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枕法
汉武帝东巡泰山下,见老翁锄于道,背上有白光高数尺。帝怪而问之,有道术否?老翁对曰∶臣昔年八十五时,衰老垂死,头白齿落,有道士者,教臣服枣,饮水,绝谷,并作神枕法,中有三十二物。内二十四物善,以当二十四气;其八物毒,以应八风。臣行转少,黑发更生,堕齿复出,日行三百里。臣今年一百八十矣,不能弃世入山,顾恋子孙,复还食谷,又已二十余年,犹得神枕之力,往不复老。武帝视老翁,颜壮当如五十许人,验问其邻人,皆云信然。帝乃从授其方作枕,而不能随其绝谷,饮水也。
神枕方∶用五月五日,七月七日,取出林柏以为枕。长一尺二寸,高四寸,空中容一斗二升,以柏心赤者为盖,浓二分,盖致之令密,又使开闭也。又钻盖上为三行,每行四十九孔,凡一百四十七孔,令容粟大。用下项药∶
芎 当归 白芷 辛荑 杜衡 白术 本 木兰 蜀椒 桂 干姜 防风 人参 桔梗 白薇 荆实 肉苁蓉 飞廉 柏实 薏苡仁 款冬花 白衡 秦椒 麋芜
凡二十四物,以应二十四气。
八物毒者,以应八风。
右三十二物各一两,皆 咀。以毒药上安之,满枕中,用囊以衣枕。百日而有光泽,一年体中无疾,一一皆愈而身尽香。四年白发变黑,齿落重生,耳目聪明。神方验秘,不传非人也。武帝以问东方朔,答云∶昔女廉以此传玉青,玉青以传广成子,广成子以传黄帝。近者谷城道士淳于公枕此药,枕百余岁而头发不白。夫病之来皆从阳脉起,今枕药枕,风邪不得侵入矣。又虽以布囊衣枕,犹当复以帏囊重包之,须欲卧时乃脱去之耳。诏赐老翁疋帛,老翁不受,曰∶臣之于君,犹子之于父也,子知道以上之于父,义不受赏。又臣非卖道者,以陛下好善,故进此耳。帝止而更赐诸药。

- 神枕法《饮膳正要》
- 神针火《药性切用》
- 神之变化《医宗金鉴》
- 神针火《本草撮要》
- 神之变化《杂病心法要诀》
- 神针火《本草从新》
- 神之名义《医宗金鉴》
- 神针火《中医词典》
- 神之名义《杂病心法要诀》
- 神针火《本草纲目》
- 神志、性格变异多是疾病的信号《中医疾病预测》
- 神针八法《针灸大成》
- 神志案《丁甘仁医案》
- 神灶丹《幼幼新书》
- 神志不定《中医词典》
- 神脏《中医词典》
- 神志恍惚《经方实验录》
- 神脏《中医名词词典》
- 神志活动《中医基础理论》
- 神御散《是斋百一选方》
- 神治法《石室秘录》
- 神与气合《养生导引秘籍》
- 神治诸般风气灵膏《扁鹊心书》
- 神应养真丸《外科理例》
- 神珠《中医词典》
- 神应养真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神珠不待人转,而自蓦然察上,蓦然察下,下之不能上,上之不能下,或左或右,倏易无时。《证治准绳·杂病》
- 神应丸《是斋百一选方》
- 神珠将反《中医词典》
- 神应丸《脾胃论》
- 神珠将反《张氏医通》
《饮膳正要》
- 作者:忽思慧。朝代:元。年份:公元1314-1320年
- 御制《饮膳正要》序
- 卷第一
- 三皇圣纪
- 养生避忌
- 妊娠食忌
- 乳母食忌
- 饮酒避忌
- 聚珍异馔
- 马思吉汤
- 大麦汤
- 八儿不汤
- 沙乞某儿汤
- 苦豆汤
- 木瓜汤
- 鹿头汤
- 松黄汤
- 汤
- 大麦算子粉
- 大麦片粉
- 糯米粉粉
- 河羹
- 阿菜汤
- 鸡头粉雀舌子
- 鸡头粉血粉
- 鸡头粉撅面
- 鸡头粉粉
- 鸡头粉馄饨
- 杂羹
- 荤素羹
- 珍珠粉
- 黄汤
- 三下锅
- 葵菜羹
- 瓠子汤
- 团鱼汤
- 盏蒸
- 台苗羹
- 熊汤
- 鲤鱼汤
- 炒野狼汤
- 围像
- 春盘面
- 皂羹面
- 山药面
- 挂面
- 经带面
- 羊皮面
- 秃秃麻食
- 细水滑
- 水龙子
- 马乞
- 搠罗脱因
- 乞马粥
- 汤粥
- 粱米淡粥
- 河西米汤粥
- 撒速汤
- 炙羊心
- 炙羊腰
- 攒鸡儿
- 炒鹌鹑
- 盘兔
- 河西肺
- 姜黄腱子
- 鼓儿签子
- 带花羊头
- 鱼弹儿
- 芙蓉鸡
- 派饼儿
- 盐肠
- 脑瓦剌
- 姜黄鱼
- 攒雁
- 猪头姜豉
- 蒲黄瓜齑
- 攒羊头
- 攒牛蹄
- 细乞思哥
- 肝生
- 马肚盘
- 炸儿
- 熬蹄儿
- 熬羊胸子
- 鱼
- 红丝
- 烧雁
- 烧水札
- 柳蒸羊
- 仓馒头
- 鹿奶肪馒头
- 茄子馒头
- 剪花馒头
- 水晶角儿
- 酥皮奄子
- 撇列角儿
- 莳萝角儿
- 天花包子
- 荷莲兜子
- 黑子儿烧饼
- 牛奶子烧饼
- 饼
- 颇儿必汤
- 米哈讷关列孙
- 卷第二
- 诸般汤煎
- 桂浆
- 桂沉浆
- 荔枝膏
- 梅子丸
- 五味子汤
- 人参汤
- 仙术汤
- 杏霜汤
- 山药汤
- 四和汤
- 枣姜汤
- 茴香汤
- 破气汤
- 白梅汤
- 木瓜汤
- 橘皮醒酲汤
- 渴忒饼儿
- 官桂渴忒饼儿
- 答必纳饼儿
- 橙香饼儿
- 牛髓膏子
- 木瓜煎
- 香圆煎
- 株子煎
- 紫苏煎
- 金橘煎
- 樱桃煎
- 桃煎
- 石榴浆
- 小石榴煎
- 五味子舍儿别
- 赤赤哈纳即酸刺
- 松子油
- 杏子油
- 酥油
- 醍醐油
- 马思哥油
- 枸杞茶
- 玉磨茶
- 金字茶
- 范殿帅茶
- 紫笋雀舌茶
- 女须儿
- 西番茶
- 川茶、藤茶、夸茶
- 燕尾茶
- 孩儿茶
- 温桑茶
- 清茶
- 炒茶
- 兰膏
- 酥签
- 建汤
- 香茶
- 诸水
- 神仙服食
- 四时所宜
- 五味偏走
- 食疗诸病
- 生地黄鸡
- 羊蜜膏
- 羊藏羹
- 羊骨粥
- 羊脊骨粥
- 白羊肾羹
- 猪肾粥
- 枸杞羊肾粥
- 鹿肾羹
- 羊肉羹
- 鹿蹄汤
- 鹿角酒
- 黑牛髓煎
- 狐肉汤
- 乌鸡汤
- 醍醐酒
- 山药
- 山药粥
- 酸枣粥
- 生地黄粥
- 椒面羹
- 荜拨粥
- 良姜粥
- 吴茱萸粥
- 牛肉脯
- 莲子粥
- 鸡头粥
- 鸡头粉羹
- 桃仁粥
- 生地黄粥
- 鲫鱼羹
- 炒黄面
- 乳饼面
- 炙黄鸡
- 牛奶子煎荜拨法
- 肉羹
- 黄雌鸡
- 青鸭羹
- 萝卜粥
- 野鸡羹
- 鹁鸽羹
- 鸡子黄
- 葵菜羹
- 鲤鱼汤
- 马齿菜粥
- 小麦粥
- 驴头羹
- 驴肉汤
- 狐肉羹
- 熊肉羹
- 乌鸡酒
- 羊肚羹
- 葛粉羹
- 荆芥粥
- 麻子粥
- 恶实菜
- 乌驴皮汤
- 羊头脍
- 野猪
- 獭肝羹
- 鲫鱼羹
- 服药食忌
- 食物利害
- 食物相反
- 食物中毒
- 禽兽变异
- 卷第三
- 米谷品
- 稻米
- 粳米
- 粟米
- 青粱米
- 白粱米
- 黄粱米
- 黍米
- 丹黍米
- 稷米
- 河西米
- 绿豆
- 白豆
- 大豆
- 赤小豆
- 回回豆子
- 青小豆
- 豌豆
- 匾豆
- 小麦
- 大麦
- 荞麦
- 白芝麻
- 胡麻
- 饧
- 蜜
- 曲
- 醋
- 酱
- 豉
- 盐
- 酒
- 虎骨酒
- 枸杞酒
- 地黄酒
- 松节酒
- 茯苓酒
- 松根酒
- 羊羔酒
- 五加皮酒
- 腽肭脐酒
- 小黄米酒
- 葡萄酒
- 阿剌吉酒
- 速儿麻酒
- 兽品
- 牛肉
- 牛髓
- 牛酥
- 牛酪
- 牛乳腐
- 羊肉
- 羊头
- 羊心
- 羊肝
- 羊血
- 羊五脏
- 羊肾
- 羊骨
- 羊髓
- 羊脑
- 羊酪
- 黄羊
- 白黄羊
- 黑尾黄羊
- 山羊
- 兽品
- 马肉
- 马头骨
- 马肝
- 马蹄
- 白马茎
- 马心
- 马乳
- 野马肉
- 象肉
- 象牙
- 驼肉
- 驼脂
- 驼乳
- 野驼
- 驼峰
- 熊肉
- 熊白
- 熊掌
- 驴肉
- 野驴
- 麋肉
- 麋脂
- 麋皮
- 鹿肉
- 鹿髓
- 鹿头
- 鹿蹄
- 鹿肾
- 鹿茸
- 鹿角
- 獐肉
- 犬肉
- 犬四脚蹄
- 猪肉
- 猪肚
- 猪肾
- 猪四蹄
- 野猪肉
- 江猪
- 獭肉
- 獭肝
- 獭皮
- 虎肉
- 虎眼睛
- 虎骨
- 豹肉
- 土豹脑子
- 麂肉
- 麝肉
- 狐肉
- 犀牛肉
- 犀角
- 野狼肉
- 野狼喉嗉皮
- 野狼皮
- 野狼尾
- 野狼牙
- 兔肉
- 兔肝
- 腊月兔头及皮毛
- 塔剌不花
- 獾肉
- 野狸
- 黄鼠
- 猴肉
- 禽品
- 鱼品
- 果品
- 菜品
- 料物性味
-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