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

《医学正传》书籍目录

《内经》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者,则不免于死矣。盖伤寒之证,非若杂病之易知也。惟汉张仲景深达是理,而为立法之祖,着《伤寒论》一书,载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有三方,以为后学之矜式。

惜乎其书一变于王叔和之撰次,再变于成无己之诠注,传之愈久而愈失其真也。考其法与方也,何尝合其数焉。且三阴寒证之用热药者十居七八,其《内经》所谓传经之伤寒,自三阳而传入于三阴之经,但一于热耳,何由而为寒哉,是以不能不使人之致疑也。故后人纷纷之论,俱未得其旨要,愚窃憾焉。有至人传云∶伤寒大法有四∶曰传经,曰专经,曰即病,曰郁病。夫即病者多为专经,郁病者多为传经。盖寒邪之中人,无有定体,或中于阳,或中于阴,或但中于太阳,未及郁热而即发,首尾只在本经而不传变者,治宜麻黄桂枝等汤,驱散表邪而愈。或有从太阳未及郁热,不从阳明少阳过,而遂入于三阴之经者,亦有初不曾入于阳经而直伤于三阴之经而即病者,因其未曾郁热,是以一切为寒证焉,故多自霜降后至春分前发者是也。为其无头痛,无大热,脉沉迟而微,故古方又出中寒一条,实此证也,治宜四逆、真武等汤,温中通脉而愈。若夫始从太阳郁热,以次而传至于阳明、少阳,次第传变于三阴之经者,则为传经之热证明矣(经曰∶一日巨阳受之,其脉尺寸俱俘,其证头项痛、腰脊强,故宜发汗。二日阳明受之,其脉尺寸俱长,其证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故宜解肌。三日少阳受之,其脉尺寸俱弦,其证胸胁痛而耳聋,往来寒热,故宜和解。四日太阴受之,其脉尺寸俱沉细,其证腹满咽干自利,故宜分利。五日少阴受之,其脉尺寸俱微缓,其证口燥舌干而渴,故宜清之。六日厥阴受之,其脉尺寸俱沉涩,其证烦满而囊缩,故宜下之。自此以后,病日以衰,至十三日乃愈),故多自春分后至夏至前发者是也。夫春夏固无即病专经之寒证,而秋冬岂无郁病传经之热证欤。惟寒邪之传注经络,实无定体。故东垣有曰∶太阳者,巨阳也,为诸阳之首。膀胱经病若渴者,自入于本也,名曰传本。太阳传阳明胃土者,名曰巡经传,为发汗不彻,利小便,余邪不尽,透入于里也。太阳传少阳胆木者,名曰越经传,为原受病脉浮宜汗,当用麻黄而不用之故也。太阳传少阴肾水者,名曰表里传,为表病急当发汗而反下,所以传也。太阳传太阴脾土者,名曰误下传,为受病脉缓有汗,当用桂枝而反下之所致也,当脐腹痛,四肢沉重。太阳传厥阴肝木者,为三阴不至于首,惟厥阴与督脉上行与太阳相接,名曰巡经得度传也。夫经所谓两感伤寒者,日传二经之候也,一日太阳与少阴俱病,二日阳明与太阴俱病,三日少阳与厥阴俱病。张仲景无治法,惟东垣有治两感大羌活汤,云十可救其一二,未能试其验否。愚按∶仲景《伤寒论》曰∶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考之《内经》有曰∶春伤于风,夏为飧泄;夏伤于暑,秋为 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四时之正病也。遍阅《内经》中,但有六经传变之伤寒,而无三阴直伤即病之寒证焉。大抵《内经》以春三月及夏至前发者为真伤寒,张仲景以秋分后至冬三月发者为真伤寒,抑未敢议其孰非而孰是也。若夫春为温病,夏为热病,皆冬受寒邪、郁积之久之重病也。外有四时感冒、新受风寒之轻证,亦有头痛体痛、恶寒发热等候,自当作感冒处治,非冬伤寒邪、过时而发之重病比也。今人因借仲景治伤寒法治之获效,遂通谓之四时伤寒,实非仲景立法之本意也。夫欲治伤寒者,切宜潜心洞察,不可苟且轻试。且如不当汗而汗者,为亡阳,为蓄血,为鼻衄,为筋惕肉 ,为下厥上竭,为咽干,为小便淋 。不当下而下者,为结胸,为痞气,为懊 ,为失血,为复热。又阴盛阳虚,汗之即愈,下之即死;阳盛阴虚,下之即愈,汗之即死。又曰∶桂枝下咽,阳盛即毙;承气入胃,阴盛乃亡。医者其可轻视之乎。

脉法

脉阳浮而阴弱,谓之伤风。(邪在六经,俱弦加之。阳浮,卫中风也;阴弱,荣气弱也。风伤阳,故浮虚。)

脉浮紧而无汗,谓之伤寒。(寒伤荣,荣实则卫虚。阳脉紧,邪在上焦,主欲吐也。)

脉浮,头项痛,腰脊强,病在太阳。

脉长,身热鼻干,目疼不得卧,病在阳明。

脉弦,胸胁痛耳聋,往来寒热,病在少阳。

脉沉细,咽干,腹满自利,病在太阴。

脉微缓,口燥舌干而渴,病在少阴。

脉沉涩,烦满囊缩,病在厥阴。

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而紧涩,变为温疟。(阴阳紧盛,伤寒之脉,前病热未已,后复感于寒也。)

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更遇于风,变为风湿。(阳脉浮滑,阴脉濡弱,皆风脉也。前脉未除,风来乘热也。)

脉阳洪数,阴实大,更遇温热,两合变为温毒。(洪数实大皆热,两热相合也。)

脉阳濡弱,阴弦紧,更遇温气,变为瘟疫。

发热,脉沉细,表得太阳,名曰 病。

病太阳,关节疼痛而烦,脉沉细,名曰湿痹。

病太阳,身热疼痛,脉微弱弦芤,名曰中 。

若发汗已,身灼然热,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俘,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鼾语难,小便不利,更被其下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者则惊痫时螈 ,色如火熏则死。)

脉沉细而疾,身凉四肢冷,烦躁不欲饮水,狂闷,名曰阳厥。

伤寒热盛,脉浮大者生,沉小者死。(已汗,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方法

丹溪曰∶外感无内伤者,用仲景法。伤寒挟内伤者,十居八九。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补中益气汤,从六经所见之证加减用之。气虚甚者,少加附子以行参 之气。东垣谓内伤者极多,外伤者间而有之,此发前人所未发。后人徇俗,不见真切,雷同指为外伤,极谬。其或可者,盖亦因其不敢放肆,而多用平和之药散之耳。若粗率者,必致杀人。

有感冒轻病,不可便认为伤寒。西北二方极寒肃杀之气,外伤者甚多;东南二方温和之地,外伤甚少,所谓千百而一二也。

(以上丹溪方法凡一条)

桂枝汤(并加减法。) 治太阳经伤风,发热自汗,鼻鸣干呕

桂枝(二钱五分) 芍药(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温服。本方惟冬及春初可行。春末及夏至前,加黄芩一钱。夏至后,加知母一钱,石膏一钱,或加升麻五分。若病患素虚寒者,不用加减。小便数、其素饮酒人不喜甘者,切不可用桂枝也。如发汗过多、心下悸而欲按者,去芍药、姜、枣,煎服。如伤风、项背强、有汗不恶风而变为柔者,本方中加干葛一钱。如汗后身痛脉沉,本方中加人参一钱。如风温身痛、脉浮虚涩、多汗,本方中加附子五分。

如关脉沉实、大便秘而腹痛者,本方中加大黄一钱五分,芍药一钱,减甘草五分。如太阳下之太早,成协热利不止,心下痞,表里不解,本方中去芍药,加白术人参干姜各一钱。如太阳汗多成柔 者,本方中加干葛,桂枝、芍药各五分,栝蒌根、甘草各一钱。如太阳脉浮腹痛,本方中加芍药一钱,饧糖一匙,名小建中汤。如伤寒汗后身痛脉迟弱,本方中加黄 一钱,饧糖一钱,名黄 建中汤。如太阳发热无汗恶寒脉微弱者,本方中加麻黄石膏各等分,名桂枝二越婢一汤。如服桂枝后、形似疟日再发、或身痒而汗不出者,得汗必解,本方中加麻黄一钱五分,杏仁十个,名桂枝麻黄各半汤

麻黄汤(并加减法。) 治太阳证,脉浮,头及身体疼痛,恶寒发热,无汗而喘。

麻黄(去根节,二钱) 桂枝(一钱三分) 甘草(六分) 杏仁(十个)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先下麻黄,煎一沸,掠去上沫,下余药,煎八分,去渣温服,复取汗。盖麻黄汤性热,惟冬及春初、兼病患素有寒者,乃用正方。夏至后服,必发斑黄狂闷。如夏月得太阳证,恶寒发热头痛,脉浮洪盛,无汗,以子和六神通解散代之。如太阳发热无汗恶寒、渐变为刚 者,本方中加赤芍药六分,葛根一钱,豆豉二钱,入葱白同煎。如伤寒中湿,身体痛,身目俱黄,本方中去桂枝,加连轺一钱,生梓白皮赤小豆各二钱,入生姜大枣同煎。伤寒即病少阴经,脉沉微,身体痛,得汗则已,本方中去桂枝、杏仁、甘草,加细辛一钱二分,附子一钱。伤寒大下后,脉沉迟,尺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厥逆,泄利不止者,虽曰难治,本方中去杏仁,加升麻当归各一钱,知母黄芩萎蕤各半钱,石膏白术、芍药、天门冬茯苓干姜各七分,次第取微汗而愈。即病少阴经,无表里证,本方中去桂枝、杏仁,倍甘草,加附子一钱,二、三服后,得微汗而愈。如风湿相搏,脉浮,一身尽痛,本方中去桂枝,加薏苡仁一钱,得微汗而愈。

葛根汤(并加减法。) 治太阳与阳明合病,无汗恶风,身体肌肉俱痛。

葛根(一钱五分) 桂枝 甘草 芍药(各七分半) 麻黄(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一盏半煎,先下麻黄、葛根,一、二沸,掠去上沫,纳诸药,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取微汗即愈。如见阳明正病,头目痛,鼻干无汗,肌肉疼痛,本方中去麻黄、桂枝,加升麻一钱五分,倍芍药,取微汗而愈,名升麻葛根汤。如风温脉浮身重汗出,本方中加石膏、大青龙胆草、萎蕤各五分。如疫疠,春感冒,发热而渴,不恶寒,本方中加黄芩六分。不问已汗未汗、头痛肌热者,本方中去麻黄。甘草、桂枝,加知母、川芎各六分,入生姜、葱白,同煎。如温毒发斑,心烦呕逆,本方中去桂枝、芍药,加橘红、杏仁、知母、黄芩各六分。

如太阳误下之,成协热利不止,本方中去麻黄、桂枝、芍药,加黄连、黄芩各三分,甘草只用二分。如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本方中加制半夏五分。

小青龙汤(并加减法。) 治太阳表证未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

麻黄 芍药(各二钱) 细辛 干姜(炮) 甘草(炙) 桂枝(各一钱五分) 五味子(七枚) 半夏(二钱)

上细切,作一服,用水三盏,先煮麻黄减半盏,掠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一盏,去渣温服,连进三服。如表证未解而渴甚者,本方中去半夏,加栝蒌根一钱。如呕而微利,热而咳,本方中加荛花龙眼大。如太阳汗后,饮水多,咳而喘,本方中去麻黄,加杏仁泥一钱重。如太阳咳嗽、表未解、心下有水气而小便不利者,本方中去麻黄,加茯苓一钱五分。

如水寒相搏,咳逆不止者,本方中去麻黄,加附子一钱。

大青龙汤 治伤寒见风,或伤风见寒。太阳无汗,脉浮紧,烦躁,可服;脉弱,汗自出,不可服。

麻黄(五钱) 桂枝 甘草(炙,各一钱五分) 杏仁(七个,去皮尖,另研) 石膏(三钱)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二盏,先下麻黄煎,掠去上沫,纳诸药,煎至一盏,去渣服。得汗则止后服,未汗再投一服或二服,得汗为度。如太阳无汗恶风烦躁,夏月于本方中加黄芩二钱。

小柴胡汤(并加减法。) 伤寒四五日,往来寒热,胸满胁痛,心烦喜呕,风湿身热,邪在少阳经病。

柴胡(去芦,二钱五分) 黄芩 人参(各一钱) 甘草(五分) 半夏(八分)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如小便难,潮热腹满,本方中加茯苓一钱。如下后阴虚生热,脉微恶寒,本方中去黄芩,加芍药二钱。如呕而发热,胸胁满,小便不利,本方中去黄芩,加茯苓一钱五分。如饮水过多,成水结胸,本方中去大枣,加牡蛎一钱五分。如少阳往来寒热、咳嗽胸胁痛者,本方中去人参、大枣,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如往来寒热而渴甚者,本方中去半夏,加人参五分,栝蒌仁一钱。如身热欲近衣、不渴者,本方中去人参,加桂枝五分。如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而嗽者,本方中加五味子五分。如痞而胸胁满胀,本方中加干姜五分,牡蛎一钱。如风温汗后身热、心下妨闷有动气者,本方中加桂枝五分,芍药一钱。如往来寒热、胸胁满、小便不利、呕而不渴者,本方中去人参、半夏,加桂枝、干姜、牡蛎各六分,栝蒌根一钱。如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小便不利,谵语惊狂,自汗亡阳,烦躁,起卧不安,一身尽痛,本方中加龙骨、桂枝、铅丹、茯苓、牡蛎各五分,大黄七分,煎服。

大柴胡汤 治伤寒内实大便难,身热不恶寒反恶热者。

柴胡(四钱) 黄芩 芍药(各二钱五分) 半夏(二钱) 人参(一钱) 大黄(二钱) 枳实(一钱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二盏,煎八分,去渣温服,以利为度,未利再投一服。

调胃承气汤 治太阳阳明,不恶寒反恶热,大便秘结,谵语而呕,日哺潮热者。

大黄(六钱五分) 甘草(三钱) 芒硝(一钱)

上细切,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纳芒硝,再煎一沸,温服。

小承气汤 治六七日不大便、腹胀满闷、病在阳明、无表证、汗后不恶寒潮热、狂言而喘者。

大黄(七钱) 浓朴 枳实(各三钱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碗,煎一碗,去渣温服,以利为度,未利再投一服。

大承气汤 治胃实谵语,五六日不大便,腹满烦渴,并少阴舌干口燥,日晡发热,脉沉实者。

大黄(七钱五分) 浓朴 枳实(各一两) 芒硝(半合)

上细切,水二碗,先煎枳、朴二物,取一碗半,去渣,纳大黄,再煎至一碗,去渣,纳芒硝,更煎一二沸,温服,以利为度,未利再投一服。

桃仁承气汤 外证已解,小腹急,大便黑,小便不利,为瘀血证,此药主之。

大黄(三钱) 桃仁(十个,去皮尖,研) 桂心(去皮) 芒硝(各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上细切,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纳芒硝,再煎一、二沸,温服,血尽为度,未尽再服。

白虎汤(并加减法。) 治阳明证,汗后脉洪大而渴,及虚烦中 等证。

知母(六钱) 甘草(二钱) 石膏(一两二钱) 粳米(五勺)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待米熟,去渣温服。如口燥烦渴,或发赤斑,本方中加人参二钱,名化斑汤,又名人参白虎汤。如秋感热之疫疠,或阳明下后、大便不固、热不退者,或湿温证、热不退而大便溏者,本方中加苍术六钱,添水煎,名苍术白虎汤

理中汤(并加减法) 治即病太阴,自利不渴,寒多而呕,腹痛下利鸭溏,蛔厥、霍乱等证。

人参 甘草 干姜 白术(各二钱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八分,去渣温服。如肾气动者,去白术,加肉桂二钱。如吐多者,去白术,加生姜三钱。如下多者,倍白术、人参,添水煎。寒多者,加干姜一钱半。如腹满下利、脉沉迟而微者,加炮附子二钱。如伤冷中寒,脉弱气虚,变为阴疸,本方中加茵 蒿二钱。如霍乱转筋,本方中加石膏五钱。如痞而胃寒,或霍乱吐泻、胸满未成结胸者,或厥阴饥不能食、食即吐蛔,用理中丸,以本方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用白汤半盏化一丸。

四逆汤 治即病太阴,自利不渴,及三阴证脉沉细而迟,身体痛者。

附子(一枚,去皮作八片生用) 甘草(六钱,炙) 干姜(五钱,炮)

上细切,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取少汗乃愈。

真武汤 治即病阴证,伤寒脉沉细,身体痛,或发少阴汗,致筋惕肉 等证。

茯苓 芍药 生姜 附子(炮去皮,各三钱) 白术(二钱)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如咳者,加五味子、干姜、细辛各一钱。如小便利者,去茯苓。

如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钱。如呕者,去附子,倍生姜。

术附汤 治风湿,小便自利,及湿温身痛等证。

白术(三钱) 甘草(二钱) 附子(炮) 生姜(各二钱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大枣二枚,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小陷胸汤 治小结胸阳证,伤寒下之太早,变为结胸,胸中作痛,痞满。

黄连(一钱三分) 半夏(二钱六分) 栝蒌(连穣,二钱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用水二盏,先煮栝蒌,去渣,纳诸药,再熬至七分盏,去渣温服,未和再投一服。

大陷胸汤 治大结胸,并热实结胸,胸中大痛高起,手不可扪摸者。

大黄(三钱) 芒硝(二钱五分) 甘遂(一分二厘半,另末)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先煮大黄,去渣,纳芒硝,煮一、二沸,纳甘遂未服,以利为度。

抵当汤 治血结胸,谵语,因瘀血结于胸中,狂言,小腹亦满,漱水不欲咽者。

虻虫(去翅足,炒) 水蛭(各十五枚,炒黄色) 桃仁(一十个,去皮尖,另研) 大黄(三钱)

上细切,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温服,血下止后服。

小半夏加茯苓汤 治水结胸。

半夏(四钱) 茯苓(三钱)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入生姜自然汁半合,再煎一、二沸,温服。

栀子豆豉汤 治吐下后,心胸懊 无奈,或大下后,身热不去,心中痛结。

栀子(四枚) 香豉(五钱)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先煮栀子至一盏,纳豉同煮至七分,去渣温服,得吐止后服。

玄参升麻汤 治发斑咽痛

升麻 玄参 甘草(各五钱)

上细切,水三盏,煎至一盏半,去渣温服。

阳毒升麻汤 治阳毒,赤斑出,狂言,吐脓血。

升麻(二钱) 犀角射干 黄芩 人参 甘草(生用,各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姜附汤(并加减法) 治下后复发汗,昼不得眠,无表证而脉微者。

干姜(五钱) 附子(一枚,生用)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顿服。如下利厥逆、脉不至者,加甘草五钱,倍干姜,添水煎服。如面赤者,加葱九茎。呕者,加生姜。咽痛,加桔梗。利止脉不出,加人参三钱,名通脉四逆汤。吐利止,汗出而厥,四肢拘急,脉微欲绝,本方煎成正药,加猪胆汁半合搅匀,分二服,其脉即起。少阴证,腹痛或泄利下重,本方中加芍药二钱五分。

藿香正气散(和剂) 治四时感冒,头痛憎寒壮热,或风湿气,霍乱吐泻。常服,除山岚瘴气。

大腹皮(先以手指拔净,用清酒洗净曝干,再用乌豆煮汁洗净用。盖此物恐有鸠鸟粪毒,不制即杀人) 紫苏(连茎叶用) 藿香 白芷 茯苓(各六分) 浓朴(姜汁制炒) 白术 陈皮(去白) 桔梗 半夏(各四分) 甘草(炙,二分)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二盏,煎至一盏三分,温服。

不换金正气散(和剂) 治四时感冒伤寒,瘟疫时行,及山岚瘴气,寒热往来,霍乱吐泻,下利赤白,及出远方,不伏水土,并皆治之。

浓朴(姜汁制炒) 陈皮(去白) 藿香 半夏(汤泡十次) 苍术(米泔浸,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

加减凉膈散(东垣) 退六经热,及伤寒余热不解,胸烦等证。

连翘(一钱) 栀子 薄荷叶 淡竹叶 黄芩 桔梗(各五分) 甘草(生,一钱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日三、五服,热退即止。易老曰∶凉膈散减芒硝、大黄,加桔梗,同为舟楫之剂,浮而上之,治胸膈中与六经热。以其手足少阳之气俱下胸膈中,三焦之气同相火游行于身之表,膈与六经乃至高之分,此药浮载亦至高之剂,故能于无形之中,随高而走,去胸膈中及六经热也。

十神汤(和剂方) 治时令不正,瘟疫妄行,或四时感冒风热,发热憎寒,头疼身痛无汗。此药不问阴阳两感,并宜服之。

川芎 甘草 麻黄 干姜 紫苏 升麻 白芷 赤芍药 陈皮 香附(各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连须葱白三个。如中满气实者,加枳壳一钱。水二大盏,煎至一盏三分,去渣温服。

消风百解散 治四时感冒,头疼发热,咳嗽鼻塞,声重喘急等证。

荆芥穗 白芷 陈皮 麻黄(去节) 苍术(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葱白三个,水一盏半,煎至一盏,热服。咳嗽甚者,加乌梅一个,同煎服。

黄连解毒汤(活人) 治伤寒,大热不止,干呕烦渴,错语呻吟,不得安卧。

黄连(一钱) 黄芩 黄柏 栀子(各二钱)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服。

金沸草散(活人) 治伤寒咳嗽,头疼发热,胸膈痰壅,喘满等证。

前胡(一钱五分) 半夏(七分半) 细辛(三分) 赤茯苓(一钱) 甘草(三分) 荆芥穗(二分) 旋复花(一钱五分,名金沸草

一方无细辛、茯苓,有麻黄、芍药。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

五苓散(仲景方) 治伤寒中 烦躁,小便不利而渴,或霍乱吐利不止。东垣曰∶五苓散,乃太阳证之下药也。

夫太阳,高则汗而发之,下则引而竭之。渴者,邪入太阳本也,当下之,使邪从膀胱出也。其肾燥,膀胱热,小便不利,此药主之,小便利者不宜用。然太阳病,热而渴,小便虽利,亦宜此药下之。当服不服,则谷消水去形亡,必就阳明燥火,戊胃发黄,此太阳入本失下也,由不服此药故也。

泽泻(一两五钱) 白术(一两) 赤茯苓 猪苓(各一两) 肉桂(五钱)

上研为细末,每服三钱,白汤或清米饮调服。或细切,加姜、枣煎服。热甚者,去桂,加黄芩。如伤寒三、四日间往来寒热自利者,邪入太阴而少阳经病犹在也,本方合小柴胡,名柴苓汤,加姜、枣煎服,以分利其阴阳也。

东垣《此事难知》曰∶经云∶有汗不得服麻黄,无汗不得服桂枝,若误服则其变不可胜数。故立此法,不犯三阳禁忌,解利神方,此易老之法也,名曰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东垣)

羌活(治太阳肢节痛,君主之药也,然非为无主也,乃为拨乱反正之主,故大无不通,小无不入,关节痛非此不能除也) 防风(治一身尽痛,乃军卒中卑下职也,一听军令而行所使引之而至) 苍术(别有雄壮上行之气,能除湿下安太阴,使邪气不纳传之于足太阴脾) 细辛(治足少阴肾苦头痛) 川芎(治厥阴头痛在脑) 白芷(治阳明头痛在额) 生地(治少阴心热在内) 黄芩(治太阴肺热在胸) 甘草(能缓里急,调和诸药)

以上九味,虽为一方,然亦不可执一,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当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轻重大小多少之不一,增损用之,其效如神。细切,水煎服。若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若缓汗,温服之而不用汤投之也。脉浮而不解者,宜先急而后缓。脉沉而不解者,宜先缓而后急。此药不独解利伤寒,治杂病亦有效。中风行经者,加附子。中风秘涩者,加大黄。中风并三气合而成痹等证,各随十二经上下内外、寒热温凉、四时六气,加减补泻用之。

东垣曰∶经云∶两感于寒者,死不治。一日太阳与少阴俱病,头痛发热恶寒,口干烦满而渴。太阳者腑也,自背而入,人所共知;少阴者脏也,自鼻息而入,人所不知也。鼻气通于天,故寒邪无形之气,从鼻而入。肾为水也,水流湿,故肾受之。经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同气相求耳。又云∶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以是知内外两感,脏腑俱病,欲表之则有里,欲下之则有表,表里既不能一治,故死矣。然所禀有虚实,所感有浅深,虚而感之深者必死,实而感之浅者犹或可治,治之而不愈者有矣,未有不治而复生者也。予尝用此,间有生者,十得二三,故立此方,以待好生君子用之,名曰解利两感神方大羌活汤

解利两感神方大羌活汤(易老方)

防风 羌活 独活 防己 黄芩 黄连 苍术 白术 甘草(炙) 细辛(各三分) 知母 川芎 地黄(各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半,去渣热饮之。未解,再服三、四剂,病愈则止。若有余证,并根据仲景法如证治。

六神通解散(张子和) 治夏月伤寒,得太阳、阳明二经病,汗不出,头项痛,腰脊强,目疼鼻干不得卧,代麻黄、葛根等汤发表药也。

苍术(三钱) 石膏 滑石 黄芩(各一钱五分) 麻黄(七分半) 甘草(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七分服。春,加防风一钱。

刘河间守真治伤寒直格要诀∶伤寒前三日在表,法当汗,可用双解散,连进数服必愈。

双解散(以下皆河间方,即后二方。)

防风通圣散(方见中风门。)

益元散 又名六一散,又名天水散。(方见痢门。)

二药合而服之,当得汗而解。若不解者,病已传变。

伤寒后三日在里,法当下。若下之太早,则表邪乘虚入里,遂成结胸、虚痞、懊 、斑疹、发黄之证,轻者必危,危者必死,但当以平和之药,宣散其表,和解其里。病势或有汗,或无汗,发热未愈,当用小柴胡、凉膈、天水,合而服之。

病若半在表半在里,法亦当和解,小柴胡、凉膈主之。

若里微热者,则当微下,大柴胡合解毒汤主之。若热势未退,又以大柴胡合三一承气下之。

三一承气汤

大黄 芒硝 浓朴 枳实(各五分) 甘草(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大盏,姜三片,煎七分,热服。

其病胸膈满闷、或喘或呕、阳脉紧盛者,宜瓜蒂散吐之。

汗吐下三法之后、别无异证者,凉膈散调之。

病大热已去、微热未尽除者,以益元散服之,无令再病。此伤寒治法之大要也。

或伤风自汗、脉浮缓者,双解散去麻黄以解利之。

其病半表半里,白虎汤和解之。

其病在里、脉沉细者,无问风寒暑湿,或表里证俱不见,或内外诸邪所伤,有汗无汗,心腹痛满,谵语烦躁,蓄热内盛,俱是脉沉者,并用承气合解毒下之。

中暑自汗,以白虎汤解之。白虎解后,以五苓合天水调之,多进数服无妨。

或腹胀满脉沉者,亦当以承气合解毒微下之。

或发汗之后,热不解、脉尚浮者,白虎加苍术再解之。

或里热内盛,阳厥极深,皆因失下而成此证,以致身冷脉微,昏懵将死,切不得以寒药下之,误下即死。有一辈庸医,妄言是阴厥,便欲投玄武、四逆温热之剂,下咽必死。殊不知此证乃阴耗阳竭,阴气极弱谓之耗,阳厥极深谓之竭。

蓄热怫郁将欲绝者。当此之际,寒剂热剂俱不可投,但进凉膈解毒,以养阴退阳,宜散蓄热,脉气渐生,得大汗而愈,亦有无汗气和而愈者。未愈却用解毒合承气下之,次以解毒、凉膈、天水三药合而为一,调和阴阳,洗涤脏腑,则其余别证自不生矣。有大下之后热不退,再三下之热愈盛,若下之不愈,脉微气虚,力弱不加,以法则无可生之理,若辍而不下,则邪热极盛,阴气极衰,脉息渐绝,必不可救。似此之证,是下之亦死,不下亦死,医者到此,杀人活人一弹指间,其不至手足失措者几希。(诀云∶伤寒汗后,汗出不解,或反不汗,脉尚浮,白虎加苍术汤再解之。又按余论云∶伤寒下后,自汗虚热不已,白虎加苍术、人参,一服如神,汗止身凉,此通仙妙法也。如此则汗下之后热不退,不问有汗无汗,并宜白虎加苍术解之,又加人参亦炒,仍服凉膈、解毒调之。)

经云∶三下而热不退者即死。后人有四、五次下而生,及十数次下而生者,此偶然误中耳,活者得一二,死者已千百.后学切不可以此为法,但当根据前法用解毒合凉膈调之,使阳热除退,阴脉渐生,庶不夭人命也。

若伤饮不解散,成结胸之证,临时择用大小陷胸汤丸累下之。若脉浮者不可下,是表证未出,小柴胡合小陷胸汤投之。脉虽浮而热大极者,承气徐徐疏利之。

或有留饮过度,湿热内生,自利不止,其热未退,解毒汤治之。阳毒生斑,凉膈散加当归。怫郁热盛在表,燥而无汗,湿热在里,不能发于外,相搏遂成发黄,茵 汤调五苓散。甚者,茵 合承气下之。

一、心烦不得卧,栀子豉汤

茵 蒿汤

山茵 (一两) 大黄(五钱) 栀子(十枚)

上细切,水二盏,煎一盏,温和服,以利为度。

栀子豉汤 (方见前。)

一、误下太早,遂成结胸虚痞,凉膈散加枳壳、桔梗。

一、刚柔二 ,谵语发狂,逾垣赴井,皆阳热极盛而然,承气合解毒下之。

一、汗下之后,烦渴饮水,凉膈散及减桂五苓、甘露、益元,选而用之。

甘露饮

茯苓 泽泻 甘草 石膏 寒水石(各二两) 白术 桂枝 猪苓(各五钱) 滑石(四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或新汲水调,姜汤尤妙。

一、小便不通,五苓泄之。大便闭结,承气下之。更有外证,加减防风通圣散方内随证用药处治,万无一失也。

一、妇人证治皆然,惟孕妇三、四月并七、八月不用硝黄,其余月分,用之无妨。

一、小儿减剂服之。

此中有古人治伤寒不传之妙,后之学人,宜慎宝之。

愚按∶河间以上治伤寒法,宜用于春三月及夏至前后温病及中暑热传经之证,能按法施治,无有不安。

(丹溪活套)

凡伤寒传经之证,初得太阳经病,恶寒发热,头项强,腰脊痛,无汗,急用东垣九味羌活汤表之而愈。或诸痛悉除,亦不恶寒,但发热不解,或微汗 然出,此为挟虚证,宜用补中益气汤为主。治有汗,加桂枝、芍药。汗未透,脉尚浮紧,加羌活、苍术、防风、葛根,倍升麻、柴胡。满闷者,去黄 、人参。仍头痛未去,加川芎、白芷、薄荷荆芥、细辛、葛根。如渴,加五味子、麦门东、天花粉。三、四日间,不宜前药,则以小柴胡汤验证加减。如寒热胁痛、少阳外证悉具,只以本方服之。若兼腹满自利、已见太阴证而少阳证犹未除者,本方中加五苓散,名柴苓汤。热甚者,去桂,倍黄芩。渴甚者,本方去半夏,加五味子、天花粉。五、六日不大便,潮热引饮,本方中去人参、甘草,加芍药、枳壳、浓朴、大黄,甚者加芒硝,或用河间三一承气汤。七、八日过经不解,热不退,或黄连解毒汤、凉膈散选而用之,或仍以小柴胡看证调治而愈。或愈后因劳役复热者,仍用补中益气汤,多服数帖自安。虽因食复病,切不可轻用大黄、芒硝之类下之,盖病后气血大虚,若复下之必死,慎之慎之!

又伤寒下后谵语,初能认人,三、五日后,妄言不休,此神不守舍,慎勿复下。脉多沉细,足冷气促,面青褐色,口干燥,宜用补中益气汤,倍人参,加竹叶二、三十片。内外本弱,得汗下后大虚,脉细数,热如火炙,气促,宜用人参、当归、白术、黄 、甘草、五味子、知母,加竹叶数片,煎用童便,二、三帖而安。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补阳,阳生则阴长故也。不可用附子,止可用参 ,多服为佳。伤寒已经发汗吐下误治后,三焦生热,脉洪数,谵语罔顾体,昼夜喘息不休,衄血热不解,身目俱黄,狂叫欲走,三黄石膏汤连进三、四服而愈。如怯弱人,因感寒湿,发热不食,数日后不省人事,言语乱妄,神思昏迷,面青齿黑,人以为必死之证,脉沉细,先用小柴胡汤等药不愈,急用四君子汤加附子数片煎,以碗盛放水盆中少时,杀其热性,稍温服之,脉与神思即回,然后可用别药,此谓之阴证伤寒。伤寒怫郁不解,三阳并入三阴,脏腑结燥,面赤口渴,心惊谵语,内热多而外热少,宜用二一承气汤,或以此药送下木香槟榔丸三、五十粒,下其燥屎而安。如汗下后,热未能除,用栀子豆豉汤或东垣加减凉膈散煎服,以彻其邪而愈。

凡伤寒身体疼痛,恶风寒,遇暖则喜,脉浮而数,必得大汗而愈,不问日数,皆以六神通解散煎服。如谵语神思不宁,盖热邪已入里,不能尽解,本方加人参、黄连即安。服前药如汗不透,更加紫苏叶、葛根、白芷等药助之,当得大汗而病如扫。此张载仁之法,药虽轻微,不知自有神妙,不可易而忽之。伤寒发斑面赤,昏 谵语,脉洪而虚,按之无力,或绝不见,用人参、生地黄各五钱,炮附子一钱,大黄二钱半,服之,不甚泻,夏月服亦不妨。伤寒发斑生热,用黄瓜根杵汁(黄瓜即墙头生小瓜,黄色累累然,四月黄瓜生,即此瓜也)调伏龙肝服之,去红点甚妙。发斑似伤寒,乃痰热之病发于外,微汗以散之,通圣散消息用之。

(医案)

东阳杜世良乃兄,三月间得伤寒证,恶寒发热,小便淋涩,大便不行。初得病时,茎中出小精血片,如枣核大。由是众医皆谓房事所致,遂作虚证治而用补中益气等药。七、八日后热愈甚,大渴引饮,胃中满闷,语言错乱。召予诊视,六脉俱数甚,右三部长而沉滑,左手略平,亦沉实而长。予曰∶此大实大满证,属阳明经,宜大承气汤。众皆惊愕,曰∶先生误矣。予不听,作大剂,连进二服,大泻后热退气和。病愈十数日后,因食鸭肉太多,致复热,来问,予教用鸭肉烧灰存性,生韭汁调下六、七钱,下黑粪一碗许而安。

东阳戚,十八岁,四月间得伤寒证,恶寒发大热而渴,舌上白胎。三日前,身脊百节俱痛。至第四日,惟胁痛而呕,自利。六日来召予治,诊其脉左右手皆弦长而沉实,且数甚。予曰∶此本三阳合病,今太阳已罢,而少阳与阳明仍在。

与小柴胡合黄连解毒,服三服,胁痛呕逆皆除,惟热犹甚。九日后,渐加气筑痰响,声如拽锯,出大汗退后而身复热愈甚,法当死。看其面上有红色,洁净而无贼邪之气,言语清亮,间有谵语而不甚含糊。予故不辞去而复与治,用凉膈散倍大黄,服二服,视其所下仍如前,自利清水,其痰气亦不息。与大承气汤合黄连解毒汤,二服,其所下亦如前。予曰∶此盖热结不开而燥屎不来耳。后以二方相间,日三、四服,每药又各服至五帖,始得结粪如肥皂子大者十数枚,痰气渐平,热渐减,至十五日热退气和而愈。一知医者问曰∶伤寒论谓下后不可再下,连日用此峻剂而获安者,何也?曰∶燥屎未下而脉尚实,胡为不可再下。是故为医者,不可胶柱而调瑟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正传》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正传》书籍目录
  1. 伤寒《医学正传》
  2. 伤寒《普济方·针灸》
  3. 伤寒《古今医鉴》
  4. 伤寒《普济方·针灸》
  5. 伤寒《济阴纲目》
  6. 伤寒《寿世保元》
  7. 伤寒《顾松园医镜》
  8. 伤寒《证治准绳·杂病》
  9. 伤寒《古今医案按》
  10. 伤寒《张氏医通》
  11. 伤寒《医经原旨》
  12. 伤寒《类经》
  13. 伤寒《明医指掌》
  14. 伤寒《医述》
  15. 伤寒《明医指掌》
  16. 伤寒《医学入门》
  17. 伤寒《卫生易简方》
  18. 伤寒《医学入门》
  19. 伤寒《吴鞠通医案》
  20. 伤寒《续名医类案》
  21. 伤寒《急救广生集》
  22. 伤寒《续名医类案》
  23. 伤寒《仁术便览》
  24. 伤寒《续名医类案》
  25. 伤寒《推拿抉微》
  26. 伤寒《幼幼新书》
  27. 伤寒《文堂集验方》
  28. 伤寒《医宗金鉴》
  29. 伤寒《医学实在易》
  30. 伤寒《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31. 伤寒《医学实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