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炮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炮制过程中,制药场所的清洁卫生和安全防火,制药人员的劳动保护,制药工具的洁净、保养,以及药物的防霉、防腐、防冻等,与药物的质量,制药工人的健康,工具使用的期限,以至生命财产的安全,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必须予以充分注意。
(1)清洁卫生:制药场所的清洁卫生,对于药物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蜂蜜、饴糖等味甜的药物,易为苍蝇、蚂蚁等昆虫所侵蚀,植物药的根、根茎、果实、种子等,易为老鼠及虫类所残害。如果不经常进行清洁工作。给老鼠、虫类以藏匿、聚集、孳生的机会,不仅使药物遭受损失,还可以因老鼠、虫类的叮爬而带来了秽物和病菌,危害人体,炮制的药物也可以被灰尘秽物所污染。因此,制药场所的清洁卫生,必须引起我们注意。制药场所一般要求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四壁光洁,有条件的,地面最好用水泥、石灰之类建筑,便于经常冲洗。室内每日打扫,保持清洁;室外四周经常清除杂草,不堆积杂物,要有良好的下水道或阳沟,不使污水积留。洗药、浸药、漂药的地方,要经常冲洗。缸内污水要及时排除,夏季浸药必须经常换水。切制饮片的场所,最好和烘房、晒场接近,以便于将切制的饮片进行日晒或烘烤。晒药最好设置晒台,晒台位置高,受阳光照射的面广、时间长、空气流通、灰尘较少。如在地面晒药,应搭离地面3~4尺的架子,不使吸收地下潮湿,地面要经常打扫。制药人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常洗澡、勤换衣、常剪指甲,工作时穿戴工作衣帽,必要时要戴口罩,不得随地吐痰,工作时不吸烟,以免烟灰掉落在药物里面。
(2)劳动保护:制药人员的劳动保护主要是防止药物中毒、工伤事故,搞好防暑降温,减少劳动量。炒制斑螯、乳香、没药等药物时,产生的气体,有剧烈的毒性或较强的刺激性,必须戴口罩以防止吸入毒性或刺激性物质,并须利用风扇使有毒物质迅速扩散。煅制砒石、皂矾等可产生有毒气体,最好在露天空旷地方进行,制药人员站在上风处,时间较长须轮换操作。炒制或煅制药物时,有条件最好戴上工作手套,以防烫伤。制藤黄、硫黄等有毒药物用的辅料,如豆腐等,要处理好,防止误食中毒。制巴豆霜去壳去油,最好戴橡皮手套,接触到巴豆油的手指,不要到处乱摸,应用肥皂水洗净。
(3)工具的洁净和保养:工具洁净保养关系到炮制质量,工作效率。工具管理不当,往往导致损坏而造成浪费,并影响工作。铁制工具如切药机、切药刀、炒药锅等,用后要洗净、擦干,如不用应涂一点油,以防生锈:竹木制工具如竹筛、簸箕、工作台等,要经常洗刷,清除积垢。
(4)防火、防霉、防腐、防冻:炮制过程中,一般离不开水与火,为了保障安全,保证药物质量,必须注意防火、防霉、防腐、防冻等事项。防火:工作完毕应即将火熄灭;药物炒炭或火煅后,应放地上摊冷,最好过夜入库;烘房要管理,严防药料烤焦燃烧,以至着火成灾。防霉:潮湿季节润药,要经常检查翻动,以免药物生霉。阴雨天切制饮片,必须烘干,以免生霉。防腐:漂制与浸制药物,必须经常换水,特别是夏季,每日需换水1~3次。防冻:冬季发芽,要防止冻坏芽苞,造成浪费。水制药物要放在避风温暖的地方,防止受冻后内部空松,外皮起皱,鲜药更要注意防冻,以免冻坏,变质失效。

- 炮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中药炮制》
- 炮制对药物性味功能的影响《中药炮制》
- 炮制十七法《古今医统大全》
- 炮制对药物成分的影响《中药炮制》
- 炮制心法《周慎斋遗书》
- 炮制的作用《中药炮制》
- 炮制学《中国医学通史》
- 炮制的意义和目的《中药炮制》
- 炮制药法《仁术便览》
- 炮制的起源和发展《中药炮制》
- 炮制药歌计六首《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炮制的工具《中药炮制》
- 炮炙《中医名词词典》
- 炮制的分类方法《中药炮制》
- 疱疹病毒《医学微生物学》
- 炮制辩《侣山堂类辩》
- 疱疹病毒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炮制《医述》
- 疱疹样皮炎《皮肤性病学》
- 炮制《中医词典》
- 疱疹样皮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炮制《中医名词词典》
- 疱疹样皮炎《老年百病防治》
- 炮炼法《异授眼科》
- 疱疹样天疱疮《皮肤性病学》
- 炮姜《药性切用》
- 胚《中医词典》
- 炮姜《本草分经》
- 胚层形成《组织学与胚胎学》
- 炮姜《本草分经》
- 胚胎的发育和畸形的形成《病理学》
《中药炮制》
- 邓来送、刘荣禄(着)
- 前言
- 总论
- 各论
- 第七章 植物类·根及根茎类
- 党参
- 明党参
- 丹参
- 玄参
- 苦参
- 太子参
- 北条参
- 沙参
- 竹节参
- 三七
- 黄精
- 玉竹
- 何首乌
- 地黄(附熟地、生地)
- 射干
- 苍术
- 桔梗
- 白术
- 黄药子
- 白药子
- 当归
- 川贝母
- 浙贝母
- 伊贝母
- 百合
- 薤白
- 山慈菇
- 麦门冬
- 天门冬
- 木香
- 川木香
- 青木香
- 广防己
- 生姜
- 干姜
- 姜黄
- 莪术
- 郁金
- 高良姜
- 山奈
- 骨碎补
- 山药
- 天麻
- 川芎
- 藁本
- 黄芪
- 大黄
- 甘草
- 山豆根
- 半夏(附京半夏、清半夏、姜半夏、盐半夏、半夏曲)
- 附:京半夏
- 附:清半夏
- 附:姜半夏
- 附:盐半夏
- 附:半夏曲
- 附子
- 川乌
- 草乌
- 白附子
- 天南星(附:胆南星)
- 附:胆南星
- 千年健
- 北豆根
- 白芍
- 赤芍
- 川牛膝
- 怀牛膝
- 糯稻根
- 白蔹
- 白前
- 白薇
- 天花粉
- 白头翁
- 天葵子
- 远志
- 知母
- 香附
- 芦根
- 续断
- 白茄根
- 白茅根
- 苎麻根
- 延胡索
- 茜草
- 巴戟天
- 甘遂
- 防风
- 泽泻
- 黄连
- 威灵仙
- 商陆
- 地榆
- 贯众
- 白芷
- 仙茅
- 藜芦
- 漏芦
- 狗脊
- 独活
- 羌活
- 常山
- 百部
- 龙胆草
- 葛根
- 乌药
- 三棱
- 草薢
- 紫菀
- 白及
- 升麻
- 秦艽
- 黄芩
- 胡黄连
- 板蓝根
- 柴胡
- 银柴胡
- 前胡
- 大蓟
- 虎杖
- 小蓟
- 土茯苓
- 藕节
- 第七章 植物类·全草类
- 瞿麦
- 扁蓄
- 紫苏叶
- 紫苏梗
- 麻黄
- 麻黄根
- 细辛
- 茵陈
- 青蒿(附:青蒿梗)
- 附:青蒿梗
- 马鞭草
- 徐长卿
- 鹅不食草
- 半边莲
- 半枝莲
- 莱菔菜(附:莱菔子)
- 附:莱菔子
- 益母草(附:茺蔚子)
- 附:茺蔚子
- 谷精草(附:谷精珠)
- 佩兰
- 泽兰
- 木贼草
- 荆芥
- 藿香(附:藿香梗)
- 石斛
- 金钗石斛
- 肉苁蓉
- 锁阳
- 刘寄奴
- 第七章 植物类·叶类
- 第七章 植物类·花类
- 第七章 植物类·果核类
- 吴茱萸
- 陈皮
- 青皮
- 枳实
- 枳壳
- 木瓜
- 金樱子
- 连翘
- 瓜蒌子
- 诃子(附:诃子肉)
- 榧子
- 山茱萸
- 枸杞子
- 乌梅
- 山楂
- 桃仁
- 杏仁
- 使君子
- 白果
- 酸枣仁
- 芡实
- 薏苡仁
- 莲子
- 莲房
- 谷芽
- 麦芽
- 小茴香
- 白扁豆
- 巴豆
- 马钱子
- 火麻仁
- 大胡麻
- 草果
- 肉豆蔻
- 砂仁
- 益智
- 芥子
- 槟榔
- 荔枝核
- 木蝴蝶
- 黑故子
- 刺疾黎
- 车前子
- 苍耳子
- 栀子
- 菟丝子
- 草决明
- 沙苑子
- 牵牛
- 蔓荆子
- 女贞子
- 五味子
- 牛蒡子
- 葶苈子
- 冬瓜子
- 路路通
- 第七章 植物类·藤类
- 第七章 植物类·皮脂类
- 第八章 动物类
- 人指甲
- 血余炭
- 干蟾
- 紫河车
- 鹿角
- 鹿茸
- 鹿筋
- 虎骨
- 阿胶珠
- 象皮
- 猴骨
- 腽肭脐
- 穿山甲
- 刺猬皮
- 鸡内金
- 五灵脂
- 蝉蜕
- 僵蚕
- 土鳖虫
- 斑蝥
- 红娘
- 蝼蛄
- 蟋蟀
- 蚕砂
- 蜂房
- 蛤蚧
- 虻虫
- 壁钱
- 水蛭
- 地龙
- 乌梢蛇
- 蛇蜕
- 蕲蛇
- 龟板
- 鳖甲
- 珍珠
- 石决明
- 牡蛎
- 瓦楞子
- 珍珠母
- 鱼鳔胶
- 海螵蛸
- 桑螵蛸
- 望月砂
- 第九章 矿物类
- 第十章 其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