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证

《医学正传》书籍目录

《内经》曰∶心之液为汗。《原病式》曰∶心热则出汗。东垣曰∶西南,坤土也,在人则为脾胃,夫人之汗,犹天地之雨,阴滋其湿,则为雾露为雨也。据内经独主于心,而东垣又指脾胃而言,何也?盖心为君火主热,脾胃属土主湿,湿热相搏为汗明矣。亦如地之湿气,为云雾而上升,其天气若不下降,则不能成霖雨也。又如甑中烧酒,若非汤火蒸淘,则不能成汁液也。夫各脏皆能令人出汗,独心与脾胃主湿热,乃总司耳。故内经又曰∶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若夫自汗与盗汗者,病似而实不同也。

其自汗者,无时而 然出,动则为甚,属阳虚,胃气之所司也。盗汗者,寐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营血之所主也。大抵自汗宜补阳调卫,盗汗宜补阴降火。大法∶心虚冷汗自出者,理宜补肝,益火之原,以消阴翳也。阴虚火炎者,法当补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医者宜详辨之,毋错。

脉法

脉大而虚、浮而濡者汗。在寸为自汗,在尺为盗汗。

伤寒,脉阴阳俱紧,当无汗。若自汗者曰亡阳,不治。

方法

丹溪曰∶自汗,属气虚,属湿与热。盗汗,属血与阴虚。

火气上蒸胃中之湿,亦能作汗,凉膈散主之。

治自汗,用人参、黄 ,少佐以桂枝。阳虚者,附子亦可用。

痰病亦有汗者。

(以上丹溪方法凡四条)

麦煎汤(东垣) 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亏欠,体常自汗,夜卧则甚,久而不止,体瘦,心忪惊惕,短气疲倦。

牡蛎麻黄根(各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入小麦百余粒,水煎服。

调卫汤(东垣) 治湿胜自汗,补卫气虚弱,表虚不任风寒证。

麻黄根(各一钱) 羌活(二分) 生甘草 当归梢(各五分) 生地黄 麦门冬(各三分) 生黄芩 半夏(各五分) 猪苓(二分) 苏木 红花(各一分) 五味子(七粒)

愚恐自汗阳虚之证不应下羌活半夏生姜三味辛散发表之剂,恐传写之误,姑存之。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

当归六黄汤(河间)盗汗之至药也。

当归(一钱) 生地熟地黄 黄柏(各七分) 黄 (一钱) 黄连(七分) 黄芩(七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前温服,小儿减半。又曰,小儿不须治。(小儿虽能自愈,然不治,病恐日甚,治之尤妙。)

建中汤(活人) 治自汗及盗汗皆效(方见伤寒门桂枝汤。或加浮小麦一撮,尤妙。)

四制白术散 治盗汗。

白术(四两,内一两以黄 同炒,一两以石斛同炒,一两以特蛎同炒,一两以麸皮同炒,凡同炒者皆去之)

上取白术一味为末,每服三钱,粟米汤调下。

正气汤(东垣) 治盗汗。

黄柏 知母(各一钱五分) 甘草(炙,五分)

上细切,水煎服之。

白术散(东垣) 治饮酒中风多汗,食即汗出如油漏,久不治必成消渴。

牡蛎(三钱炒) 白术(一两二钱五分) 防风(二两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温水调下,不计时候。如恶风,倍防风、白术。如多汗面肿,倍牡蛎。

(丹溪活套)云∶仲景桂枝汤,治外感风邪自汗之圣药也。黄 建中汤,治外感挟气虚自汗之剂也。东垣补中益气汤,治伤寒气虚自汗之妙剂也。甚者六脉浮软而虚,本方加附子以治阳虚,其效如 应桴。如左寸脉浮洪而自汗者,心火炎也,本方倍参、 ,加麦门冬五味子、黄连各五分。如左关脉浮弦而自汗者,挟风邪也,本方加桂枝芍药各五分。若不阴虚,只有桂枝汤可用也。右关脉浮洪无力而自汗者,只宜本方倍参、 而自愈。右尺脉洪数无力而自汗或盗汗者,相火挟君火之势而克伐肺金也,本方加黄连、黄芩、黄柏各五分,只用当归黄汤。左尺脉浮洪无力而自汗者,水亏火盛也,本方加知母、黄柏各五分,熟地黄一钱,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凡内伤及一切虚损之证自汗不休者,总用补中益气汤,少加附子麻黄根浮小麦,其效捷如影响。但升麻柴胡俱用蜜水制炒,以杀其升发勇悍之性,又欲其引参、 等药至肌表,故不可缺也,凡上所云,皆指内伤虚损自汗之证,故皆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治之药也。

(医案)

上湖吕俊文,得内伤虚证,发热自汗,如雨不止,服补中益气汤十数帖不效。予以前方加减,每帖用蜜制黄 一钱,人参一钱,白术、甘草、陈皮各七分,当归、白芍药各一钱,升麻柴胡各一分,加桂枝三分,麻黄根七分,浮小麦一撮,炮附子三分,三帖而汗止,热亦退而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正传》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正传》书籍目录
  1. 汗证《医学正传》
  2. 汗证《杂病广要》
  3. 汗证《万病回春》
  4. 汗证《中医词典》
  5. 汗证《古今名医汇粹》
  6. 汗证《手穴手纹诊治》
  7. 汗证《中医内科学》
  8. 汗证《景岳全书》
  9. 汗证《中医儿科学》
  10. 汗证《医法圆通》
  11. 汗证简便方《幼幼集成》
  12. 汗证《医学集成》
  13. 汗证门《幼科指南》
  14. 汗浙疮门主论《疡医大全》
  15. 汗证总括《医宗金鉴》
  16. 汗浙疮门主方《疡医大全》
  17. 汗证总括《幼科心法要诀》
  18. 汗有六要五忌《医述》
  19. 汗症《寿世保元》
  20. 汗液异常辨病《常见病自测》
  21. 汗症《寿世保元》
  22. 汗液的颜色辨病《常见病自测》
  23. 汗症《幼科折衷》
  24. 汗液《百病自测》
  25. 汗症《灸法秘传》
  26. 汗血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7. 汗症论治《类证治裁》
  28. 汗血候《诸病源候论》
  29. 汗症脉候《类证治裁》
  30. 汗血候《诸病源候论》
  31. 汗症门(五则)《辨证录》

《医学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