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第二十三)
产后七日内外,患赤白痢,里急后重频并,最为难治。欲调气行血,而推荡痢邪,犹患产后元气虚弱;欲滋荣益气,而大补虚弱,又助痢之邪,惟生化汤减干姜,而代以木香、茯苓,则善消恶露,而兼治痢疾,并行而不相悖也。再服香连丸,以俟一、二日后,病势如减,可保无虞。若产七日外,有患褐花色后重,频并虚痢,即当加补无疑。若产妇禀厚,产期已经二十馀日,宜服生化汤加连、芩、厚朴、芍药行积之剂。
(一本作十数日。)
◎加减生化汤:治产后七日内患痢。
炙草(五分) 桃仁(十二粒)
木香(磨,三分)
◎青血丸:治噤口痢。
香连为末,加莲肉粉,各一两半,和匀为丸,酒送下四钱。
凡产三,四日后,块散,痢疾少减,共十症,开后依治:
一产后久泻:元气下陷,大便不禁,肛门如脱,宜服六君子汤,加木香四分,肉果一个(制),姜汁(五分);
二产后泻痢:色黄,乃脾土真气虚损,宜服补中益气汤,加木香、肉果;
五产后胃气虚弱:泻痢,完谷不化,当温助胃气,宜服六君子汤,加木香四分,肉果一个(制);
六产后脾胃虚弱:四肢浮肿,宜服六君子汤,加五皮散(见后水肿);
七产后泻痢:无后重,但久不止,宜服六君子汤,加木香、肉果;
八产后赤白痢:脐下痛,当归、厚朴、黄连、肉果、甘草,桃仁、川芎;
十产后久痢:色白,属气虚,宜六君子汤,加木香、肉果。

- 痢《傅青主女科》
- 痢《孙真人海上方》
- 痢《中医词典》
- 痢《止园医话》
- 痢《女科秘旨》
- 粒子数反转与光放大《临床激光治疗学》
- 痢《续名医类案》
- 粒细胞缺乏性咽峡炎《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痢《续名医类案》
- 粒细胞抗原《临床基础检验学》
- 痢《续名医类案》
- 粒细胞减少症《血液病学》
- 痢《医学入门》
- 粒细胞减少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痢《医述》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药理学》
- 痢《张氏医通》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药理学》
- 痢《张氏医通》
- 粒细胞《生理学》
- 痢《张氏医通》
- 粒头焦《麻科活人全书》
- 痢《普济方·针灸》
- 粒红肤白麻如肌白《麻科活人全书》
- 痢《临证指南医案》
- 砺石《证类本草》
- 痢《临证指南医案》
- 砺石《医学入门》
- 痢《医碥》
- 栗子痔《中医词典》
- 痢《医碥》
《傅青主女科》
- 简介
- 张序
- 祁序
- 女科上卷
- 带下
- 血崩
- 鬼胎
- 调经
- 经水先期(十五)
- 经水后期(十六)
- 经水先后无定期(十七)
- 经水数月一行(十八)
- 年老经水复行(十九)
- 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二十)
- 经水未来腹先疼(二十一)
- 行经后少腹疼痛(二十二)
- 经前腹疼吐血二十三
- 经水将来脐下先疼痛(二十四)
- 经水过多(二十五)
- 经前泄水(二十六)
- 经前大便下血(二十七)
- 年未老经水断(二十八)
- 种子
- 女科下卷
- 妊娠
- 妊娠恶阻(三十九)
- 妊娠浮肿(四十)
- 妊娠少腹疼(四十一)
- 妊娠口干咽疼(四十二)
- 妊娠吐泻腹疼(四十三)
- 妊娠子悬胁疼(四十四)
- 妊娠跌损(四十五)
- 妊娠小便下血病名胎漏(四十六)
- 妊娠子鸣(四十七)
- 妊娠腰腹疼渴汗燥狂即子狂(四十八)
- 妊娠中恶(四十九)
- 妊娠多怒堕胎(五十)
- 小产
- 难产
- 正产
- 产后
- 产后编(上卷)
- 产后总论
- 产前后方症宜忌
- 产后诸症治法
- 产后编下卷
- 产后诸症治法(续上)
- 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