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遗精心肾不能既济
遗精有四:有用心过度,心不摄肾失精者;有色欲太过,滑泄不禁者;有思欲不随,精气失位而出者;有久无欲事,精气满泄者,皆因心肾不接,水火不能既济,以致有此。
梦中交合而泄精者,谓之梦遗,此神志不清也,二陈汤加人参、枳实、远志、茯神、酸枣仁、辰砂、砂仁。或随溲溺而出者,谓之精滑,此房事过多也,八珍汤加知母、黄柏、五味子、山茱萸、牡蛎、龙骨。
一少年久无色饮,精出牵丝粘腻,虽不便溺,亦常有之。予曰:此名精滑,乃淫火动而精离。治宜清心滋肾健脾固脱,九龙丹治之而愈。
九龙丹九味,金樱(子)(山茱)萸枸杞,莲须芡(实)茯苓,五莲(子)(当)归熟地。
白鹿丸
二陈汤见7页
八珍汤见6页
按:久无欲事精满而泄者,不当以病论。

- 四种遗精心肾不能既济《医学传心录》
- 四种脱氧三磷酸核苷酸(4×dNTPs)《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四柱散《冯氏锦囊秘录》
- 四种体位上心脏大血管正常影象《放射诊断学》
- 四柱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四治汤《奇方类编》
- 四柱散《瘴疟指南》
- 四制香附丸验方《回生集》
- 四柱散《是斋百一选方》
- 四肢诸痛《杂病广要》
- 四总穴《类经图翼》
- 四肢肿《金匮翼》
- 四总穴歌《针灸大成》
- 四肢痈《古今医彻》
- 四总穴歌《针灸大全》
- 四肢血管损伤《骨科学》
- 四总穴歌《针灸聚英》
- 四肢形态辨病《常见病自测》
- 四总穴名《针灸易学》
- 四肢脱节《古今医统大全》
- 嗣面候《诸病源候论》
- 四肢痛无常处候《诸病源候论》
- 嗣育门汇方《医宗金鉴》
- 四肢瘫痪筋骨拘挛《奇效简便良方》
- 嗣育门汇方《妇科心法要诀》
- 四肢瘫《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嗣育门绪论《冯氏锦囊秘录》
- 四肢如故但腹胀《女科百问》
- 嗣育门绪论《女科精要》
- 四肢浅静脉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 嗣孕《笔花医镜》
《医学传心录》
- 钱乐天(着)[上海刘一仁]
- 修订说明
- 写在卷首
- 诊脉传心诀
- 诸脉主病
- 诊脉总要
- 诊脉六法
- 三部总看歌
- 发言须当理
- 引经药
- 用药传心赋
- 治病主药诀
- 四君汤加减歌
- 四物汤加减歌
- 二陈汤加减歌
- 小柴胡汤加减歌
- 平胃散加减歌
- 病因赋
- 直中三阴真寒证用药诀
- 瘟疫病感冒四气务要先明
- 内伤脾胃者辨有余与不足
- 外感热病者知夏热与春温
- 外感热病者知夏热与春温
- 卒中风因有四端治分三中
- 破伤风原有三种治别三经
- 中暑有动静之异
- 受湿有内外之分
- 火有七说
- 痰有十因
- 气有九论
- 郁有六名
- 疟犯暑风更兼痰食
- 痢因湿热及受积停
- 呕吐者胃气逆而不下
- 泄泻者脾气伤而不平
- 藿乱脾寒伤食所致
- 痞满脾倦积湿而成
- 呃逆者胃气之不顺
- 咳嗽者肺气之不清
- 嗳气皆由于痰火
- 咽酸尽为乎食停
- 中满臌胀者脾虚不运
- 噎膈翻胃者气食相凝
- 喘急有虚有实
- 痉症有阴有阳
- 五积六聚总是气凝其痰血
- 五劳六极皆是火烁乎天真
- 吐血出于胃腑
- 衄血本乎肺经
- 痰涎血属于脾脏
- 咯唾血属于肾经
- 牙宣者阳明之热极
- 舌衄者少阴之火生
- 腹中窄狭而痰火各别
- 胸中烦热而虚实可分
- 惊悸痰迷恐惧所致
- 健忘血少忧郁而成
- 癫狂者分心肝之热极
- 痫症者寻痰火之重轻
- 便浊有赤白之异
- 汗出有自盗之名
- 九种心疼痛在胃脘
- 七般疝气病在厥阴
- 胁痛有两边之别
- 头风有左右之分
- 腰痛肾虚而或闪挫
- 腹痛寒气而或食停
- 痿症不足与湿热
- 痹症寒湿与风乘
- 四种遗精心肾不能既济
- 五般黄疸湿热熏蒸而成
- 眩晕者无痰不作
- 消渴者无火不生
- 不寐者痰火旺而血少
- 多睡者脾胃倦而神昏
- 大便秘乃血液燥结
- 小便闭乃气滞不行
- 痔疾肠风湿热所致
- 发斑瘾疹风热所乘
- 耳聋者肾虚之故
- 目疾者肝火之因
- 齿痛乃胃热气虚
- 喉痹乃火动痰升
- 鼻塞者肺气之不利
- 口疮者脾火之游行
- 女人经水不调皆是气逆
- 妇人心烦潮热多是郁生
- 带下砂淋由于湿热
- 崩漏下血为损任冲
- 胎孕不安治有二理
- 产后发热原有七因