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应下诸证

《温疫论》书籍目录

舌白苔渐变黄苔

邪在膜原,舌上白苔;邪在胃家,舌上黄苔。苔老变为沉香色也。白苔未可下,黄苔宜下。

舌黑苔

邪毒在胃,熏腾于上,而生黑苔。有黄苔老而变焦色者,有津液润泽作软黑苔者,有舌上干燥作硬黑苔者,下后二三日,黑皮自脱。又有一种舌俱黑而无苔,此经气,非下证也,妊娠多见此,阴证亦有此,并非下证。下后里证去,舌尚黑者,苔皮未脱也,不可再下,务在有下证方可下。舌上无苔,况无下证,误下舌反见离离,黑色者危,急当补之。

舌芒刺

热伤津液,此疫毒之最重者,急当下。老人微疫无下证,舌上干燥易生苔刺,用生脉散,生津润燥,芒刺自去。

舌裂

日久失下,血液枯极,多有此证。又热结旁流,日久不治,在下则津液消亡,在上则邪火毒炽,亦有此证,急下之,裂自满。

舌短、舌硬、舌卷

皆邪气胜,真气亏,急下之,邪毒去,真气回,舌自舒。

白砂苔

舌上白苔,干硬如砂皮,一名水晶苔,乃自白苔之时,津液干燥,邪虽入胃,不能变黄,宜急下之。

白苔润泽者,邪在膜原也,邪微苔亦微,邪气盛,苔如积粉,满布其舌,未可下,久而苔色不变,别有下证,服三消饮,次早舌即变黄。

唇燥裂、唇焦色、唇口皮起、口臭、鼻孔如烟煤

胃家热,多有此证,固当下。唇口皮起,仍用别证互较。鼻孔煤黑,疫毒在胃,下之无辞。更有下证者,宜下之,下后邪去胃和渴自减。若服花粉、门冬、知母,冀其生津止渴殊谬。若大汗脉长洪而渴,未可下,宜白虎汤,汗更出,身凉渴止。

目赤、咽干、气喷如火、小便赤黑涓滴作痛、大便极臭、扬手踯足、脉沉而数

皆为内热之极,下之无辞。

潮热

邪在胃有此证,宜下。然又有不可下者,详载似里非里条下,热入血室条下,神虚谵语条下。

胃家实,呼吸不利,胸膈痞闷,每欲引气下行故然。

心下满、心下 高起如块、心下痛、腹胀满、腹痛按之愈痛、心下胀痛

以上皆胃家邪实,内结气闭,宜下之,气通则已。

头胀

胃家实,气不下降,下之头痛立止,若初起头痛,别无下证,未可下。

小便闭

大便不通,气结不舒,大便行,小便立解,误服行气利水药无益。

大便闭,转屎气极臭

更有下证,下之无辞,有血液枯竭者,无表里证,为虚燥,宜蜜煎导及胆导。

大肠胶闭

其人平日大便不实,设遇疫邪传里,但蒸作极臭,状如粘胶,至死不结,但愈蒸愈粘,愈粘愈闭,以致胃气不能下行,疫毒无路而出,不下即死,但得粘胶一去,下证自除而愈。

协热下利、热结旁流

并宜下。详见大便条下。

四逆、脉厥、体厥

并属气闭,阳气郁内,不能四布于外,胃家实也,宜下之,下后反见此证者,为虚脱,宜补。

发狂

胃家实,阳气盛也,宜下之。有虚烦似狂,有因欲汗作狂,并详见本条,忌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温疫论》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温疫论》书籍目录
  1. 应下诸证《温疫论》
  2. 应下诸证《医学集成》
  3. 应详细介绍研究对象的情况《预防医学》
  4. 应突《中医词典》
  5. 应响歌《达摩洗髓易筋经》
  6. 应痛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7. 应用《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8. 应痛内托丸《洪氏集验方》
  9. 应用ISHH技术对染色体制片、基因分配(Chromosomalassignment of genes)的研究《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0. 应天者动五岁而右迁应地者静六期而环会《读医随笔》
  11. 应用地高辛标记rRNA探针的电镜原位杂交技术《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2. 应声虫病《奇方类编》
  13. 应用和评价《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14. 应声虫《古今医统大全》
  15. 应用良方《焦氏喉科枕秘》
  16. 应梦人参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7. 应用某些诊断或治疗手段《预防医学》
  18. 应麟《中医词典》
  19. 应用生物素标记DNA探针电镜原位杂交技术《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0. 应激状态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临床营养学》
  21. 应用特异单引物法标记DNA探针《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2. 应激时的物质代谢变化《病理生理学》
  23. 应用同位素标记cRNA探针电镜原位杂交技术于染色体制片《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4. 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反应《病理生理学》
  25. 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预防医学》
  26. 应激过程的模式《医学心理学》
  27. 应用药性《麻科活人全书》
  28. 应激过程的概念《医学心理学》
  29. 应用于受体的研究《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30. 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31. 应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时的注意事项《预防医学》

《温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