怔忡惊悸(第三十)
由产忧惊劳倦,去血过多,则心中跳动不安,谓之怔仲;若惕然震惊,心中怯怯,如人将捕之状,谓之惊悸。治此二症,惟调和脾胃,志定神清而病愈矣。如分娩后血块未消,宜服生化汤,且补血行块,血旺则怔定惊平,不必加安神定志剂。如块消痛止后患此,宜服加减养荣汤。
黄耆(一钱,炙) 元肉(八枚)
陈皮(四分) 炙草(四分)
姜煎。
虚烦加竹沥、姜汁,去川芎、麦冬,再加竹茹一团;加木香,即归脾汤。
◎养心汤:治产后心血不定,心神不安。
川芎(八分) 当归(二钱)
麦冬(一钱八分) 远志(八分)
炙草(四分) 五味(十粒)
姜,水煎服。
(一本有元肉六枚。)

- 怔忡惊悸《傅青主女科》
- 怔忡不寐《傅青主男科》
- 怔忡惊悸并虚烦烦躁论《胎产心法》
- 怔忡、惊悸、健忘《丹台玉案》
- 怔忡惊悸健忘证《医学正传》
- 怔忡、惊悸《古今医鉴》
- 怔忡惊恐《景岳全书》
- 怔忡(惊悸、健忘同治)《医学实在易》
- 怔忡惊恐论治《类证治裁》
- 怔忡(病毒性心肌炎)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怔忡惊恐脉候《类证治裁》
- 怔忡《药症忌宜》
- 怔忡脉案《类证治裁》
- 怔忡《金匮钩玄》
- 怔忡门(三则)《辨证录》
- 怔忡《时方妙用》
- 怔忡秘方《华佗神方》
- 怔忡《扁鹊心书》
- 怔忡诗《医学实在易》
- 怔忡《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怔忡症《回生集》
- 怔忡《奇效简便良方》
- 睁光瞎《中医词典》
- 怔忡《丹溪治法心要》
- 蒸《中医名词词典》
- 怔忡《医宗己任编》
- 蒸《中医词典》
- 怔忡《竹林女科证治》
- 蒸饼《本草纲目》
- 怔忡《血证论》
- 蒸饼《本经逢原》
《傅青主女科》
- 简介
- 张序
- 祁序
- 女科上卷
- 带下
- 血崩
- 鬼胎
- 调经
- 经水先期(十五)
- 经水后期(十六)
- 经水先后无定期(十七)
- 经水数月一行(十八)
- 年老经水复行(十九)
- 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二十)
- 经水未来腹先疼(二十一)
- 行经后少腹疼痛(二十二)
- 经前腹疼吐血二十三
- 经水将来脐下先疼痛(二十四)
- 经水过多(二十五)
- 经前泄水(二十六)
- 经前大便下血(二十七)
- 年未老经水断(二十八)
- 种子
- 女科下卷
- 妊娠
- 妊娠恶阻(三十九)
- 妊娠浮肿(四十)
- 妊娠少腹疼(四十一)
- 妊娠口干咽疼(四十二)
- 妊娠吐泻腹疼(四十三)
- 妊娠子悬胁疼(四十四)
- 妊娠跌损(四十五)
- 妊娠小便下血病名胎漏(四十六)
- 妊娠子鸣(四十七)
- 妊娠腰腹疼渴汗燥狂即子狂(四十八)
- 妊娠中恶(四十九)
- 妊娠多怒堕胎(五十)
- 小产
- 难产
- 正产
- 产后
- 产后编(上卷)
- 产后总论
- 产前后方症宜忌
- 产后诸症治法
- 产后编下卷
- 产后诸症治法(续上)
- 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