膜炎,浅层结膜炎,手足癣 |
氟 | - | 氟化钠 | 1~3 | 加强牙质、减弱牙齿对冷热的传导 | 牙质过敏 |
锂 | + | 氯化锂 | 2~5 | 加强尿酸盐的溶解 | 痛风性关节炎,神经炎,神经痛,肌炎 |
银 | + | 硝酸银 | 1~3 | 杀菌,消炎,收敛腐蚀组织 | 溃疡,伤口,子宫颈糜烂,霉菌性炎症 |
硫 | - | 亚硫酸钠 | 3~5 | 促进慢性炎症吸收,利胆 | 慢性关节炎,盆腔炎,肝炎,胆囊炎 |
磷 | - | 磷酸铜 | 3~5 | 促进神经调节、磷代谢 | 神经炎,周围神经损伤,骨折,脑炎后遗症,神经官能症 |
水杨酸 | - | 水杨酸钠 | 3~5 | 镇痛,抗风湿 | 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巩膜炎,虹膜炎 |
枸椽酸 | - | 枸椽酸钠 | 1~5 | 抗凝剂 | 类风湿性关节炎之关节肿胀 |
阿司匹林 | - | 阿司匹林 | 2~10 | 解热,镇痛,抗风湿 | 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炎,神经痛,肌炎,肌痛 |
安替比林 | + | 安替比林 | 2~10 | 镇痛,解热 | 神经痛,肌痛,关节痛 |
安乃近 | - | 安乃近 | 0.5 | 镇痛,解热,抗风湿性疾病 | 风湿性关节炎,肌痛,神经痛 |
咖啡因 | - | 安息香酸钠咖啡因 | 0.5~1 | 增加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 | 神经衰弱 |
奎宁 | + | 盐酸奎宁 | 0.25~2 | 镇痛,减轻横纹肌强直收缩 | 先天性肌强直,神经痛,神经炎,红斑狼疮 |
士的宁 | + | 硝酸士的宁 | 0.01 | 加强横纹肌紧张度 | 神经麻痹、肌肉瘫痪 |
叶秋硷 | + | 硝酸叶秋硷 | 0.1 | 兴奋神经,促进神经恢复 | 面神经麻痹 |
氨茶硷 | + | 氨茶硷 | 1~2 |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冠状血管 | 支气管哮喘,冠心病 |
罂粟硷 | + | 盐酸罂粟硷 | 0.1~0.5 | 降低平滑肌紧张度 | 冠心病,脑动脉供血不足 |
狄奥宁 | + | 盐酸狄奥宁 | 0.1~0.5 | 镇痛,促进渗出物吸收 | 肌痛,毛囊炎,冠心病,角膜白斑,玻璃体浑浊 |
组胺 | + | 盐酸组胺 | 0.01~0.02 | 使微循环舒张,通透性增高 | 静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扭伤 |
苯海拉明 | + | 盐酸苯海拉明 | 1~2 | 抗组胺,抗过敏 | 过敏性鼻炎,局限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瘙痒症 |
普鲁卡因 | + | 盐酸普鲁卡因 | 1~5 | 局部麻醉,降低组织兴奋性 | 各种疼痛(用于镇痛时加入适量肾上腺素)溃疡病,高血压,脑血肿,脑外伤后遗症 |
氯丙嗪 | + | 盐酸氯丙嗪 | 1~2 | 安定,降血压 | 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症,皮肤瘙痒证 |
新斯的明(普罗色林) | + | 溴化新斯的明 | 0.02~0.1 | 缩瞳,加强胃肠道、膀胱平滑肌张力和蠕动 | 青光眼,尿潴溜,肠麻痹,重症肌无力,面神经麻痹 |
毛果云香硷(匹罗卡品) | + | 硝酸毛果云香硷 | 0.02~0.1 | 缩瞳,加强肠蠕动、膀胱平滑肌紧张度 | 青光眼,尿潴溜,肠麻痹 |
阿托品 | + | 硫酸阿托品 | 0.02~0.1 | 散瞳,缓解平滑肌及微血管痉挛,抑制汗腺,唾液腺分泌 | 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胃肠道痉挛,多汗症 |
肾上腺素 | + | 盐酸肾上腺素 | 0.01~0.02 | 使皮肤、腹腔内脏血管收缩,骨骼肌、心肌血管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松弛,抗过敏 | 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 |
麻黄硷 | + | 盐酸麻黄硷 | 1~2 | 使皮肤、腹腔内脏血管收缩,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 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 |
磺胺嘧啶 | - | 磺胺嘧啶钠 | 2~5 | 抑制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球菌,一些革兰氏阴性球菌、杆菌 | 皮肤,粘膜及浅部组织的感染 |
青霉素 | - | 青霉素钠盐 | 1~2万单位/c.c | 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球菌有抑制杀菌作用 | 浅部组织感染 |
链霉素 | + | 硫酸链霉素 | 0.02~0.0.5g/c.c | 对革兰氏阴性球菌、结核菌有抑制作用 | 结核性感染 |
金霉素 | + | 盐酸金霉素 | 0.5~1 | 抑制多数革兰氏阳性、阴性菌 | 浅部组织感染 |
土霉素 | + | 盐酸土霉素 | 0.5~1 | 抑制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 | 浅部组织感染 |
氯霉素 | + | 氯霉素 | 0.5~1 | 抑制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尤其对阴性菌作用较强 | 眼,耳,浅部组织感染 |
新霉素 | + | 硫酸新霉素 | 0.5~1 | 对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某些革兰氏阳性菌有杀菌作用 | 浅部感染 |
庆大霉素 | + | 硫酸庆大霉素 | 2000~4000单位/c.c | 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 | 浅部组织感染 |
四环素 | + | 四环素 | 0.5 | 抗菌作用同金霉素相似 | 浅组织感染 |
红霉素 | + | 红霉素 | 2 |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有抑制和杀菌作用 | 对青霉素、四环素有抗药性的感染 |
结核菌素 | - | 旧结核菌素 | 0.1~0.25 | 对结核感染有脱敏作用 | 结核性角膜炎,结核性虹膜睫状体炎 |
对氨水扬酸 | - | 对氨水扬酸钠 | 3~5 | 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 结核性疾患 |
异烟肼 | + | 异烟肼 | 1~2 | 对结核杆菌有抑制,杀灭作用 | 结核性疾患 |
维生素B1 | + | 盐酸硫胺 | 1~2 | 参加体内糖代谢过程,维持神经、消化系统正常功能 | 多发神经炎,周围神经损伤,溃疡病 |
维生素B12 | + | V-B12 | 50~100微克 | 抗恶性贫血,神经炎,肝炎 | 神经炎,神经痛 |
维生素C | - | 抗坏血酸 | 2~5 | 与结缔组织形成有关,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抵抗力 | 角膜炎,冠心病,伤口 |
淤 酸 | - | 菸酸 | 0.5~1 | 促进细胞新陈代射,扩张血管 | 神经炎,脑血管痉挛,冠心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肝 素 | - | 5000单位 | 5000单位 | 抗血凝 | 冠心病、浅血栓静脉炎 |
谷氨酸 | - | 谷氨酸钠 | 3~5 | 参与脑蛋白质和糖低射,改善细胞营养 | 神经衰弱 |
胰蛋白酶 | - | 胰蛋白酶 | 0.05~0.1 | 加速伤口净化,促进肉芽生长 | 感染伤口,肉芽生长不良,血栓性脉炎,痛经 |
透明质酸酶 | + | 透明质酸酶 | 50~100单位 | 提高组织通透性,促进渗出液吸收 | 局部外伤肿胀,血肿,注射后吸收不良,疤痕,硬皮症 |
氢化考的松 | + | 氢化考的松 | 10~20mg/次 | 抗炎,脱敏 | 类风湿性关节炎,变态反应性疾患 |
促皮质素 | + | 水溶性促皮质素 | 10~15单位/次 | 刺激肾上腺素皮质制造及释放皮质激素 | 类风湿性关节炎,变态反应性疾患 |
黄连素 | + | 硫酸黄连素 | 0.5~1 | 对革兰氏阳性菌及某些阴性杆菌有抑制作用 | 浅部组织感染 |
罗芙木 | + | 罗芙木液 | 10 | 降血压,镇静作用 | 高血压病 |
大蒜 | + | 大蒜原液 | 1~5 | 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有抑制作用 | 痢疾,前列腺炎 |
草乌 | + | 草乌总生物硷 | 0.1~0.8 | 消炎,镇痛 | 关节痛,神经痛 |
延胡素 | + | 延胡素乙素硫酸盐 | 30~40毫克/次 | 镇痛,镇静 | 胃肠道及肝胆系统疾病的疼痛,脑外伤后遗症 |
双勾藤 | + | 双勾藤煎剂 | 10~20 | 镇静,降压 | 神经衰弱,高血压病 |
毛冬青 | - | 毛冬青煎剂 | 50~100 | 扩张血管,消炎 | 冠心病,脑血管痉挛 |
五味子 | - | 五味子煎剂 | 50 |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及调节血管,心功能 | 神经衰弱,盗汗 |
杜仲 | + | 杜仲煎剂 | 50 | 降血压 | 高血压病 |
川芎 | - | 川芎煎剂 | 30 | 扩张血管 | 高血压病,冠心病,脑A供血不足 |
洋金花 | + | 洋金花总生物硷 | 0.5 | 扩张支气管平滑肌 |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

- 直流电离子导入常用药物表《理疗学》
- 直流电的生物物理作用与生物化学作用《理疗学》
- 直流电生理作用与治疗作用《理疗学》
- 直立性低血压《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的原理《理疗学》
- 直精小管和睾丸网《组织学与胚胎学》
-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的特点《理疗学》
- 直接诊断和间接诊断《医学遗传学基础》
- 直鲁古(915-1005年)《中医词典》
- 直接损伤胞宫影响冲任为病《中医妇科学》
- 直视《中医名词词典》
- 直接凝集反应《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直视《丹溪手镜》
- 直接连接《人体解剖学》
- 直视《医效秘传》
- 直接连接《人体解剖学》
- 直视《伤寒明理论》
- 直接灸《中医词典》
- 直视(伤寒补遗)《古今医统大全》
- 直接灸《中医名词词典》
- 直推法《中医词典》
- 直接喉镜检查法《耳鼻咽喉外科学》
- 直推王岵翁公祖病后再误贻患《寓意草》
- 直接法计算公式《预防医学》
- 直线回归方程的计算法《医学统计学》
- 直接法计算的优缺点《预防医学》
- 直线回归方程的假设检验《医学统计学》
- 直接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直线回归方程的意义《医学统计学》
- 直接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直线回归方程式(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的计算《预防医学》
《理疗学》
- 总论
- 第一章 绪论(Introduction)
- 第二章 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 第一节 直流电疗法(Galvanization)
- 第二节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Electrophoresis)
- 直流电离子导入常用药物表
- 第三章 低频脉冲电疗法(Low frequency impulseelectrotherapy)
- 第一节 概论
- 第二节 感应电疗法(Faradization)
- 附:电兴奋疗法
- 附:电诊断(Electrodiagnosis)
- 第三节 间动电疗法(Diadynamic therapy)
- 附:电睡眠疗法(Electric Sleep therapy)
- 附:经皮的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ataneous electricalnerve stimulation(简称TENS)
- 第三章 中频电疗法(Medium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 第一节 概论
- 第二节 干扰电流疗法(Interference electrotherapy)
- 第三节 调制中频电疗法(Modulated middle frequencyelectrotherapy)
- 第四节 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Audio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 附:八种低中频电流的作用比较
- 附:双动态调制中频电疗法
- 第四章 高频电疗法
- 第一节 概论
- 第二节 共鸣火花疗法(达松伐尔疗法)(D'arsonvalsation)
- 第三节 短波疗法(Short Wave therapy)
- 第四节 超短波疗法(Ultrashort wave therapy)
- 附:脉冲式超短波疗法
- 第五节 微波疗法(Microwave therapy)
- 附:分米波疗法(Decimeter Wave therapy)
- 附:现代高频电疗法的产热特征比较
- 附:射频疗法
- 附:微波武器
- 附:空气离子疗法(Aero-ionotherapy)
- 第三章 磁疗(Magnetotherapy)
- 第七章 超声波疗法(Ultrasonic therapy)
- 第八章 光疗法
- 第一节 光疗基础
- 第二节 红外线疗法(Infrared radiation therapy)
- 第三节 可见光疗法(Visible light therapy)
- 第四节 紫外线疗法(Ultraviolet radiation therapy)
- 附:紫外线对眼的作用
- 附:紫外线杀菌的作用
- 第五节 激光疗法(Laser therapy)
- 附- 光动力疗法诊治癌肿
- 附二 激光武器
- 第九章 温热疗法(Heat thetapy)
- 第一节 概论
- 第二节 石蜡疗法(Paraffinotherapy)
- 第四节 注意事项和治疗时间
- 第五节 适应症和禁忌症
- 附:冷冻疗法(Cryotherapy)
- 附:水疗法(Hydrotherapy)
- 附:理疗安全技术(Safety technique ofnphysiotherapy)
- 各论
- 第一章 理疗临床应用有关基本原则
- 第二章 临床各科疾病的理疗
- 第一节 几种常见疾病的理疗举例
- 第二节 各种常见疾病物理疗法一览表
- 第三章 口腔疾病的理疗
- 第一节 牙体组织疾病
- 第二节 牙周组织疾病
- 第三节 口腔粘膜病及舌炎
- 第四节 口腔及其周围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
- 第五节 口腔颌面部外伤(战伤)
- 第六节 颞下颌关节疾病
- 第七节 涎腺疾病
- 第八节 拔牙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