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磁场疗法某些新进展
近几年来在磁生物学中产生了磁场生物学参数的概念。它指的是决定磁场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生物学效应的物理学特征。磁场的基本生物学参数包括:强度,梯度,方向,脉冲频率和波形,作用时限。
磁场的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课题范围很广,包括磁场的治疗应用,磁卫生学,磁生态学,生物磁学等。现仅将近几年来磁场治疗应用的某些进展简介如下:
1.闭塞性动脉内膜炎
恒磁场,20~50mT,作用10~30分钟,20~40次,磁头置患足,使磁力线的方向沿着神经血管走行自下而上。共治疗2990例,87%Ⅰ、Ⅱ期患者获得良好效果。作者比较了恒磁场、交变磁场(50Hz)和脉冲磁场的疗效,后者对血管痉挛期的血栓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内膜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2.小腿慢性静脉血循环障碍
足静脉扩张性溃疡,在缠上锌绷带同时用20~30mT的恒磁场作用15~20分钟,治疗600例,有97.3%患足血循环改善,局部水肿、色素沉着和硬结消失。亦有报道用18mT低频脉冲磁场作用15~30分钟治疗81个溃疡,痊愈71个。
对小腿血栓性静脉炎后浮肿类型的患者,低强度2.5~10mT恒磁场能改善微血管床的胶体渗透压并激化钠泵,故有脱水作用,同时由于微循环的改善,增强了氧输送及其在组织中的利用。磁疗对慢性静脉曲张无明显效果。
3.大脑动脉瘤
恒磁场150~250mT,磁场方向垂直于血管方向,共治疗53例,其中有38名恢复劳动,12名存活,3名死亡(2名由于脑出血,1名由于头部创伤)。血管造影证明磁疗后动脉容积缩小,壁变厚或完全不透光。作者认为大脑动脉瘤患者在手术不能进行时(动脉瘤位置不便手术,老年患者伴有其所疾病)使用本法治疗是适宜的。
4.恶性神经胶质瘤
在患者进行复合化疗的同时采用交变磁场,磁头置头顶部两侧,每次5~15分钟,每日一次,总共一疗程化疗时间。综合治疗(多种化疗+磁疗每3个月重复一次)。综合治疗的43名患者,减少输血次数,睡眠、食欲改善,精神良好,无明显化疗副反应,血细胞下降较对照组轻。患者平均存活时间为22.4月,而对照组由于化疗反应未能完全成化疗疗程。仅用外科治疗的患者存活不超过9个月。观察证明,交变磁场加强了机体对大剂量的复合化学制剂的耐受性,并提高了对肿瘤的治疗效果。实验证明恒磁场可加强化学制剂对试管内人神经胶质瘤的DNA合成的抑制。
5.骨折
许多研究证明,磁场能刺激骨痂形成,加速骨折愈合。磁场可加强骨再生区的代谢,表现在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出现早,早期出现骨痂生成。低频(50Hz)交变磁场10mT作用后,受伤肢体皮肤温度增高0.7℃,说明磁场改善肢体末梢循环,从而改善骨折部位骨组织的营养状态。
采用恒定或交变磁场,35~50mT,作用15分钟,10~30次,在手术后3~4天,经过石膏作用于肢体,治疗377名骨折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效果。患者水肿较早消失,疼痛消失,关节活动增加,骨愈合比对照组提前7~10天。
6.肺结核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选用恒定磁场作用于足底和肺区,场强100mT、62mT、21mT,作用0.5~5分钟,5~7次,间隔10~20天,再重复治疗。共治疗87例(浸润型53例、血行播散型11例、纤维空洞型23例),磁场作用2~3天咳嗽减少,此后肺组织浸润范围和空洞缩小,并发现能刺激抗体的形成。
7.心肌梗塞
后5~12个月患者,功率脚踏车训练前2小时进行磁疗,能显著提高患者体力负荷的耐受力。交变磁场矩形感应线圈置C7-T2节段脊椎两旁,20mT,连续式,每日一次,每次15分钟,一疗程12次。
此外,低频交变磁场治疗多发性神经炎有止痛、营养、解痉作用,神经功能状态改善。恒定磁场能刺激烧伤创面的修复过程并可用于植皮的准备阶段。它能加速眼角膜穿通伤的愈合,促进浑浊物的消散,使瘢痕变为细嫩。局部应用交变磁场可使牙周病组织通透性增高,从而使牙床炎症和出血现象显著减轻等。

- 磁场疗法某些新进展《理疗学》
- 慈幼论《格致余论》
- 磁锋砭法《中医词典》
- 慈幼敬心赋《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磁共振(MRI)成像《神经病学》
- 慈鸦《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磁共振成象检查《家庭医学百科-家庭护理篇》
- 慈鸦《证类本草》
- 磁共振成像《医学影像学》
- 慈鸦《食疗本草》
- 磁共振成像《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慈石《本草崇原》
- 磁疗《理疗学》
- 慈石《本草从新》
- 磁疗法《康复医学》
- 慈石《本草纲目》
- 磁砂丸《时方歌括》
- 慈石《神农本草经》
- 磁石《雷公炮炙论》
- 慈母《证类本草》
- 磁石《雷公炮制药性解》
- 慈菇(《本草纲目》)《中医饮食营养学》
- 磁石《千金翼方》
- 慈菇《滇南本草》
- 磁石《药笼小品》
- 慈菇《本草撮要》
- 磁石《中药炮制》
- 慈菇《本草从新》
- 磁石《中医词典》
- 慈菇《本经逢原》
- 磁石《本草经集注》
《理疗学》
- 总论
- 第一章 绪论(Introduction)
- 第二章 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 第一节 直流电疗法(Galvanization)
- 第二节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Electrophoresis)
- 直流电离子导入常用药物表
- 第三章 低频脉冲电疗法(Low frequency impulseelectrotherapy)
- 第一节 概论
- 第二节 感应电疗法(Faradization)
- 附:电兴奋疗法
- 附:电诊断(Electrodiagnosis)
- 第三节 间动电疗法(Diadynamic therapy)
- 附:电睡眠疗法(Electric Sleep therapy)
- 附:经皮的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ataneous electricalnerve stimulation(简称TENS)
- 第三章 中频电疗法(Medium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 第一节 概论
- 第二节 干扰电流疗法(Interference electrotherapy)
- 第三节 调制中频电疗法(Modulated middle frequencyelectrotherapy)
- 第四节 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Audio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 附:八种低中频电流的作用比较
- 附:双动态调制中频电疗法
- 第四章 高频电疗法
- 第一节 概论
- 第二节 共鸣火花疗法(达松伐尔疗法)(D'arsonvalsation)
- 第三节 短波疗法(Short Wave therapy)
- 第四节 超短波疗法(Ultrashort wave therapy)
- 附:脉冲式超短波疗法
- 第五节 微波疗法(Microwave therapy)
- 附:分米波疗法(Decimeter Wave therapy)
- 附:现代高频电疗法的产热特征比较
- 附:射频疗法
- 附:微波武器
- 附:空气离子疗法(Aero-ionotherapy)
- 第三章 磁疗(Magnetotherapy)
- 第七章 超声波疗法(Ultrasonic therapy)
- 第八章 光疗法
- 第一节 光疗基础
- 第二节 红外线疗法(Infrared radiation therapy)
- 第三节 可见光疗法(Visible light therapy)
- 第四节 紫外线疗法(Ultraviolet radiation therapy)
- 附:紫外线对眼的作用
- 附:紫外线杀菌的作用
- 第五节 激光疗法(Laser therapy)
- 附- 光动力疗法诊治癌肿
- 附二 激光武器
- 第九章 温热疗法(Heat thetapy)
- 第一节 概论
- 第二节 石蜡疗法(Paraffinotherapy)
- 第四节 注意事项和治疗时间
- 第五节 适应症和禁忌症
- 附:冷冻疗法(Cryotherapy)
- 附:水疗法(Hydrotherapy)
- 附:理疗安全技术(Safety technique ofnphysiotherapy)
- 各论
- 第一章 理疗临床应用有关基本原则
- 第二章 临床各科疾病的理疗
- 第一节 几种常见疾病的理疗举例
- 第二节 各种常见疾病物理疗法一览表
- 第三章 口腔疾病的理疗
- 第一节 牙体组织疾病
- 第二节 牙周组织疾病
- 第三节 口腔粘膜病及舌炎
- 第四节 口腔及其周围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
- 第五节 口腔颌面部外伤(战伤)
- 第六节 颞下颌关节疾病
- 第七节 涎腺疾病
- 第八节 拔牙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