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厥
阳证阴脉,身冷如冰,为体厥。
施幼声,卖卜颇行,年四旬,禀赋肥甚,六月患时疫,口燥舌干,苔刺如锋,不时太息,咽喉肿痛,心腹胀满,按之痛甚,渴思冰水,日晡益甚,小便赤涩,得涓滴则痛甚,此下证悉备,但通身肌表如冰,指甲青黑,六脉如丝,寻之则有,稍按则无,医者不究里证热极,但引《陶氏全生集》,以为阳证。但手足厥逆若冷过乎肘膝,便是阴证,今已通身冰冷,比之冷过肘膝如无,比之无力更甚,宜其为阴证二也;阴证而得阴脉之至,有何说焉?以内诸阳证竟置不问,遂投附子理中汤。未服,延予至,以脉相参,表里正较,此阳证之最者,下证悉具,但嫌下之晚耳。盖因内热之极,气道壅闭,乃至脉微欲绝,此脉厥也。阳郁则四肢厥逆,若素禀肥盛,尤易壅闭,今亢阳已极,以至通身冰冷,此体厥也。六脉如无者,群龙无首之象,证亦危矣。急投大承气汤,嘱其缓缓下之,脉至厥回,便得生矣。其妻闻一曰阴证,一曰阳证,天地悬隔,疑而不服。更请一医,指言阴毒,须灸丹田,其兄叠延三医续至,皆言阴证,妻乃惶惑。病者自言∶何不卜之神明。遂卜得从阴则吉,从阳则凶,更惑于医之议阴证者居多,乃进附子汤,下之如火,烦躁顿加。乃叹曰∶吾已矣,药之所误也。言未已,更加之,不超时乃卒。嗟乎!向以卜谋生,终以卜致死,欺人还自误,可为医巫之戒。

- 体厥《温疫论》
- 体厥《中医词典》
- 体力劳动者的保健《中医养生学》
- 体疽发门主论《疡医大全》
- 体疗《中医词典》
- 体疽发《外科启玄》
- 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药理学》
- 体疽发《中医词典》
- 体气《中医名词词典》
- 体检的基本方法《物理诊断学》
- 体气《中医词典》
- 体骨《中医词典》
- 体气《寿世保元》
- 体股癣《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体气《万病回春》
- 体格生长《中医儿科学》
- 体气《外科正宗》
- 体格检查《泌尿外科学》
- 体气方《急救广生集》
- 体格检查《心脏病学》
- 体气门主方《疡医大全》
- 体格检查《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体气门主论《疡医大全》
- 体格检查《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体强《周慎斋遗书》
- 体格检查《物理诊断学》
- 体热平衡《生理学》
- 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规范》
- 体如水晶《中医词典》
- 体格发育《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浅析《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