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痛
雷公真君曰∶凡人有咽喉忽肿作痛,生双蛾者,饮食不能下,五日不食即死矣。但此症实火易治,而虚火难医,实火世人已有妙方,如用山豆根,芩、连、半夏、柴胡、甘草、桔梗、天花粉治之立消。惟虚火乃肾火不藏于命门,浮游于咽喉之间,其症亦如实火,惟夜重于日,清晨反觉少轻;若实火清晨反重,夜间反轻。实火,口燥舌干而开裂;虚火,口不甚渴,舌滑而不裂也。以此辨症,断不差错。此种虚痛,若亦以治实火之法治之。是人已下井,而又益之石也。故不特不可用寒凉,并不可用发散。盖虚火必须补也,然徒补肾水,虽水能制火。可以少差,而火势太盛,未易制伏,又宜于水中补火,则引火归源而火势顿除,有消亡于顷刻矣。方用引火汤,熟地一两;元参一两。白芥子三钱,山茱萸四钱,北五味二钱,山药四钱,茯苓五钱,肉桂二钱,水煎服。一剂而痰声静,痛顿除、肿亦尽消,二剂全愈。盖熟地、山茱萸、五味之类,纯是补肾水圣药,茯苓、山药又益精而利水,助肉桂之下行,元参以消在上之浮火,白芥子以消壅塞之痰,上焦既宽,而下焦又得肉桂之热,则龙雷之火有不归根于命门者乎。一剂便生,真有鬼神莫测之机,又胜于八味地黄汤也。倘喉肿闭塞,勺水不能下,虽有此神方,将安施乎。我更有法,用附子一个,破故纸五钱。各研末,调如糊作膏,布摊如膏药,大如茶钟。贴脚心中央,以火烘之一时辰,喉即宽而开一线路,可以服药矣,又不可不知此妙法也。

- 喉痛《石室秘录》
- 喉痛《医宗金鉴》
- 喉痛《专治麻痧初编》
- 喉痛《推求师意》
- 喉痛《厘正按摩要术》
- 喉痛《麻疹阐注》
- 喉痛《痘疹心法要诀》
- 喉痛《口齿类要》
- 喉痛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喉痛《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喉痛怪病《急救广生集》
- 喉水肿《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喉痛候《诸病源候论》
- 喉声《中医词典》
- 喉痛厥逆《医法圆通》
- 喉舌滞颐《续名医类案》
- 喉痛秘方《华佗神方》
- 喉舌牙三症煎方歌《尤氏喉症指南》
- 喉痛破烂日久不愈《奇效简便良方》
- 喉舌牙三症并牙疳煎方歌《尤氏喉症指南》
- 喉痛饮滚《医法圆通》
- 喉舌生疮烂方八首《外台秘要》
- 喉头《中医词典》
- 喉舌门《养生导引法》
- 喉外伤《急诊医学》
- 喉舌门《养生导引秘籍》
- 喉外伤《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喉舌缓急砭药不同解《儒门事亲》
- 喉外伤《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喉舌分经说《喉科指掌》
- 喉窝《中医词典》
《石室秘录》
- 作者:陈士铎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序四
- 卷一(礼集)
- 卷二(乐集)
- 卷三(射集)
- 王治法
- 霸治法
- 倒治法
- 缚治法
- 肥治法
- 瘦治法
- 摩治法
- 浴治法
- 达治法
- 发治法
- 夺治法
- 深治法
- 浅治法
- 长治法
- 短治法
- 日治法
- 夜治法
- 气治法
- 血治法
- 脏治法
- 腑治法
- 常治法
- 变治法
- 初治法
- 终治法
- 专治法
- 分治法
- 同治法
- 异治法
- 劳治法
- 逸治法
- 吸治法
- 引治法
- 单治法
- 双治法
- 立治法
- 卧治法
- 饥治法
- 饱治法
- 卷四(御集)
- 富治法
- 贫治法
- 产前治法
- 产后治法
- 老治法
- 少治法
- 东南治法
- 西北治法
- 皮毛治法
- 肌肤治法
- 筋脉治法
- 温治法
- 清治法
- 收治法
- 散治法
- 软治法
- 坚治法
- 抑治法
- 扬治法
- 痰治法
- 火治法
- 静治法
- 动治法
- 春夏治法
- 秋冬治法
- 奇治法
- 平治法
- 奇治法
- 偶治法
- 形治法
- 气治法
- 暗治法
- 明治法
- 卷五(书集)
- 久治法
- 暂治法
- 远治法
- 近治法
- 轻治法
- 重治法
- 瘟疫治法
- 瘴疠治法
- 得治法
- 失治法
- 意治法
- 神治法
- 伤寒相舌秘法
- 岐天师儿科治法
- 诸真人传授儿科
- 张真人传痘疹门
- 钱真人传痘疮神方
- 岐天师传治回毒方
- 岐天师又传治回毒岁久不愈方
- 岐真人传儿科秘法
- 长沙张真人传治小儿感冒风寒方
- 儿科
- 卷六(数集)
-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