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温疟
一法.春时温病未愈.适复感寒.忽作寒热者.温疟也.阴阳例云.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变为温疟.其证寒热交作.胸胁满.烦渴而呕.微恶寒者.小柴胡去参、半.加栝蒌根、石膏.
一法.无寒但热.其脉平.骨节烦疼.时呕者.黄芩加生姜汤.至如内经所言.先热后寒之温疟.乃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骨髓之内.至春阳气大发之时.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劳力.邪气与汗共并而出.此病藏于肾.自内达外者也.如是则阴气虚而阳邪盛.故为热.热盛则必衰.衰则气反而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又寒矣.故先热后寒.名曰温疟.治宜人参白虎汤.
周禹载曰.或有客邪.则必先微恶寒.继大热.热而后大寒者也.本汤中略用桂枝.此伏邪自发之温疟.与温病复感外邪之温疟.自是两种.

- 温疟《温热暑疫全书》
- 温疟《时病论》
- 温疟《温疫论》
- 温疟《温病条辨》
- 温疟《伤寒心法要诀》
- 温疟《金匮翼》
- 温疟《伤寒括要》
- 温疟《医学心悟》
- 温疟(伤寒门 下)《古今医统大全》
- 温疟《医述》
- 温疟辨《研经言》
- 温疟《伤寒捷诀》
- 温疟二方《本草乘雅半偈》
- 温疟《新修本草》
- 温疟方五首《外台秘要》
- 温疟《备急千金要方》
- 温疟候《诸病源候论》
- 温疟《中医词典》
- 温疟秘方《华佗神方》
- 温疟《时病论歌括新编》
- 温疟说《研经言》
- 温疟《四圣心源》
- 温疟有三说《研经言》
- 温疟《圣济总录》
- 温脾《中医词典》
- 温疟《中医名词词典》
- 温脾《汤头歌诀》
- 温疟《时病论歌括新编》
- 温脾丹《冯氏锦囊秘录》
- 温南溪内人大便秘结《孙文垣医案》
- 温脾丹《万氏秘传片玉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