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药法
人参去芦,芦与参相反,吐药中有用芦者。
玄参南产黑者好。去须,芦水洗,晒干用。
沙参去芦,刮去浮皮,水洗,晒切。
丹参去根,酒洗,晒干用,切。
白术去梗及油黑者,不用米泔浸,切,炒。土炒,燥湿健脾胃。姜汁炒,燥湿痰、寒痰。
甘草刮去赤皮,炙。疮科用节,下部用梢,缓火用生大者好。
当归去芦,土酒浸,行经活血。姜汁浸,焙,不恋膈。头止血,身活血,尾破血,有全用者。
川芎雀脑者,上部用川芎,经络痛用抚芎,即茶芎,开郁用黑者,不好。
生地黄生血、凉血;熟者补血、温血。酒浸入经,姜汁浸,焙,补药中不恋膈生痰。忌铁。
芍药白者补血,补脾阴不足;赤者破血,行积火。煨用,有酒浸、姜汁浸,各炒。
苍术刮去毛,土米泔浸一日夜,切,炒,有姜汁炒者。茅山者佳,制同。生白毛者,好。
南星圆大白者佳。湿纸包,火煨裂用。有姜汁浸者;有同生姜、白矾、皂角煮透焙用者;有半夏圆白大者佳。滚水泡七次,去皮脐,切用。有同姜、矾、皂角煮透切用者;有生姜汁浸三次焙用;有油炒用,不损胎,降肺火,消痰。
半夏面,用半夏细末一斤,白矾半斤,生姜汁合成块,楮叶包,伏日制,阴干。
黄芩刮去皮,上有用头,用尾,用腐,用片,用条,直鼠尾者,有生用酒炒姜制者。
黄连去须,如鹰爪者好。水润,切。有酒炒、姜汁炒、有生用、乳汁浸用者。
黄 刮去皮芦,水洗,切。有蜜炙,姜汁炙,生用者。
防风去芦,及双股者,有生用,焙用者。
荆芥去根土,用穗。有生用,焙用,烧灰用;有连梗用者。
薄荷南产者佳。去梗土,洗,用叶。
羌活川产节密者佳。去芦土,洗,晒,切。
柴胡软者好。去苗土,水洗,切。
威灵仙去芦土,酒浸用。
独活去毛土,洗,晒,切。
猪苓洗去黑皮,切。
本去土毛,洗,切。
升麻川者佳。水洗去须土,晒,切。
细辛北者好。去土叶。
桔梗去芦土,泔水洗,切,焙。
白芷水润,切片。有焙用、生用,有同黄精拌蒸者。夏日频晒,免生虫,伏日切片,好。
泽泻刮去毛,水洗,润,切。有酒浸,有皂角水浸,切,焙用。夏月频晒,不生虫。
紫苏去根土,水洗。有用梗、用叶,有梗叶同用者。
枳壳、枳实内白外黑圆紧者佳。水浸去穣,切。麸炒枳实。绿者不好。
大黄川者、锦纹者佳。有生用、酒浸蒸者,有酒拌干者,不伤阴血。有酒炒,有湿纸包火煨者。
干姜黄白色坚实者佳,黑烂者不好。有生用、炮用,有炒黑用者。生姜洗去土,有全用,有用肉、用皮、捣汁用者,有火煨用者。
菖蒲石上生,一寸九节佳。去毛,焙。有酒浸、姜浸,焙,有嫩桑枝拌蒸者。忌铁。
五味子北者佳。去枝,水洗,晒干。有劈破蜜拌蒸者。
大附子湿纸包,火炮,裂去皮脐,切。有同黄连、甘草、童便煮,有盐水、姜汁煮者。
草果去皮膜,切,焙。
牛膝去苗,酒浸,焙。
车前子去 土,炒。
韭子酒浸,焙。
萝卜子炒,研。
萆麻去皮,研。
紫苏去土,水洗,晒,炒。
鼠粘子水洗,晒干,炒,研。
乌药大者去须,童便煮,切。
地榆刮去须土,水洗,切。
菟丝子酒浸三日,酒煮烂,捣烂,捏成饼,焙干收用。
漏芦去腐、土芦,甘草、水拌蒸,切,焙。
紫菀去芦土,有童便洗,姜汁制者,有蜜水浸一宿,火焙者。
麻黄去根节,滚醋汤泡,片时,去沫,发汗;根,止汗。有连根节全用者。
砂仁去皮,熨斗内微火炒用行气,研碎。有生用者。
栝蒌仁去皮,炒研如泥用。有连皮连穣全用者。
天花粉即栝蒌根,有姜汁浸用,有为细末,水澄去黄浆,数次成粉晒收者。
天门冬、麦门冬,水润略蒸去心,有酒浸,有姜汁浸,免恋膈,伏日洗,抽心,极妙。
益智仁去皮,焙,研用。
薏苡仁微炒用,研。
酸枣仁好睡,用生;夜不能眠,炒熟用,俱研碎。
红花头次采者佳。酒浸,醋浸者,略焙。
贝母去心及嘴上白丹如米颗者,姜汁浸,焙。有同糯米炒,去米用。
菊花黄色、白色者入药,南者尤好。去枝萼,有酒洗者。青茎不应时开者不用。
大麦芽焙干,有为面用者。
神面六月六日水六品药味全踏收用。青蒿、蓼子、苍耳苗叶各取汁,赤小豆、杏仁研烂,和大茴、小茴香,去枝梗,青盐水拌炒,入肾经。
干山药肥白大者佳。焙。夏日晒,不生虫。
连翘去枝、梗、心,研。
干葛南产有粉者好。水洗,晒干,切。
干漆烧烟尽,研细用。
香薷去枝土,用穗叶。
莲肉去皮,微焙,研。
玄胡南产紧小者佳。微焙。
常山鸡骨者,锉。
白扁豆炒去皮,研碎。
前胡去芦毛,姜制用。
百部去枝土,酒浸一宿,焙。
瓜蒂焙,另研。
肉苁蓉酒浸一宿,去鳞甲,及心中白丝,焙。不去膈人心气不散,正气不出。酥炙者。
米壳水润去顶膈,蜜炒黄色。有生用者,不可轻用。
百合蜜拌蒸软,切,有炒黄色者。
本去枝叶,洗去土,晒。
木瓜酒浸,切,晒。
木贼去节,焙。
芫花醋浸,微火焙黄色,去毒。
甘遂面裹,煮透用。
三棱去毛,有火煨,切,有醋煮,醋炒、酒炒者。
何首乌酒浸软,切大片,黑豆一层,何首乌一层,蒸晒各七遍,听用。忌铁器。
牵牛黑者利水,白者亦利水。不损气,焙,取头末用。
萆 川者佳。有酒浸、泔浸、童便浸、盐水浸之别。
香附米制法同,当炒。
龙胆草去芦土,酒浸,晒。
益母草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五更采,去根枝叶子全用。忌铁器。
谷精草立夏前采,去根叶土,晒干。
茵陈蒿谷雨前后采,酒洗,阴干。因有宿根复生,色白者是,有角者非。
夏枯草花盛吐时采,去根土,洗净熬膏用。有生用,煎汤用者。
赤白葵花去萼,略焙。小葵子去苞,焙,研用。
乌梅、小枣,俱去核用肉。枣有煮去皮核用者,有生用者。
续断去芦丝,酒浸一时,晒,焙。
孩儿茶研细,隔纸略焙。
浓朴去粗皮洗,紫浓香者佳。有生用,有姜汁浸炒者。
黄柏去粗皮,洗,切。有酒炒,蜜炙,盐水炒,有生用,有腊月猪胆炙透用者。
青皮四花圆紧者好。水泡去穣,切,焙。有晒干用,有醋炒用。
大腹皮揉去土,有酒洗,有姜汁浸去毒,有连子用者。
牡丹皮去木,水洗。有醋浸焙,有酒拌蒸用者。
茯苓赤者利水,白者亦利水,带补。去皮。有焙用,有为末。水澄去筋膜,晒干用。
槟榔白而坚者好。有火煨,切,有酸米饭裹,湿纸包,火煨者,有生用,有锻石制者。
山楂南者佳,水润蒸,去核。
草果去皮膜,切,焙,有面裹煨者。
山栀子红小者佳。有用仁、用皮,有仁皮同用者。炒,研碎。
川楝子去皮核,焙。
槐花水洗,去枝,焙干收。
诃子去皮核,煨。有生用者。
郁李仁泡去皮,压去油,研。
杜仲去粗皮,切。姜汁拌炒,丝尽。有酥油拌炒者,有酒浸炒者。
桃仁、杏仁汤泡,去皮尖,炒。有生用,有连皮尖用者。各研,双仁有大毒,不可用。
皂角炙,去黑皮子,另研。大小不等各有用。皂角刺,切,焙。
木通大者、色黄白者佳。去皮。
通草白者佳。二味通气。
木香广者佳。有不见火为末用者,有火煨,有水研用者。
青木香同制法。
吴茱萸去枝,滚水加盐,泡五次,去毒炒用。
山茱萸水泡去核,用肉焙。
侧柏叶按四时方位采,焙。有阴干生用者。
柏子仁水浸略蒸,晴日晒爆,开口取仁,焙,另研。
川椒去枝梗,合口及黑子,焙。出汗,地上盆合一时,去火毒,为末用。
巴豆去皮、心、膜,有生用,焙用,连皮用,压去油取霜用,有醋煮用者。
陈皮广者、红者佳。去白利痰,用连白入脾胃。有盐水浸焙者。
肉豆蔻面裹,煨,去油,切。
椿根白皮切,焙。
官桂补用肉浓者。下行和荣卫,上行,横行用枝。俱锉,有不见火用者。
石膏软白者佳。有同甘草水澄用,有生用者,有火 用,俱研细。
赤石脂火 ,研细,有生用者。
寒水石有姜汁煮用,有火 ,有生用者,俱为末。
自然铜火 ,红醋淬七次,研细用。
砂醋和,面包,慢火煨面熟杀毒。
针砂倾银锅内,火 红,醋淬。
人言醋浸一宿,除毒,不可轻用,亦不可买卖。
人手足甲新瓦上焙,存性,另研。
人发童子年壮少者好,烧研。
人小便,二三岁以上,十岁以下,色清者佳。
天灵盖年久者好,火 ,另研。
人牙火烧,另研。
龙骨五色具者佳,白者粘舌者好。火 ,另研。亦有生用者。
虎骨前腿胫骨髓满者佳。酥油炙透,有酒炙者。
象牙生者好。烧存性,另研。年久有油者不堪。
龟板去裙,酥油炙透。有酒炙者。
鳖甲醋炙或酒炙透,去裙。
全蝎去毒,水洗去盐,焙。
五灵脂为末,水澄去土,焙。有生用者。
蜈蚣金头赤足者佳。去头足炙透。
蝉蜕去嘴足翅土,焙,研。
穿山甲沙土炒,另研。
珍珠新鲜者,用绵絮包裹,火烧不振,另研。
牡蛎左顾者佳。 研。
斑蝥、红娘子去头足翅,水略润,同糯米微火炒,透熟去米,另研。
酒用无灰酽者佳。
醋用米造陈者佳。
油用白芝麻者佳。
水用甜井新汲者佳。
凡治病在头面手梢上部者,用酒炒药;治咽喉以下,肚脐以上,中焦者,用酒浸晒;在脐下至足者,多用生药。凡熟升生降之意。
制药用心不可太过,过则反失药力。
凡炒药大中小分三等,作三次炒,庶无生熟之患。
凡七八九月,遇晴明天气,预制咀片过冬。冬月天寒,水冰制则失药力。
万历十三年春仲月吉临邑清泉张洁选集

- 炮制药法《仁术便览》
- 炮制学《中国医学通史》
- 炮制药歌计六首《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炮制心法《周慎斋遗书》
- 炮炙《中医名词词典》
- 炮制十七法《古今医统大全》
- 疱疹病毒《医学微生物学》
- 炮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中药炮制》
- 疱疹病毒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炮制对药物性味功能的影响《中药炮制》
- 疱疹样皮炎《皮肤性病学》
- 炮制对药物成分的影响《中药炮制》
- 疱疹样皮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炮制的作用《中药炮制》
- 疱疹样皮炎《老年百病防治》
- 炮制的意义和目的《中药炮制》
- 疱疹样天疱疮《皮肤性病学》
- 炮制的起源和发展《中药炮制》
- 胚《中医词典》
- 炮制的工具《中药炮制》
- 胚层形成《组织学与胚胎学》
- 炮制的分类方法《中药炮制》
- 胚胎的发育和畸形的形成《病理学》
- 炮制辩《侣山堂类辩》
- 胚胎的致畸敏感期《组织学与胚胎学》
- 炮制《医述》
- 胚胎发育《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炮制《中医词典》
- 胚胎发育中的某些机理《组织学与胚胎学》
- 炮制《中医名词词典》
- 胚胎各期外形特征和胚胎龄的推算《组织学与胚胎学》
《仁术便览》
- 作者:张洁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卷一
- 中风
- 通关散
- 稀涎散
- 祛涎散
- 紫金锭
- 乌药顺气散
- 八味顺气散
- 大秦艽汤
- 三化汤
- 羌活愈风汤
- 凉膈散
- 转舌膏
- 搜风顺气丸
- 乌龙丹
- 选奇汤
- 起左汤
- 起右汤
- 小续命汤
- 麻黄续命汤
- 桂枝续命汤
- 白虎续命汤
- 葛根续命汤
- 附子续命汤
- 桂附续命汤
- 羌活连翘续命汤
- 独活寄生汤
- 黑虎丹
- 牵正散
- 活命金丹
- 清阳汤
- 涤痰汤
- 省风汤
- 导痰汤
- 厥病
- 痛风(附湿痹 鹤膝风)
- 中寒
- 伤风冒风
- 伤寒
- 麻黄汤
- 桂枝汤
- 十神汤
- 香苏饮
- 九味羌活汤
- 生料五积散
- 伤寒应验方
- 人参败毒散
- 参苏饮
- 藿香正气散
- 小柴胡汤
- 白虎汤
- 大承气汤
- 黄连解毒汤
- 六神通解散
- 人参养胃汤
- 十味和解散
- 调中汤
- 防风通圣散
- 凉膈散
- 益原散
- 加味温胆汤
- 枳实栀子汤
- 白术散
- 蜜煎导法
- 紫金锭
- 芩连消毒饮
- 竹叶石膏汤
- 大羌活汤
- 双解散
- 鹊石散
- 和解散
- 二香散
- 普济消毒饮
- 冲和灵宝汤
- 大柴胡汤
- 火门
- 中暑
- 中湿
- 肩背痛
- 心脾痛
- 耳病
- 眼目
- 牙齿
- 口舌
- 腹痛
- 鼻病
- 喉痹
- 头痛
- 眩晕
- 头风面肿
- 腰痛
- 胁痛
- 卷二
- 脾胃
- 调中益气汤
- 养胃汤
- 白术和胃丸
- 思食调中丸
- 治中汤
- 胃风汤
- 平胃散
- 香砂和中汤
- 六君子汤
- 参苓白术散
- 八珍汤
- 加味平补枳术丸
- 健脾丸
- 木香顺气丸
- 香壳丸
- 止麻清痰饮
- 健脾化痰开郁行气丸
- 藿香安胃汤
- 乌沉汤
- 益脾散
- 归脾汤
- 平胃散
- 加料平胃散
- 调胃散
- 藿香安胃散
- 气滞
- 六郁
- 痰病
- 哮病
- 喘病
- 咳嗽
- 肺痈
- 呕吐
- 翻胃
- 嘈杂
- 吞酸
- 痞病
- 咳逆
- 消渴
- 伤食
- 内伤
- 疹
- 黄疸
- 泄泻
- 痢疾
- 疟疾
- 水肿
- 鼓胀
- 卷三
- ?病
- 痫病
- 颠狂
- 惊悸怔忡
- 虚损
- 四君子汤
- 四物汤
- 八物汤
- 十全大补汤
- 养神汤
- 柴胡四物汤
- 双和散
- 黄益损汤
- 补阴散
- 五福延寿丹
- 大造丸
- 滋阴百补丸
- 又滋阴百补丸
- 滋阴降火汤
- 三补丸
- 保命延寿烧酒方
- 秘传固本丸
- 茯苓补心汤
- 劫劳散
- 固真饮子
- 补肾养脾丸
- 保和汤
- 太平丸
- 草灵丹
- 滋阴保肺定喘宁嗽汤
- 加味补阴丸
- 草还益元丹
- 秘传千金种子方
- 加味草金丹
- 加味六子丸
- 浸黄酒方
- 加味地黄丸
- 秃鸡丸
- 六味地黄丸
- 八味丸
- 补中虎潜丸
- 固神丸
- 补肝汤
- 补气汤
- 滋阴降火清肺养脾丸
- 加减八物汤
- 延寿补益汤
- 补精养心丸
- 黄鳖甲散
- 男子精寒种子方
- 滋阴降火丸
- 诸血
- 呕血
- 衄血
- 咳血
- 咯血
- 溺血
- 下血
- 自汗
- 盗汗
- 积聚
- 霍乱
- 燥结
- 诸淋
- 白浊
- 脱肛
- 跌扑损伤
- 破伤风
- 疝病
- 大便不通
- 小便不通
- 脚气
- 痿病
- 卷四
- 诸疮
- 痔疮
- 瘰
- 杨梅疮
- 刀箭疮
- 疥癣疮
- 下疳疮
- 杖疮
- 汤火疮
- 骑马痈
- 妇女经病
- 崩漏
- 赤白带下
- 产前
- 产后
- 小儿诸病
- 延生方
- 辰砂丸
- 抱龙丸
- 钱氏白术散
- 益脾散
- 益原散
- 助胃膏
- 肥儿丸
- 木香散
- 泻青丸
- 八正散
- 酿乳法
- 治小儿鼻衄地黄汤
- 小儿初生大便血蒲黄散
- 三黄丸
- 生地黄汤
- 连床散
- 升麻葛根汤
- 金泥膏
- 绵茧散
- 参苏饮
- 消毒犀角饮
- 国老散
- 小灵丹
- 玉饼子
- 醒脾散
- 实肠散
- 固真汤
- 益脾散
- 小儿杀虫定辰散
- 香棱丸
- 贴癖膏
- 治小儿急慢风黑龙丸
- 治小儿鹅口口疮一捻金散
- 救急诸方
- 解诸毒
- 疹
- 升麻葛根汤
- 惺惺散
- 异攻散
- 木香散
- 肉豆蔻丸
- 人参白术散
- 人参麦门冬散
- 柴胡麦冬散
- 桔梗甘草防风汤
- 消毒散
- 四圣散
- 人参清膈散
- 前胡枳壳汤
- 谷精草散
- 韶粉散
- 绵茧散
- 雄黄散
- 葛根麦门冬散
- 生地黄散
- 清肺散
- 麦汤散
- 摩脊法
- 三豆子汤
- 甘草散
- 黄柏膏
- 不换金正气散
- 胡荽酒
- 托里散
- 快散
- 活血散
- 五苓散
- 四君子汤
- 四物汤
- 犀角地黄汤
- 败草散
- 人牙散
- 周天散
- 抱龙丸
- 无比丸
- 宣风散
- 保元汤
- 炮制药法
- 题仁术便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