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治法

《石室秘录》书籍目录

论痿症 论肾虚如白虎汤症 论汗出如雨不止 论直中阴经 论治阳明之火

天师曰∶大治法,周身有病,统上下左右尽治之也。如气血全亏,一身多病;或头痛未已,而身骨痛;或腹痛未已,而四肢尽痛是也。虽此等病,乃痿症居多,自宜专治阳明胃火。然而胃火既盛,一身上下四肢尽行消瘦,又不可专治胃经一门也。方用人参三钱,茯苓三钱,薏苡仁五钱,当归三钱,黄 三钱,甘菊花一钱,元参五钱,麦冬一两,陈皮五分,神曲五分,白芥子三钱,白芍三钱,熟地一两,水三大碗,煎一碗服之。(〔批〕双补至神丹。)盖阳明火盛,理宜用竹叶石膏汤矣,而此偏不用,反用参、苓、 、熟为君,补其气血者,何也?胃火过盛,已铄气血,再用白虎汤,虽一时解其火势之燎原,然而焦头烂额,必致重亡其津液。不若用补气血之药,大剂煎饮,使水足而火自息。方中宜用元参、麦冬甘菊之品,纯是退阳明之味;而阳明即有火势之燎原,亦能扑灭。况又重加之当归生血之类,以滋化源乎。但诸药若小其剂,则不特无益,而反助火势之飞扬,此大治之所以妙也。

大约大治之法,施之于虚症最宜,乘其初起,胃火有余,即以大剂与之,可以转败为胜。若因循时日,畏首畏尾,初时不敢用大剂,乃至胃气已衰,而后悔悟,始用大剂迟矣。其病宜用大剂者,则发背痈疽,切忌小治,尤当以大剂与之。另有专门,兹不再赘。

张公曰∶大治实阳明胃火之患,不止疽发背,更有症如肾虚而火沸腾,如白虎汤症者,亦宜用大剂六味地黄汤治之。更有肾水泛上,吐痰倾盆者,亦宜用六味汤,加附子肉桂,煎汤数碗,大碗饮之而愈,皆不可小治之也。凡肾水肾火之虚,上焦虽现热症,而其舌终滑而不燥,非若阳症之干极而起刺也。

更有大汗之症,汗如雨出,不可止抑,气息又复奄奄,不是发狂热症,若不急用大补之药,则顷刻亡阳而死矣。方用人参三两,白术四两,当归三两,桑叶十片,麦冬三两,北五味三钱,黄 三两,水煎服。(〔批〕止汗定神丹。)此方纯是补气之药,气足则汗止,而阳返于命门之宫矣。倘以小小之剂治之,又何以补生元气于无何有之乡哉,吾见其立亡而已矣。更有直中阴经之症,阴寒之气,斩关直入于肾宫,命门之火逃亡,而将越出于躯壳之外,非用大剂补火之药,何以追散失之元阳而返其宅哉。方用人参一两,白术三两,附子二钱,肉桂一钱,干姜二钱,水三碗煎服。一剂而愈。(〔批〕参术附桂汤)。此方用人参、白术,实有妙用,驱寒之品,而不用此二味,寒去而气随之去矣,故必用二味,且必须多加,而元阳始足可留于将绝之顷也。此皆大治之法,不可不知。

华君曰∶天师不曾传,予有一论可参观。阳明之火势,最盛最急,若不以大剂退火之药与之,立刻将肾水烧干矣。然过用寒凉,必致转伤胃气,胃气既伤,则胃火益胜。虽石膏汤中有人参以救胃气,然终不胜攻之大烈也。愚意石膏用一两者,人参必须亦用一两;或石膏用至二三两;则人参断不可止用一两,必须多加为妙。即不敢加至三两,亦必须加至一两五钱。与其火退之后,再用人参,何若乘其火盛之时,而倍用之。攻补兼施,火势衰,而胃气又不复损之为得也。予治阳明火盛,往往奏功如响者,人参同石膏兼用,而无偏重之势故耳。此予独得之秘,因远公为天师所爱,不惜尽传无隐。愿远公谨听吾言,必与参同用,无分轻重也。此段再请教天师与长沙公何如?(〔批〕雷公曰∶华君之言至当也。)

天师曰∶妙论不刊。(诸病凡胃气衰者,用药不可大剂,不可不知。更有暴病中寒,脉微欲绝,四肢冰冷者,初服须急服生附、干姜各五钱救之,参、术又在所缓。此说本之嘉言喻氏。李子永识。)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石室秘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石室秘录》书籍目录
  1. 大治法《石室秘录》
  2. 大趾《中医词典》
  3. 大中极《中医词典》
  4. 大枳壳丸《仁术便览》
  5. 大钟《针灸大成》
  6. 大指节横纹《中医词典》
  7. 大钟《中医词典》
  8. 大指甲根《中医词典》
  9. 大钟《子午流注说难》
  10. 大指甲根《手穴手纹诊治》
  11. 大钟《针灸学》
  12. 大指次指《中医词典》
  13. 大周天《中医词典》
  14. 大指《中医词典》
  15. 大杼《针灸大成》
  16. 大芷茶《茶饮保健》
  17. 大杼《中医词典》
  18. 大正气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9. 大杼《针灸学》
  20. 大镇心丸《备急千金要方》
  21. 大注痢及赤白困笃肠滑方二首《外台秘要》
  22. 大镇心散《备急千金要方》
  23. 大炷灸《中医词典》
  24. 大镇心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5. 大椎《针灸大成》
  26. 大针主治法歌《医宗金鉴》
  27. 大椎《气功外气疗法》
  28. 大针《中医词典》
  29. 大椎《中医词典》
  30. 大针《中医名词词典》
  31. 大椎《针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