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病论
周禹载曰.冬伤于寒.夏必病热.则是热病与春温对峙.而非夏时所感之热也.乃嘉言尚论天之六气.春秋冬各主一气.独夏月兼主三气.谓为痉湿 者.此仍是气感之证.而非伏藏之寒.至夏始发之热也.故人素有伏气将发.复感湿 者言之.若但病痉湿 .不得即谓之热病也.故热病自内发出.不论兼见何经.必由阳明.并无表证.其有表者.必外受风邪.不得遽投白虎.亦必先撤外邪.而后本汤可用.此亦先表后里之法也.
又曰.热病即伏寒也.彼冬伤于寒.发于春为温病.发于夏为热病.何彼发于春.此发于夏耶.盖感之轻重不同.人之强弱亦异.而触发亦异.有因饥饱力役者.有因房室劳伤者.故春时虽行风木之令.使气血不致大亏.感触亦有先后.不即发也.至夏则阳气尽泄.火令大行.正属湿土寄旺.尔时邪乌肯伏.故其发源.皆自少阴.热病由出之途自阳明.温病由出之途自少阳.虽所合之经不一.要不离乎阳明少阳者.各因时令之气也.但为日既迟.为热愈炽.此仲景所以用石膏升凉胃热.以知母荡涤肾伏.用甘草、粳米维持中气也.名汤曰白虎者.白属金属凉.风从虎且猛.人逢闷热烦躁.无可奈何之际.忽然狂风荐至.偃草扬波.火轮火树.不顿成清凉世界而称快乎.

- 夏热病论《温热暑疫全书》
- 夏热《临证指南医案》
- 夏热集补证治并方《温热暑疫全书》
- 夏热《医述》
- 夏日《中医词典》
- 夏秋治里《证治准绳·幼科》
- 夏日斑秘方《华佗神方》
- 夏秋吐泻《小儿药证直诀》
- 夏日沸烂疮候《诸病源候论》
- 夏秋霍乱《中医词典》
- 夏日伤风辨《医门补要》
- 夏芩茶《茶饮保健》
- 夏日外感《评琴书屋医略》
- 夏气《中医词典》
- 夏三月《中医词典》
- 夏蒲茶《茶饮保健》
- 夏三月《寿世传真》
- 夏蜜茶《茶饮保健》
- 夏伤于暑大意《时病论》
- 夏脉如钩《中医词典》
- 夏伤于暑秋必疟《此事难知》
- 夏脉《中医词典》
- 夏伤于暑秋必疟大意《时病论》
- 夏令伤寒证(一)《余无言医案》
- 夏商西周时期卫生保健《中国医学通史》
- 夏令伤寒证(二)《余无言医案》
- 夏商西周时期巫与医药的关系《中国医学通史》
- 夏莲茶《茶饮保健》
- 夏商西周时期医学《中国医学通史》
- 夏枯草丸《明目至宝》
- 夏胜秋《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