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膈散等

《仁术便览》书籍目录

凉膈散】、【六味地黄丸】、【通圣散】、【滚痰丸】、【龙荟】

俱可服。方见各门。

一方 治耳暴聋。

甘遂末吹左耳,甘草末吹右耳,立效。或用甘遂末绵裹插耳内,口中嚼甘草,亦好。

一方 治耳内有脓,及出黄水。用枯矾一钱,胭脂五分,麝香少许,龙骨 一钱,用绵杖子先展去脓水,吹药入耳。

又方 治耳内脓水及黄汁出。

石膏( ) 黄丹(炒) 蛤粉 龙骨(各等分) 麝香少许,同上用。

一方 治耳聋菖蒲一寸,巴豆一粒去皮心,为末,绵裹塞耳内。

一方 治耳内外烂疮。用贝母研末敷。

一方 治蛀虫入耳。杏仁捣如泥,取油滴入耳,虫非死则出。一切虫入耳,用竹管插入耳内,以口气尽力吸出,最妙。

一方 治百虫入耳。用香油灌入耳中,出。

一方 取鸡冠上血滴入耳中,即出。

一方 虫入耳。用驴牛乳灌入,出。

一方 治虫入耳,久食脑痛,桃叶为枕,虫自鼻出。

一方 治冻耳。用橄榄核烧灰油调敷。

一方 冻耳疮雀脑涂,好。

治耳后月蚀疮

胡粉( 微黄) 枯矾 黄柏 黄连 轻粉(各二钱) 胭脂(一钱)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用温水洗疮,净后敷。

一方 塞耳丸。川乌为末,葱汁丸,绵裹塞耳内。

又方 耳后疮。黄连、枯矾为末,敷之。

一方 冻耳成疮。生姜自然汁熬搽。

一方 因聋塞耳,三个斑蝥,一个巴豆,麝香少许,葱汁丸,绵裹,左耳聋塞右耳。

一方 耳后耳根生疮如割。地骨皮碾细末,先将粗末煎汤,洗后敷细末,如干,唾津调搽。

一方 治耳湿肿痛。加味凉膈散竹叶水煎,气闭加菖蒲、蔓荆子菊花。方见前。

上热,耳出脓汁,蔓荆子散

甘草(炙) 升麻 木通 赤芍 桑白皮(炒) 生地 前胡 赤茯 菊花 蔓荆子

煎服,有痰加姜一二片。

聋病,必用龙荟丸四物汤养阴。大病后耳聋与阴虚火动耳内哄然,俱用四物汤知母、黄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仁术便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仁术便览》书籍目录
  1. 凉膈散等《仁术便览》
  2. 凉膈散(局方)《张氏医通》
  3. 凉剂《证治准绳·幼科》
  4. 凉膈散(加味凉膈散)《仁术便览》
  5. 凉剂《女科证治准绳》
  6. 凉膈散《时方歌括》
  7. 凉剂《女科证治准绳》
  8. 凉膈散《医方论》
  9. 凉剂《女科证治准绳》
  10. 凉膈散《明目至宝》
  11. 凉解里热法《时病论歌括新编》
  12. 凉膈散《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13. 凉解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14. 凉膈散《退思集类方歌注》
  15. 凉惊丸《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16. 凉膈散《仁术便览》
  17. 凉惊丸《小儿药证直诀》
  18. 凉膈散《仁术便览》
  19. 凉惊丸《小儿药证直诀》
  20. 凉膈散《仁术便览》
  21. 凉开《中医词典》
  22. 凉膈散《医方考》
  23. 凉散类《医学摘粹》
  24. 凉膈散《目经大成》
  25. 凉血《中医词典》
  26. 凉膈散《儒门事亲》
  27. 凉血《本草求真》
  28. 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9. 凉血(凉血散血)《中医名词词典》
  30. 凉膈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1. 凉血地黄汤《仁术便览》

《仁术便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