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中恶(四十九)
妇人怀子在身,痰多吐诞,偶遇鬼神祟恶,忽然腹中疼痛,胎向上顶。人疑为子悬之病也,谁知是中恶而胎不安乎。大凡不正之气,最易伤胎。故有孕之妇,断不宜入庙烧香与僻静阴寒之地,如古洞幽岩,皆不可登。盖邪祟多在神宇潜踪,幽阴岩洞亦其往来游戏之所,触之最易相犯,不可不深戒也。况孕妇又多痰饮,眼目易眩,目一眩如有妄见,此招祟之因痰而起也。人云怪病每起于痰,其信然与。治法似宜以治痰为主,然治痰必至耗气,气虚而痰难消化,胎必动摇。必须补气以生血,补血以活痰,再加以清痰之品,则气血不亏,痰亦易化矣。方用消恶安胎汤。
此方大补气血,辅正邪自除之义也。
(辅正逐邪,方极平正。如此可知,金石之药以化痰者,皆矜奇立异,欲速取效,不知暗耗人之真气。戒之!)

- 妊娠中恶《傅青主女科》
- 妊娠瘈疭《中医词典》
- 妊娠中恶《中医词典》
- 妊娠滞下及下利《沈氏女科辑要》
- 妊娠中恶《产鉴》
- 妊娠滞痢候《诸病源候论》
- 妊娠中恶《竹林女科证治》
- 妊娠至宝《竹林女科证治》
- 妊娠中恶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 妊娠至八九个月两脚俱肿《女科百问》
- 妊娠中恶候《诸病源候论》
- 妊娠怔忡《竹林女科证治》
- 妊娠中风《中医词典》
- 妊娠疹《中医词典》
- 妊娠中风《竹林女科证治》
- 妊娠诊断《妇产科学》
- 妊娠中风《女科切要》
- 妊娠诊断《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妊娠中风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 妊娠谵语《中医词典》
- 妊娠中风候《诸病源候论》
- 妊娠燥渴《竹林女科证治》
- 妊娠中风宜养血以安胎为主《女科经纶》
- 妊娠早期脉解《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妊娠中蛊毒候《诸病源候论》
- 妊娠早期脉解《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妊娠中寒《竹林女科证治》
- 妊娠早、中期阴道出血《急诊医学》
- 妊娠中湿《中医词典》
- 妊娠脏躁悲伤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 妊娠中暑《中医词典》
《傅青主女科》
- 简介
- 张序
- 祁序
- 女科上卷
- 带下
- 血崩
- 鬼胎
- 调经
- 经水先期(十五)
- 经水后期(十六)
- 经水先后无定期(十七)
- 经水数月一行(十八)
- 年老经水复行(十九)
- 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二十)
- 经水未来腹先疼(二十一)
- 行经后少腹疼痛(二十二)
- 经前腹疼吐血二十三
- 经水将来脐下先疼痛(二十四)
- 经水过多(二十五)
- 经前泄水(二十六)
- 经前大便下血(二十七)
- 年未老经水断(二十八)
- 种子
- 女科下卷
- 妊娠
- 妊娠恶阻(三十九)
- 妊娠浮肿(四十)
- 妊娠少腹疼(四十一)
- 妊娠口干咽疼(四十二)
- 妊娠吐泻腹疼(四十三)
- 妊娠子悬胁疼(四十四)
- 妊娠跌损(四十五)
- 妊娠小便下血病名胎漏(四十六)
- 妊娠子鸣(四十七)
- 妊娠腰腹疼渴汗燥狂即子狂(四十八)
- 妊娠中恶(四十九)
- 妊娠多怒堕胎(五十)
- 小产
- 难产
- 正产
- 产后
- 产后编(上卷)
- 产后总论
- 产前后方症宜忌
- 产后诸症治法
- 产后编下卷
- 产后诸症治法(续上)
- 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